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社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开放革新的时代》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9-10-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隋的兴亡
-
1. 隋朝作为统一的朝代存在的时间是( )A、581-618年 B、589-618年 C、581-600年 D、588--618年2. 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 )A、唐太宗 B、武则天 C、隋文帝 D、隋炀帝3. 苏州作为大运河重要的文化古城,是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大运河苏州段水道属于( )
A、通济渠 B、江南河 C、永济渠 D、邗沟4.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下列那两位皇帝的统治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A、隋文帝、隋炀帝 B、汉武帝、汉文帝 C、唐太宗、唐玄宗 D、唐太宗、武则天5. 2018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节目如问其诗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的唐代诗人是谁?你的回答将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二、唐的盛衰
-
6. 出现在中国古代唯一女皇帝——武则天时期的盛世景象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贞观遗风 D、开元盛世7.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评价一位历史人物既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这位历史人物最可能是( )A、李渊 B、李世民 C、武则天 D、李隆基8. 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追溯历史渊源,我国古代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制度是( )A、科举制 B、三省六部制 C、九品中正制 D、中央集权制9. 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由分封制逐步发展而来 B、唐朝首创这一制度 C、三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10.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C、唐朝创新中央官制 D、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三、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
11. 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张骞出使西域12. 玄奘西游印度和鉴真东渡日本的共同历史功绩是( )A、促使道教向世界的传播 B、见证了开元盛世的文化繁荣 C、促进了农牧文化的交融 D、推动了中外民族文化的交流13. 下列不属于唐与周边各族人民友好交往影响的是(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B、造就了唐代的开明 C、导致了唐朝由盛转衰 D、促进了唐朝经济的繁荣14. 以下有关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联系的史实,叙述不确切的是( )
A、唐太宗时在西突厥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 B、唐太宗先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C、唐玄宗册封过回鹘、粟末靺鞨的首领 D、“和同为一家”是吐蕃赞普在给唐朝皇帝的上书中的话四、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
15. “飞火”的出现,表明唐朝末年( )A、火药刚刚出现 B、雕版印刷技术出现 C、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D、造纸术发明16. 下图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 )A、社会政治状况 B、科举选才标准 C、思想开放程度 D、手工制作水平
五、材料探究
-
17. 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开通大运河的皇帝是谁?(2)、填写大运河“一个中心、两个端点”的名称。
端点A:;C:
中心B:
(3)、大运河沟通了我国5大水系。图中D和E分别是哪条河流?;E
(4)、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北京的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哪一段运河?(5)、隋朝大运河中,沟通了黄河与淮河的一段运河是?(6)、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何积极影响?18.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什么?(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你说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的名称。(3)、唐朝时期,国家体制也进行了创新,下图的政治体制称为什么?并将该图表填写完整。(4)、吐蕃人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简述这一事件造成的影响。(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两点唐朝繁荣发展的原因。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管。
──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念》
(1)、材料一、材料二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