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 第16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试卷更新日期:2019-10-11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高山林线(即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变化示意图(单位:米)。该地区不同纬度林线的海拔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非地带性规律 B、垂直地带性规律 C、纬度地带性规律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规律
  • 2. 巴西热带雨林区植被恢复过程使上游山区水土流失逐渐减少、土壤肥力逐步恢复、径流含沙量变少,“山水林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些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 3.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回答下面小题。

                        甲     乙      丙

    (1)、从高纬到低纬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2)、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 4.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段沿线自然景观的差异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北半球夏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风浪最小的海域是(        )
    A、我国东海 B、我国南海 C、地中海 D、印度洋
  • 5. 地理环境中的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读地理事项联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理要素最有可能是(   )
    A、修建水库 B、使用化石燃料 C、围湖造田 D、滥伐森林
    (2)、图示联系,警示人们在改造地理环境时需要(   )
    A、各个击破 B、全面征服 C、综合考量 D、关注差异
  • 6.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分别是(    )
    A、植树种草、降水增加、洪涝减少 B、植树种草、水土保持能力增强、洪涝减少 C、毁林开荒、降水减少、洪涝增多 D、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洪涝增多
    (2)、该示意图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稳定性 B、地带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
  • 7.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 8. 下图所示区域自然植被具有过渡性,表现为( )

    A、自西向东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B、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C、自南向北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D、自南向北由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落叶阔叶林
  • 9. 下图中,图甲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乙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丙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完成小题。

    (1)、图甲—乙—丙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2)、这种分异规律最明显的地区是(    )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 10. 土壤的形成受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列土壤类型中发育程度较好的是(   )
    A、长江三角洲冲击土 B、江南丘陵红壤 C、塔里木盆地荒漠土 D、青藏高原寒漠土
  • 11. 南极磷虾种群数量巨大,主要生活在50°S以南、比较寒冷的环南极海域,产卵月份多为1~3月。南极磷虾是南极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是许多经济鱼类、海豹、须鲸的重要食物来源,也走渔业的捕捞对象。有研究表明,尽管,人类对南极开发力度加大,但南极磷虾种群数量不减反艳。南极磷虾和11群数量不减反增,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南极磷虾繁殖 B、人类捕杀极地生物使其天敌减少 C、海冰融化拓宽了南极磷虾生存空间 D、富营养化促使浮游生物增多
  • 12.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下列小 题。

    (1)、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砍伐植被 C、气候变化 D、农业开发
    (2)、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     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13. 左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1)、右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    )
    A、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 B、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 C、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 D、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
    (2)、形成右图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
  • 14. 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图中l、Ⅱ、Ⅲ、IV表示自然带类型)。

    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I、II、III、Ⅳ自然带更替的规律体现出(    )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2)、导致III与V自然带类型不同的根本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洋流 D、大气环流
  • 15.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及现象示意图,图中Ⅰ、Ⅱ、Ⅲ、Ⅳ为该地区主要的植被自然带,图中左上方给出了M山对应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Ⅰ、Ⅱ、Ⅲ、Ⅳ所对应的植被自然带分别为( )
    A、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B、森林草原带、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C、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草原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
    (2)、导致该地区Ⅰ→Ⅳ植被自然带呈现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变的主导因素为(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夏季风 D、地表径流
    (3)、导致同一个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在M山东、西两坡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水分 B、太阳辐射 C、土壤 D、坡度

二、综合题

  • 16. 下图为“安第斯山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垂直带谱包括起始带—基带(山地下部第一自然带)、林线(林木上限)、雪线(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顶带(山地垂直自然带中最高的自然带)。请分别说出图中安第斯山脉东坡的基带和顶带的名称,林线和雪线的高度,并计算出山麓地带的气温。
    (2)、请分析图中安第斯山脉雪线东坡低,西坡高的原因。
    (3)、简述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原因。
  • 17.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的分异体现了什么地带性规律?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指出该山地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3)、图中森林带一般属于哪类森林自然带?该自然带在南、北坡分布差异的产生原因 是什么?
    (4)、北坡森林带上、下均有丰富的草场资源。为了充分利用草场资源,当地牧民一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简述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并简要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
  •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地区。山地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某地理科考队调查了秦岭主峰太白山的物种丰富度,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图(如下图)。

    (1)、描述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2)、指出太白山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
    (4)、调查还发现太白山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比北坡多,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成因。
  • 19.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从甲地到丁地所反映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2)、写出甲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其未横穿大陆的原因。
    (3)、分析丙地气候的形成原因,并从气候对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的影响,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