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10-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小明将长短不同的两支蜡烛点燃后放入玻璃罩中,小华认为短的蜡烛会先熄灭,小华的这一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 2.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 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C、人的正常体温为38℃ 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60dB-70dB
  • 3. 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现象中,表示光源的是(    )
    A、金光闪闪 B、红光满面 C、火光冲天 D、波光粼粼
  • 4. 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 5. 在拨动吉他弦后,同学们发现,即使停止了对吉他弦的拨动,吉他也会“余音不断”,其根本原因是(    )
    A、吉他声的回声仍在回荡 B、吉他弦还在振动 C、吉他弦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了“延长”
  • 6. 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 7. 下列事例中,属于应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科技工作者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技工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渔民利用声呐探测大海鱼群
  • 8. 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先后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
    A、蓝光LED B、黄光LED C、紫光LED D、橙光LED
  • 9. 如图各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雾凇的形成 B、河水结冰 C、  樟脑丸逐渐变小 D、露珠的形成
  • 10. 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

    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 11. 把频率为512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的波形图如图,若把频率为256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其波形图可能是选项中的( )

    A、 B、 C、 D、
  • 12.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的实验示意图.在一敞口玻璃瓶A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B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    )

    A、A,B瓶内水都能沸腾 B、A,B瓶中水都不沸腾 C、A瓶内水沸腾,B瓶内水不沸腾 D、A瓶内水不沸腾,B瓶内水沸腾

二、填空题

  • 13. “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
    (1)、调小喇叭音量,属于在处减弱噪声;
    (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中减弱噪声;
    (3)、最好能在远离居民区的公园跳舞,是因为距离越远,人耳听到的声音越小.
  • 14. 人们生活中听到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女高音”的“高”和“男低音”的“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高低;“引吭高歌”的“高”和“低声细语”的“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大小;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做加快了录音机喇叭纸盒振动的 , 使变高;追星族很容易辨别出自己偶像唱歌的声音,是根据不同的人一般不同.
  • 15. 寒冷的冬天,人们晒太阳感觉很温暖,说明光具有 , 如图是太阳能一体化路灯,它将光能转化为能,然后供给路灯.

  • 16. 印尼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远在数百公里以外的有些人感到恶心、胸闷,这是由于地震和海啸发生时产生的而引起的;如果借助扩音器把这种声音放大,则人耳(选填“能”或“不能”)听到.
  • 17. 要说今年最火的网红食品,非这个“冒烟冰淇淋”莫属,吃一口嘴巴、鼻子都“冒烟”,这种新奇感抓获了不少年轻人。其实它还有个名字:“液氮冰淇淋”,冰淇淋经过液氮处理后,吃在嘴里时液氮与口腔内部接触,发生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选填“吸”或“放”)热,有可能造成(选填“冻”或“烫”)伤。

  • 18. 我国在研制歼15舰载机时用到了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包括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及高强钢起落架等.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填物态变化名称).
  • 19. 冬天,小范的父亲开车送他上学途中,不一会儿汽车挡风玻璃的(选填“内”或“外”)侧出现了一层“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而成的,为了尽快消除“白雾”,你认为应该开启空调的(选填“冷”或“热”)风.
  • 20. 通常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在百米赛道终点有甲乙两名计时员,甲是看到冒烟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小林同学百米赛跑的时间是14.30s,乙是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则他测出小林的成绩约为s.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若测得乙计时员两次按压秒表的反应时间分别为0.18s和0.20s,则他的秒表上显示的示数是s.(均保留两位小数)

三、实验题

  • 21. 小阮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把“碘锤”放入热水中,
    (1)、观察到黑色固态碘颗粒逐渐消失,变成色的碘蒸气并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在上述实验中,小阮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她查询了一些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她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
    (3)、小阮发现实验速度较慢,产生的气体颜色也较淡.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22. 小明做钟罩实验,如图所示:

    (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
    (2)、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
    (4)、结论:
    (5)、此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6)、若在月球上敲击右边的乙音叉,则左边靠在甲音叉的乒乓球(选填“能”或“不能”)跳起
  • 23. 用尺子来探究乐音的特性时,小蒋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有关.
    (2)、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保持人耳到钢尺的距离不变,接下来的操作是:保持不变,改变 . 由此可得出结论:响度的大小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3)、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与小蒋所用方法不同的是______
    A、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空气流动快慢、液体表面积大小的关系 B、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C、探究液体的沸点与液体种类、气压高低的关系
  • 24. 如图为某次小姚同学在暗室里做光的色散实验示意图.

     

    (1)、实验中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白光是由
    (2)、历史上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是英国科学家
    (3)、小姚把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分别放在红光区、红光区外侧,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几乎一样,其原因可能是
    (4)、实验时用白屏的主要原因是
    (5)、若在三棱镜上贴满红色透明薄膜,在光屏上贴满绿纸则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6)、小姚想利用此实验来检验一张100元纸币的真伪,他应采取的操作是:把纸币放在光的外侧(选填“A”或“B”).
  • 25. 如图(1)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对水加热了较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它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请指出他们在如图(1)的实验操作中温度计使用错误之处: . 如图(3),甲、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甲℃,乙℃.
    (2)、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2)中的(选填“a”或“b”)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选填“不断上升”、“保持不变”或“不断下降”).
    (3)、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4)、小明回家后发现妈妈正在炖汤,汤沸腾后妈妈将火调小,汤仍在沸腾.小明又把火调得更小,这时虽还在加热,汤却不沸腾了你觉得不沸腾的原因是
  • 26.   10月15日,小宇在实验室 “探究冰熔化规律”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先将冰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冰的熔化过程.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按照(选填“从上到下” 或“从下到上” )安装顺序更合理,原因主要是考虑
    (2)、为了便于实验,应选用颗粒较(选填“大”或“小”)的冰块;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必须具有的测量器材是;同组的小航认为再加一个玻璃棒更好,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3)、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4)、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如图的坐标系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

    由图像可知冰(选填“是”或“不是”)晶体,理由是.

    (5)、当冰刚开始熔化时,小宇立即撤去酒精灯和热水杯,发现冰仍能继续熔化完.冰能继续熔化完的主要原因是:
  • 27. 人们都说:“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得多”.小华认为这是因为100℃的水蒸气和100℃的开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的水蒸气变成100℃的热水时,会放出热量.对此,小华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现点.

      

    (实验过程)(实验中的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①将一定质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

    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 , 比较发现t2高于tl

    (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气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2)、小忠认为仅凭“t2高于t1”的现象还不足以证明小华的观点,因为:
    (3)、小忠的改进步骤如下,请补充完整:①再取一个相同的保温杯,在保温杯中倒入与第一个保温杯中水量相同,温度为t1的冷水;②然后向杯中倒入直至;③摇匀后测出此时保温杯中的水温t3 , 若 , 则可以验证小华的结论是正确的.

四、作图题

  • 28. 按题目要求作图  
    (1)、用一酒精灯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甲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水的质量,请在图甲中大致画出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b.

    (2)、现代建筑业出现一种新型材料,从10℃开始加热并计时,在第1min、20℃时开始熔化,第8min、40℃时熔化结束.请在图乙中画出这种材料从加热到熔化结束的大致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