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9-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解剖(pāo) 针灸(jiū) 订(dīng)正 文皱皱(zōu) B、教诲(huǐ) 剔(tī)除 竹蒿(hāo) 蓊蓊(wēng)郁郁 C、芭蕾(léi) 一摞(luò) 撩(liāo)起 深恶(è)痛疾 D、狡黠(xiá) 沉淀(diàn) 迂(yū)回 稍纵即(jí)逝2. 下列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蔓延 蔓菁 瓜蔓 蔓草 B、因为 作为 行为 为政 C、转弯 旋转 转移 转告 D、夹袄 夹心 夹克 夹子3.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瀚海 翻山越岭 发泄 匆忙 B、摇想 叙叙叨叨 绝意 够跄 C、娇研 寻规蹈矩 发泄 迷罔 D、驮铃 汗牛充东 幅射 辩认4. 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弥望(遍,满) 无关宏旨(意义) 酣眠(尽兴,畅快) B、匿名(隐藏) 深恶痛疾(厌恶) 运筹(运行) C、开绽(裂开) 油光可鉴(借鉴) 晦塞(明显) D、谛听(仔细) 高谈阔论(广阔) 莫如(不如)5. 下列量词完全正确的是一项是( )A、一道波痕 一丝日光 一摊积雪 一副版画 B、一盏灯笼 一篇散文 一本诗集 一件衣服 C、一座驿站 一枝烟 一支木橹 一点怒色 D、一道风景 一束光线 一袋土豆 一支蜘蛛6. 选词填空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蜘蛛织网的技能之________,使人诧异。
②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________了闪烁的彩灯。
③细雨中活像巨型甲虫的小汽车,________地斜趴成一大排。
④清代编著出规模________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A、高明 点缀 漠然 宏亮 B、高尚 点缀 默然 宏伟 C、高明 缀满 漠然 宏丽 D、高妙 缀满 默然 宏大7. 下列短语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北国的秋 方台两边 静静等待 忽然赶到 B、多姿多彩 吹嘘炫耀 叶子和花 考虑清楚 C、彩画绚丽 官人息怒 来得悲凉 月色朦胧 D、横贯中西 较量枪法 从神武门 一条彩带8.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把残废人能救出困境。 B、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C、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D、《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9. 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②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③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
④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⑤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A、⑤①②④③ B、⑤①④③② C、⑤④②③① D、⑤③①②④10. 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________不敢出去,________没事可做。
②________在街上瞎逛,________去看看那棵合欢树吧。
③中国的秋天的深味,________在北方,________感受得到。
④唯有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才________浮光,________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
A、虽然…但… 宁愿…也不… 除非…不… 不仅…而且… B、如果…就… 与其…不如… 除非…不… 不但…而且… C、即使…也… 宁愿…也不… 只要…就… 不是…就是… D、既…又… 与其…不如… 只有…才… 不是…而是…11. 下面每组词语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A、消受——消化 炫目——耀眼 痴心——痴迷 托词——推辞 B、勾勒——勾画 迂回——返回 娴熟——生疏 抬举——赞美 C、隐匿——暴露 陪衬——衬托 舒心——舒畅 清闲——清淡 D、叮咛——叮嘱 娴熟——熟练 订正——校正 谛听——聆听12. 下面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那个剧本我读了五遍。 主谓谓语句 B、李老师教过我们德语。 兼语句 C、他的身体不如从前硬朗了。 比较句 D、老奶奶拄着拐棍过马路回家。 连谓句13. 下面短语搭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A、艰难爬行 和谐的旋律 樱花浪漫 创造奇迹 B、增进勇气 无价的珍宝 叮咛反复 放飞梦想 C、慢慢滑行 稀疏的倩影 仔细揣摩 已经遗忘 D、非常单纯 漾动的光斑 发现良心 顿挫声音14. 下面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那小伙子蔼然地对我说,“我不要您的票,您快进去看吧!” B、又问我:“您是……怎么回事儿?” C、“我自己要看!”我一边回答他,一边掏我的票。 D、小伙子很难为情,解释说:“我答应在外面等她——她也许会随时提前出来——我还是要在这儿一直等着散场……”15. 作品与内容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A、《有的人》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所写的诗,表达了对鲁迅的崇敬爱戴之情。 B、小说《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戴望舒的作品,小说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形象写照,也是一个群体精神与灵魂的深刻自白。 C、《蜘蛛》这篇散文介绍了蜘蛛的生态特征,及人类对蛛丝的认识和利用。 D、凯利的《论求知》精辟论述了求知的目的、求知的方法及求知的作用。1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一生勤奋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过着清贫的生活,跟底层劳动人民和民间传说有较深的①,集腋成裘,以数十年时间,完成此部小说集。他通过谈狐说鬼,揭露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小说语言精美,情节②,熔铸了蒲松龄毕生的心血,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1)、文中①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A、掌握 B、来往 C、接近 D、接触(2)、文中②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A、生动 B、灵活 C、形象 D、活泼1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前几年还属陌生的名词“室内空气”如今已成为一个流行词语,房屋装修后要进行空气质量检测逐渐成为①。相应而生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迅速成为一个新生行业,目前全国专项检测②已达五六百家,仅北京地区就有数十家,全国的从业人员有几千名。室内空气检测还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走进了一些高校课堂,成为③专业大学生的必备技能。
(1)、文中①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A、时髦 B、时尚 C、风气 D、潮流(2)、文中②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A、单位 B、人员 C、机构 D、机关(3)、文中③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A、经济 B、文学 C、法律 D、环境二、句子默写
-
18. 默写。(1)、绿桑高下映平川,。(2)、 , , 赢得仓皇北顾。(3)、纵使相逢应不识, , 。(4)、 , 南望王师又一年。(5)、松排山面千重翠,。(6)、 , 死亦为鬼雄。(7)、一水护田将绿绕,。(8)、 , 中原一败势难回。(9)、乡村四月闲人少,。(10)、永结无情游,。
三、现代文阅读
-
1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飘着檀香和乐声的茶馆里品茗闲谈,成为今年以来浙江杭州市受人关注的一道新风景。每当夜幕降临,西子湖畔,一盏盏的红灯笼点缀着夜色,这是杭州城茶馆的标志。他们给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一个放松、休闲的地方。
过去,在以名茶驰誉中外的杭州,茶馆一般都很简陋,几个白瓷杯,不讲究的茶叶,茶客也多是在风景区走累了的旅游者和退休老人。
最近几年在杭州兴起的茶馆,同过去的茶馆完全不同。它们临湖靠山,装饰讲究,茶具、茶点也十分精致。这里不仅有各种名茶供顾客选择,还可以欣赏到各种流派的茶道表演。茶馆的主人,大都懂茶爱茶,能亲手为顾客表演茶道,或是娓娓动听地讲有关茶的各种典故、故事。水云间茶缘阁的女老板说,经营茶馆,盈利不错,还能传播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一星期总要到茶馆去一两次的公司职员郑丹说:“茶馆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特别能让人静下心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这是个很好的休息和交友的场所,也可以将一些工作、生活中的事带到茶馆来处理。”据了解,有这种想法的人在茶馆中极为普遍,中国人的传统社交场合——酒宴饭桌在他们心中已慢慢遭到冷落。
杭州这样的茶馆,茶价最低每人30元,最高120元。在西湖边滨湖路,短短的100多米内就有六七家茶馆,夜夜高朋满座,常至凌晨。
一位社会学家说,从茶馆“红火”的社会现象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讲究生活质量,越来越讲究生活方式的文化内涵。
(1)、关于旧式茶馆,从这篇短文中可知( )A、一般都不太讲究装饰 B、不提供茶点 C、都开在风景区附近 D、去的最多的是退休老人(2)、关于新式茶馆,从这篇短文中可知( )A、以西湖边湖滨路为最多 B、最受公司职员欢迎 C、抢走了不少饭馆的生意 D、是杭州的一个新亮点(3)、茶馆“红火”的现象说明( )A、人们越来越注重保健 B、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文化内涵 C、人们越来越讨厌传统社交方式 D、人们越来越喜欢悠久的茶文化(4)、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句是( )A、西子湖畔红灯笼 B、杭州名茶驰誉中外 C、新式茶馆“火”杭州 D、檀香和乐声中的杭州茶馆(5)、新式茶馆“红火”的原因不包括( )A、茶点精致价钱便宜 B、既可品名茶又可欣赏茶道表演 C、可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氛围 D、是休闲和交友的好场所2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光与影的舞蹈便在这里释放魅力。这就是美妙的羚羊峡谷。
②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谷壁看似轻柔,实则非常坚硬,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一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阳光从峡谷顶部射入,幻化出奇幻的色彩。所以也有人说,羚羊峡谷是“被上帝抚摸过的地方”。
③羚羊峡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公里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
④上峡谷只有180米长,谷底稍宽一些,但最宽的地方也不过5米。走进上峡谷好像进入了一个大自然的神殿。头顶上射下来的阳光让曲折的峡谷时而暗影朦胧,时而红光沐浴。一道道层峦叠嶂的优美弧线背后不时透出柔和的彩光,神秘莫测,吸引着无数探奇的游人。
⑤下峡谷是一条长800米,深约10米到20米的“地缝峡谷”。它像蛇一样蜿蜒在地下,宽的地方只有两三米,狭窄处难有下脚的地方。谷底很平坦。两侧光溜溜的砂岩壁上呈现出各种曲线的三维组合,水平的波纹和纵向的波浪形曲面相交,凹凸有致。构成羚羊峡谷的岩石是红色的砂岩,它之所以显示出鲜艳的红色或橘红色,是因为铁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同沙子一同沉淀下来,充当了红色的染色剂。阳光从头顶上的天缝里倾泻下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束,缓缓地扫过地缝。红色的砂岩就在光影里呈现出柔和的各种暖色色阶,从橙黄到赤紫,像火焰在舞蹈,像丝绸在飘动,也像涟漪在变幻。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了这奇妙的峡谷。
⑥羚羊峡谷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羚羊峡谷地处科罗拉多高原的中部,科罗拉多高原的降水多以集中的暴雨形式在夏季出现。暴雨造成的山洪水量大,水流急,常常沿地表的低洼缝隙急速流下。流水与其中裹挟的沙石块和树木一路撞击侵蚀河床,让它越来越深越来越宽,逐渐变成了宽大的峡谷。
⑦科罗拉多河在日夜流淌,继续塑造着大峡谷。科罗拉多高原上数不清的季节性河流也无定时地冲过羚羊峡谷之类的狭缝谷,把它们不断地加深加宽。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再过几百万年,科罗拉多大峡谷将变得宽得望不到对岸,深得与海平面平齐。那么到那时 , 如今的缝隙般的羚羊峡谷会不会被溪水开凿成新的大峡谷呢?
(1)、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羚羊峡谷的?(2)、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阅读选文第⑤段,请简要写出羚羊峡谷呈现美妙色彩的原因。(4)、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③④⑤段不可以调换顺序的原因。(5)、选文第⑦段划线词“那时”指什么时候?(6)、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当阳光照进羚羊峡谷时,光与影的舞蹈便在这里释放魅力。 B、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 C、科罗拉多高原的降水多以集中的暴雨形式在夏季出现。 D、科罗拉多高原上数不清的季节性河流定时地冲过狭缝谷。2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②“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③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④“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坦言“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公开道歉。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应予以必要宽容并助其改正,但整个社会则应以此为镜、自我检视。
⑤的确,“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⑥有人说,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到此一游”。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
⑦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
⑧同样是神庙,雅典阿波罗神庙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
(1)、作者在文中针对“到此一游”这类不文明现象,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第③段中“‘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特殊含义”怎么理解?(3)、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4)、在第⑥段横线处补写两个事例,反思我们身边不文明行为,以此为镜自戒自省。(5)、依据本文,你觉得如何才能逐渐消除“到此一游”的不文明行为?2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言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厌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1)、第一段用了大量的细节来刻画母亲,找出这些动词并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2)、作者回忆了那年随母亲卖白菜的事,母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她怎样的形象?(3)、文章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四、话题作文
-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也不管是否有人停下来欣赏,它们总是那么自信、那么骄傲地悄然绽放。其实,从这些绽放的花儿身上,我们能得到很多生活的启示。
请以“绽放”为题,自选角度,立意自定,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