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10-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综合
-
1. 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乐观如刘禹锡,也不fáng碍其写“怀旧空吟闻笛赋,①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伤;huò达如苏东坡,也不影响其写“不应有恨,②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怨尤;忧郁如秦观,也写过“树绕村庄,③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兴;闲适如许浑,也写过“④____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的cāng凉。李商隐唱着“相见时难别亦难”,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出对爱情的至死不yú:“⑤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晨起动征铎”,用精炼的名词、绘画一样的技法,捕捉到最真实的感受:“⑦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历朝历代,文人墨客以山水名胜寄托思想情感:“⑨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以他们的华彩篇章表达政治理想、志趣抱负,“鲤鱼跃龙门”而不朽。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碍 达
凉 至死不
(2)、根据提示,默写选文中的古诗文名句。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3)、地名翰林院:“龙门”原为黄河上游某一水流湍急处,传说鲤鱼越过此处,即可化身为龙,腾飞升天。后用“鱼跃龙门”比喻登上高位。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是由地名衍生而出的一项是( )A、否则,鸠占鹊巢 , 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B、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罗迦·费·因格《谈创造性思维》) C、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罗贯中《三国演义》 D、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施耐庵《水浒》)2. 二选一,选做其中一题。(1)、根据你对《唐诗三百首》中王维诗歌的了解,下面诗句最不可能出自王维之手的一项是( )A、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B、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C、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D、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2)、根据你对泰戈尔诗歌的了解,下面诗句最不可能是泰戈尔创作的一项是( )A、这个可爱的小小的裸着身体的乞丐,所以假装着完全无助的样子,便是想要乞求妈妈的爱的财富。 B、我愿我能在我孩子的自己的世界的中心,占一角清净地。我知道有星星同他说话,天空也在他面前垂下,用它傻傻的云朵和彩虹来娱悦他。 C、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D、当你睡在你妈妈的臂弯里时,天空在上面望着你,而早晨蹑手蹑脚地走到你的床跟前,吻着你的双眼。二、课内阅读
-
3.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③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④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三、名著阅读
-
4. 杨志押送生辰纲前往汴梁,结果在黄泥冈被吴用一伙劫了。有人认为,如果改成燕青押送,生辰纲就不会被劫?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解。
四、现代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草坡上
钟理和
那只灰黄色的母鸡,终于不能走动了!
一清早起,别的鸡已全部出了窝,走到草坡上和树林里去了,而那只母鸡的小鸡们却环着它走来走去。
它那数天前受了风湿的脚,似乎已发展到使它膝部关节完全失去功用,匍匐地面,用翅膀自两边支着身子,不时痛苦地呻吟着。
“爸,我们的母鸡不能走了!”铁儿说罢走前去,把它搀扶起来。但手一放,又瘫下去,仿佛一堆棉花。
小鸡恰在换毛期,柔软的黄花绒已渐渐脱落,灰的、黑的、茶褐的,或别的什么颜色的羽毛,零零碎碎地披在身上。它们都张开了眼睛,惊慌四顾,在母亲前后左右团团转着,六张小口一齐鸣叫着,好像在询问为什么母亲不再像往日一样领它们玩去了?母亲贴在地面,时而奋力振翼,向前猛冲,但只挪动了一点点就又沉重地倒了下来,它的眼睛显出痛楚的神色,绝望地晃着脑袋。于是母子依偎着脸,眼睛看着眼睛无助地相守着母鸡喉咙颤抖着,发出幽暗的声音,仿佛在悲泣。
这里是已废的香蕉干燥厂的门口,一边连着有小灌木和芊芊青草的小坡,开着红黄白紫各色花朵的野草,一直滋生到灶门边来。草木娇小玲珑,恰如小孩的眼睛清晰可爱。朝阳撒着粉黄色的光辉,把这些小草树装潢得新鲜妍丽。草叶上露珠闪烁,空气中飘着清沁的草香。蝴蝶和白蛾在草丛间飞逐嬉戏,阳光停在它们的小翅膀上微微颤动着,好似秋夜的小星点。
白蛾在小鸡间来去翩翩,十分写意,仿佛这是一场非常有趣的游戏。两只小鸡难舍难分,在草树间跌跌撞撞,紧紧追在白蛾后面渐渐走得远了。又飞来了另一只白蛾,小鸡争相追逐,也随着去了。慢慢地,六只小鸡全走到小坡上去了。
母鸡孤零零地依旧蹲在那里。灶门口渐渐地静下来——
晌午边,妻说恐怕过两天母鸡饿瘦了,不如趁早宰了它好。
我不知道到底宰了好,还是不宰好,因而只“啊”了一声,算作回答。
傍晚,妻喂鸡时,我发觉那只母鸡已经不在了,便记起她跟我说的话。
“你把母鸡宰了?”我问她。
“珠——珠珠——珠”她向草坡那面高声叫鸡。
“宰了!”她边叫边说,“都说饿瘦了可惜嘛。珠珠——”
鸡听到叫唤声,从四面八方向亭子聚拢,大小不齐,颜色杂驳,你挤我啄,纷乱而扰攘。那六只小鸡也由草坡上下来了。它们胆怯地在外围徘徊观望,间或偷啄几粒撒出最外边的谷子。可是大鸡却出其不意地加以一啄,衔起半天高,然后重重一摔小鸡被掷出老远,羽毛纷纷下落。
啾啾啾……小鸡锐声悲鸣。
于是妻由屋里提出鸡笼来,让小鸡独自在里面吃。
“多可怜呢…”妻守在鸡笼旁,凄然看着小鸡啄谷粒。
太阳把披在山头的最后一抹余晖也带进西山去了,天上的乌云向四面扩张着,猛兽似的把蔷薇色的云朵一块一块地吞噬掉,大地已盖上昏暗的夜幕,鸡儿全归窝了。
小鸡们走了一整天,现在回到灶门口却找不到母鸡。母鸡哪里去了?它们在早晨离开前母鸡蹲伏着的地方走来走去,伸长了脖子叫,声音凄怆而尖利。它们失去依靠的孤儿生涯,便这样用伤心与悲泣来开始了。
妻惶然坐立不安,走进走出,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她走前去,打算把它们捉起来关进鸡笼里。但小鸡却都往草丛里钻。我和铁儿走下石阶想帮她捉结果却更糟,这些可怜的小东西走得更远了。我们缄口不语,在灶门口搓手静立,痴痴地望着小草树那摇动着的幽影。有好大的工夫大家屏息倾听着消失在黑暗中的小鸡们的鸣叫。此刻听起来,那声音更觉得凄凉而悲怨了。
这时我才深深觉悟到宰了母鸡的失措,但嘴里又不得不安慰似地说:“小鸡慢慢地会习惯的”她一言不发,转身走上石阶,坐在椅子上低声默默地给两岁的立儿喂乳。
饭桌上,那只被牺牲了的母鸡,好像在谛听它的儿女们是否都无恙,睡得安好。
“我不该宰了母鸡,”妻开口说话,留着它,就算不会领小鸡吧,夜里总会抱着它们睡的。”妻言下有无穷悔意,一边伸手把铁儿拉进怀里,又把胸前的立儿抱得紧紧。两个孩子温驯地依偎在母亲怀中,不稍一动,仿佛小心灵里正在害怕有什么东西就要把他们母子从中分开一样。看得她泫然落泪的模样儿,我也觉得难过。
晚饭大家都吃得非常之静,非常之少,尤其是妻。那只盛了鸡肉的碗,没有人的筷子去动过,即算稚小的铁儿亦复如此,显然,这孩子也有着和父母同样的情绪了。
那晚,六只小鸡就在灶肚里过夜。
从那以后,那些不幸的小鸡成为我们生活的中心了。我们每个人都好像对它们负有某种责任。妻喂鸡时总特别关照它们;火灶肚清扫干净后另给铺上麻袋好让它们不致受湿;铁儿则几乎每天由田间弄来许许多多小虾蟆、蚯蚓,有尾巴的蝌蚪之类喂给它们吃。
它们似乎也明白自己的身世,兄弟姐妹间相亲相爱,同行同宿,从不分开。天一亮便彼此招呼,一起走到草坡上来,在草丛间采草实、找小虫追蚂蚱。吃饱了肚子,便成堆地躺在树荫下,两只脚一踢一踢,意态舒畅而快活。
这中间,不知流过了多少日子,某天下午,我帮着妻在高出草坡的庭边搭篱笆,我们的铁儿和立儿,则在庭里戏耍着。秋阳已斜在半天,草树沐在柔软的阳光中,温馨、宁静而和平。蓝天挂着几朵白云,它们徐静地移动着、舒伸着、变幻着,美丽而多姿,仿佛是赋有知觉和生命的生物,像鸡一样。
草坡上有六只鸡儿躺在阳光下休息,它们直了腿,拿嘴去梳刷翅膀。这是大鸡常有的动作。它们已经羽毛丰满了。在它们那光洁丰满的羽毛之下,那已经成熟的生命在搏动,它具有了打开重重阻碍的力量和意志。
那是美丽的,严肃的。“你看,多美!”妻微笑着说道:“毛都长齐了!”她笑得很优美,眼睛良善而纯洁,流露着人类灵魂的庄严崇美。我也高兴地笑了。一回首,猛觉得我们那两个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又长大了许多!
我和妻相视而笑,感觉到如释重负般地轻松和快乐……
(1)、 母鸡被宰杀之后,全家人做了什么样的弥补工作?请联系文章说明。(2)、下列有关文句语气的说明,错误的一项( )A、“我不该宰了母鸡。”——悔恨 B、“小鸡慢慢地会习惯……”——安慰 C、“你把母鸡宰了?”——责备 D、“你看,多美!”妻微笑着说道:“毛都长齐了!”—欣慰(3)、下列有关本文写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小鸡出生为全文的转折点,情节开始有了曲折变化。 B、以第三人称立场叙述,内容客观而生动。 C、采借物喻人的笔法,表面写鸡,其实重点在写人。 D、全文采用倒叙法,先写小鸡之成长再回忆母鸡的生病过程。(4)、作者在本文最后说:“我和妻相视而笑,感觉到如释重负般的轻松和快乐……”请说出你对这句话的体会。(5)、本文如果把母鸡被宰改为母鸡病死,你觉得这样好吗?为什么?6.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使你爬上巨人的肩膀
洪兰
①我们吸取外界知识一般来说有两个管道:听和看,因为听觉是时间性的,时间流过去,声波就消失。因此,除非大脑中已有背景知识的架构,可以捕捉这些声波,使它意义出现,不然有听没有见,好像在听外国人讲外国语一样,虽然很努力听仍然无法重复。一般俗语所说的“鸭子听雷”指的便是这个现象,因为不了解意义,听过声波消失后,无法在大脑留下记忆的痕迹。(对于记忆的处理,一般可以分为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讯息经过工作记忆的处理后,转存入长期记忆,而工作记忆需要动用到先前的背景知识或认知架构,来帮忙处理新的讯息。)
②视觉是空间性的,阅读比听讲更能够吸收较多的知识,原因是文字不会像声音一样消失,碰到文意不懂时,眼睛可以回去再看这使讯息的吸收可以依照自己的步调进行。这是为什么,听演讲时最能够看出一个人对某个领域的功力,一般来说教授听的比博士班学生多,博士班听的比硕士班多,而大学生听专业演讲大约只能听到两三成。在这里,我们清楚的看到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它提供我们鹰架,让后来的知识可以往上爬,进入它应该放置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个连续性的曲线,而是学习到某一个程度时豁然开朗,使自己提升到另一个境界,也就是心理学所谓的顿悟当所有的知识都放入恰当的背景架构中时,一幅完整的图画才会浮出,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先前这些背景知识彼此的关系是这样的,原来这个主题真正的意义在这里。于是这个主题的知识便被内化为你所了解的东西,可以经由你自己的口,说出来给别人听了。这个知识即使改变成很多不同的形状,你还是认得它,不会被外表的形状所蒙蔽,你自己也能任意变换描述它的方式而不失真。这就是为什么真正懂的人,可以深入浅出地把一个困难的概念讲得别人听得懂,而半瓶醋的人往往说得天花乱坠,听的人却觉得不知所云。
③在研究所里,我们常叫学生上桌作报告,当一个学生可以不看讲稿侃侃而谈时,他所讲的是已被他自己所吸收、内化了的知识。在学习上,我们深切希望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一个死记背诵而来的知识是无法转换的,而一个无法转换的知识是无法触类旁通、引发新的知识的。知识的不足,使得我们的学生无法达到批判性思考的地步或做出独立判断的能力,假如你不知道别人讲得对不对,如何做出任何的判断?假如你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如何对它提出批判性的思考?
④目前我们的社会上充满盲从、人云亦云的现象,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国民的知识不够,不足以作有智慧的判断。这点是目前大力推动阅读的最主要原因,要是台湾成为科技岛,国民的基本常识一定要提高,而阅读,便是提升这个能力最简便、最快捷的方式。
⑤阅读的好处不只是它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今中外的门,让你就你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步调在里面遨游,它同时可以刺激大脑神经的发展,使你的大脑不会退化。最近的研究发现,意大利北部文盲和读过五年书的老人,在阿兹海默症(老人失智症)上的比例是十四比一,也就是说,读过几年书、可以看报纸的人得阿兹海默症的概率比不认字的人少了十四倍。十四倍在医学上是个很大的差距,有没有动脑筋造成这个差距,是因为大脑的神经元基本上用进废退。从猴子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把小猴子的中指头切去,原来掌管中指的神经,便会朝两边伸过去掌管食指和无名指了一个人的手臂意外锯掉以后,原来的手的神经便会伸到别的部门去管别人的事,神经是不会无所事事的。一个没有与其他的同步发射过的神经元会被修剪掉。阅读时,每一个字会激发其他的字,会联想到过去的经验,你的神经会像骨牌效应一样,一个牵动一个,发射起来形成绵密的神经网络。
(1)、 为什么会有“鸭子听雷”的现象?请从文中找找理由。(2)、 为什么聆听专业演讲,最能看出某人在该领域的功力?联系文章说说你的理解。(3)、根据段落②,将下面内容,用1、2、3……依序排列“知识由学习而理解而内化的过程”。序号写在横线上。学习知识
形成完整图像
新知识放入背景架构中
深入浅出的说明
(4)、阅读上文后,小美与小丽进行讨论。小美:我同意作者说:“避免人云亦云的盲从,简便、快捷的方式就是阅读。”因为……
小丽:你这样说,还蛮有道理的。
请为小美补上她的理由。
因为阅读可以先获得 , 进一步利用知识建立事件的关系,做为的依据。
五、对比阅读
-
7.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自为墓志铭(节选)
(明)张岱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婵,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是日更定矣”与“更有痴似相公者”的“更”。 B、“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的“白”。 C、“湖中人鸟声俱绝”与“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俱”。 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与“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客”。(2)、甲文描写景物有如摄影机运用镜头,随着视线的移动而捕捉精彩的画面。本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即是以由上而下天→云→山→水)的运镜方式写景。下列各句,运用了不同手法的一项是( )A、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记》)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随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D、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3)、 甲文第二段所用的量词:痕、点、芥、粒,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说说你的发现。(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所 存 者 破 床 碎 几 折 鼎 病 琴 与 残 书 数 帙 。
(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你是怎样理解“相公痴”的?联系甲乙两文说说你的理解。六、诗歌鉴赏
-
8. 阅读下面的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
沙湖晚归
(元)朱德润
山野低回落雁斜,炊烟茅屋起平沙。
橹声归去浪痕浅,摇动一滩红蓼①花。
【注释】①蓼(liǎo),开淡绿色或淡红色花的草本植物,也叫水蓼
(1)、 诗题“沙湖晚归”,诗句哪些地方暗示了“晚归”?说说你的发现。(2)、全诗多角度、多层次地写出沙湖傍晚的景色。说说你发现了哪些角度、哪些层次?七、语言表达
-
9. 请将下面文段缩写成100字左右的短文。
两人顺着山路向前走去,行不多时,山路就到了尽头,前面是条宽约尺许的石梁,横架在两座山峰之间,云雾笼罩,望不见尽头若是在平地之上,尺许之径又算得了什么。可是这条石梁下临深谷,别说行走,只望一眼也不免胆战心惊。黄蓉叹道:“这位段皇爷藏得这么好,就算谁和他有泼天仇恨找到这里,也已先消了一半气。”郭靖道:“那渔人怎么说段皇爷已不在尘世了?可好教人放心不下。”黄蓉道:“这也当真猜想不透,瞧他模样,不像是在撒谎,又说咱们师父是亲眼见段皇爷死的。”郭靖道:“到此地步,只是有进无退。”蹲低身子背起黄蓉,使开轻功提纵术,走上石梁。
八、作文
-
10. 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若能懂得欣赏,不但能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感,也能净化心灵,提升内在涵养。懂得欣赏别人,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学会欣赏,就能发现属于自己的美。只要用心去聆听、去感受,自然能够感悟人生的快乐。
请以“欣赏与人生”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写作提示:①写作时应掌握“欣赏”对“人生”的影响;②写作时可从生活里广泛取材,不论是走入山林、漫步街道或待人接物,只要用心欣赏,都能获得启发;③结构上可先说明欣赏是一种自我学习、提升的方法,然后可以举例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生活中处处有因为懂得欣赏而快乐幸福的事。
写作要求:①文章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