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初春》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6-01-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题
-
1.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②这南方初春的田野!③树上的嫩芽也密了;④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⑤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A、①⑤②④③ B、②④③⑤① C、②④①③⑤ D、⑤②①③④2. 下列各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B、田里的冬水也汩汩地起着水泡。 C、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D、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3. 下列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常言道,人性如同水下的冰山,平常时期,相安无事 , 其或真或善或美的本质无法看出或者无法进入公众视野。 B、不少读者认为,《阜宁报》“校园书香”专版对学生阅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D、《警察和赞美诗》结尾别有用心 , 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4. 下列句子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①我决定___________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②月亮出来了,冷冷地,我不禁打了个__________ 。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_________ 地铺着。
A、委屈 寒颤 随意 B、委曲 冷颤 随便 C、委屈 寒颤 随便 D、委曲 冷颤 随意5. 下列句子方框里的词语,应选哪一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①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着。
A、①度 ②无奈 ③生长 B、①拖 ②高兴 ③覆盖 C、①熬 ②信服 ③铺 D、①活 ②犹豫 ③滋生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初春的黄山,是人们欣赏美景的好季节。 B、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7.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文字填入划线部分,排列顺序最佳的一组是(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 。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然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
①在雪的下面,已经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
②严冬刚过,残雪犹存
③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
④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
A、④③②①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8.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南方初春田野景物的描写,为一家三代散步安排了一个极佳的自然环境,以美景衬托出一家人生活的美满。 B、《散步》里发生分歧后,写了祖孙三代人的心理活动,突出写的是“我”的心态。 C、《散步》结尾的那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表明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和使命。 D、《散步》主要写儿童的世界,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9. 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简笔勾勒了江南农村初春的风光及繁忙的农事,表现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B、此诗第二句写雨景,运用“如烟”的比喻,绘出了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C、第三、四句写农事繁忙,“才”、“又”两字的搭配使用,不说“忙”而读者已感受到忙的气氛、忙的节奏。 D、全诗色调鲜明,意境朦胧;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10.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是( )①春天的青岛之海,是美的。
②当寂静的树林悄悄朦胧出一层鹅黄,当天真的燕子开始娇羞地呢喃,青岛之海,便以她耀眼的天姿国色,吸引了纷至沓来的游人。
③在和煦春风的吹拂之中,大海如同一册被打开的浅蓝色的诗集,无边无垠,一片蔚蓝。那天使般翔飞的海鸥,是诗行;那蝶翅般竞发的船只,是诗行;那自由自在、缓缓涌动的波浪,是诗行;那于阳光下湛蓝的浪丛辐射出的斑斓的光束,更是诗行……这一行行绝美的诗句,怎不令游人频频驻足,一咏三叹?
A、选文第②段中的“娇羞地呢喃”,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了初春时青岛之海的天真与娇羞。 B、作者把“大海”比喻成“被打开的浅蓝色的诗集”,生动地写出了在春风的吹拂下,蔚蓝色的大海广阔无边的景象。 C、作者反复运用“那……,是诗行”的句式,强调了海面上海鸥翔飞、船只竞发、波浪涌动、光束斑斓的绝美景象带给人的美好感受。 D、结尾“怎不令游人频频驻足,一咏三叹”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里青岛之海的美的强烈的赞叹之情。11.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文字填入划线部分,排列顺序最佳的是(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 。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然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
①在雪的下面,已经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
②严冬刚过,残雪犹存
③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
④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
A、④③②①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12.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短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如期而至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颁奖活动让我们柔软的心底顿生暖意,是什么使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入?为何他们能让神话大地潸然泪下?是因为他们 , 真诚得让人感动;因为他们 , 纯粹得让人感动;因为他们 , 执着得让人感动 ;因为他们 , 无私得让人感动。
①大爱而无疆 ②朴素而高贵 ③善良而坚强 ④信诺而重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13. 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开篇即写春望所见,突出写山河破碎、满城荒芜,写长安沦陷后的残败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自安史之乱以来,战火不断,企盼亲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家书抵万金”是说一万两黄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诗人又叹息衰老,更增了一层悲哀。14.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淳朴的农民朋友邀请诗人到家里作客,他对诗人说,请别嫌弃农家的酒有些浑浊,今年农作物丰收了,家里有丰足的鸡和猪款待您。 B、在前住农家的路上,诗人越过一重重山,蹚过一道道水,正疑惑无路可行之时,忽见柳林浓绿,花丛艳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一路走来,诗人感悟到了生活的道理: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只要努力探索,就一定能寻找到出路,到达目的地。 C、春社祭日已临近,村民们穿着布衣,带着素帽,你吹着箫,我击着鼓,一起快乐地庆祝丰收——村子里仍然保存着古朴浓厚的乡俗民风。 D、热情的主人,变幻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不但流连忘返,还与村民相约;虽然自己年老体弱,即使拄着拐杖,即使是在月夜,以后也可能随时再来登门拜访。二、按要求默写填空。
-
15.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两句诗写初春的花草也充分写出了春天的景色。16.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 , 左牵黄,右擎苍”几句词写了作者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一腔报国之志难于施展的情怀。17. , 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蜂》)18. 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19. 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渔家傲》)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
20. 霜雪里,白菜白
刘文波
① 读到白居易一首写白菜的诗,写得真好: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
②面对满园的白菜,诗人一定也觉得做棵白菜其实也是不错的。自然界的风刀霜剑带给自己的只是褪去铅华浮躁的轻松自然,霜威深重带来的只是将白菜由青涩转为饱满、甜润。霜气成了走向成熟的最后一道淬火工序。见过了霜雪,方能掘出生命的醴泉。
③经了霜的白菜如人到中年,没有了浮躁与火气,将所有的峥嵘、锋芒内敛为馥郁和充实。密植着繁茂的心事,向内心生长,在内里生花。
④过去,农村几乎家家都要种白菜。从立秋下种,到小雪收获,要经历八个节气的孕育。这段日子里,白菜娉娉袅袅地长在农家的地头、院落,成为一首小令,一首长调。别看白菜还小,从初生到刚长出几片肥硕鲜嫩的绿叶,便繁衍着农家的饭碗的清香。清晨,母亲踩着晨露间(jiàn)下一筐嫩苗,回家洗净准备下锅,心急的父亲往往先用焦黄的煎饼卷起几棵嫩叶,吃得齿颊生香,如春来吃荠菜春卷一样有味。满嘴的青绿金黄,教人解馋。母亲则是将洗净的小白菜用热水汆一下,切成细末,再加豆面,做成白菜小豆腐吃。豆香、菜香很能打牙祭,熨帖胃肠的。一顿吃不上,下顿用麻油、葱花、姜丝炼锅,炒着吃,比原来更有滋味。让我们吃得热汗直流。
⑤过了小雪,菜窖里、屋檐下,挨挨挤挤的堆满了青绿的白菜。如同院子里成山的柴火一样,让人感到今冬温暖无忧,安眠稳睡,不必再担心大雪封门了。因为那是一冬的菜蔬。
⑥母亲常将未卷结实的白菜洗净了,砍去根,腌成咸菜,十几日,菜叶通体微黄,酸咸可口,拌合着粗茶淡饭,将清清淡淡的日子调剂得活色生香。
⑦卷得结结实实的大白菜,如同庄稼人的言谈举止一般实在。母亲能变换出多种花样做成一日三餐。蒸、闷、溜、炒,不变的是白菜,丰盈的是日子。白菜的宽厚大度,让冬日的农妇有了施展自己的余地。而其中最顺口的是母亲做的蒸白菜。进了腊月,蒸上一锅大白菜,悠悠的日子就有滋有味过去了。
⑧蒸白菜做法很简单,将三两棵大白菜洗净外面的叶子,备好料,油盐、葱姜、桂皮、豆瓣酱,炼锅,将白菜一片片的下锅细火焖炖。经济宽裕时,买几斤猪大骨,或者宰只自家喂的小笨鸡,先将鸡或骨头蒸至八成熟,再下白菜炖。这时炖出的白菜香而不腻,久吃不厌。在我们那儿叫蒸鸡白菜或鸡扎。客人来了,捞上一碗白菜,再用一层嫩嫩的鸡脯肉盖在菜上,就满眼是肉了。如群山落雪,层次分明,能上得了酒宴大席的,也很能调动我们的馋虫,肉香诱人啊。现在想来,那披在菜上的丝丝鸡肉,是黄公望的披麻皴①,倪云林的折带皴②,养眼养口的滋润。而那时是不能领略出这层诗意画意的,只体会到肉味的鲜美。
⑨齐白石老人的白菜萝卜同样也可以入得画的。一幅写意白菜萝卜,俗得可爱,有世俗烟火味。拍卖会上,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的价格,在人们眼里已不是一颗白菜。这其实是背离了白石老人的心意的。此时,白菜已与世俗无关。
(选自《知识窗》2013年第1 期)
【注释】①黄公望,中国元代书画家,有《富春山居图》等传世。披麻皴,山水画皴法之一,画法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 。②倪云林:元代画家、诗人,其作画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
(1)、文章第①段引用白居易的诗开篇,有什么作用?(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这段日子里,白菜娉娉袅袅地长在农家的地头、院落,成为一首小令,一首长调。
(3)、文章主要讲述了白菜在农家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文末却笔锋一转,写齐白石老人画里的白菜萝卜,甚至说“白菜与世俗无关”,是否离题?对此,你怎么看?(4)、作者笔下的白菜有哪些特点?作者通过对白菜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
21.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 之情。(2)、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