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0届高三历史摸底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9-26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有学者认为,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重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B、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C、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D、中央集权不断弱化2. 如图是某地古代的《孔子圣迹图》中的《子路问津》石刻面。该画( )A、创作时间不会早于唐代 B、再现春秋时期社会状况 C、意在宣扬儒家德治理念 D、突出绘画者的思想意境3. “永乐中,始命吏部听选教官入内教书。宣宗时,宫中正式开设内书堂教宦官读书。”明朝的这种现象( )A、使内阁制度取代丞相制度 B、是封建王朝宦官专权的滥觞 C、成为明朝政治黑暗的根源 D、是强化君主专制权力的需要4.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16—19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在其殖民地与本土之间进行的商贸活动中的一环,在整个贸易过程中,西班牙人先用从美洲殖民地掠夺的白银从菲律宾收购中国商船运来的丝绸、瓷器等产品,再用大帆船横渡太平洋,将这些商品运抵新西班牙殖民地(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A、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 B、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C、加速了美洲生产方式的改变 D、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5. 据史料记载“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抵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6. 据《华北治安战》记载,1938年日本华北方面军情报记录写道:“可以断定,今后华北治安的对象是共军。”1939年他们认定:“中共势力对华北治安的肃正工作,是最强硬的敌人。为此,应加紧收集情报,确立排除中共势力的对策,实为当务之急。”这反映出当时( )A、华北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 B、日军将主力转向华北地区 C、华北敌后抗战力量的壮大 D、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7. 1961年初,周恩来对随同访问缅甸的外贸部副部长雷任民说,你先不要回北京,直接去香港,确实搞清三个问题:一是能不能买到粮;二是运输问题能不能解决;三是中国银行能不能解决外汇问题。据此可知,当时( )A、中国政府调整了对英国外交政策 B、香港是中国内地与世界交往的重要通道 C、中国政府关注香港的繁荣与安定 D、中国急需出口粮食以换取工业化的资金8.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知识青年返城潮遍及全国,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搞个体劳动。于是,返城知青中冒出了大批城镇个体户:修车、修鞋、照相、缝衣、开小吃摊铺……。这说明知青返城潮( )A、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促进了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D、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9. 公元前462年,厄菲阿尔特当选将军之后进行改革,剥夺了贵族会议否定公民大会决议和控制公职人员行动的权力,贵族会议仅保留了对涉及宗教传统方面的案件的司法权。这次改革( )A、有利于扩大公职人员的权力 B、剥夺了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C、使公民大会获得了合法地位 D、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10. 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5人,来自12个州(除罗得岛州),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岁;其中有一半的人拥有大学学位;律师31人、种植园主12人、商人8人、实业家3人;55人中有33人曾经是邦联国会成员、6人曾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由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A、确立了典型的代议制民主 B、社会上层对精英政治的普遍认同 C、民主制度的普遍性广泛性 D、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顶层设计11. 1934年,美国公共工程管理局规定:针对各个城市负责大型公共工程建设和运营的专门管理机构,如果所负责的工程全部位于该城市的行政命令区划之内,那么,管理机构的官员不得由城市官员兼任,否则不能获得联邦拨款。这一规定使联邦政府与纽约市政府发生了正面冲突,最终以罗斯福政府的让步落幕。由此可知( )A、新政措施与地方利益不一致 B、地方政府抵制联邦权力扩张 C、美国政治体制存在严重缺陷 D、“以工代赈”遭遇重大挫折12. 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急剧攀升,为支付债务利息,被迫降低社会支出和进口,这又导致了全球主要国家失业率的提高:主要发达国家平均失业率1979年为5%,1983年为8.3%,1995年为11.3%。这突出表明( )A、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加深 B、“滞胀”源于第三世界的债务危机 C、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要获益者 D、国际经济秩序依然由发达国国家主导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中期,大量中国陶瓷经由私人贸易运往东亚、东南亚一带,在此转销至南亚、中东地区;明中期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人相继开展对华贸易;至明末清初,欧美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瓷器的全新市场,在欧洲,中国陶瓷是贵族才有实力享用的;到了清代,各国通过各自的东印度公司来进口中国陶瓷。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院的专家指出,早期的贸易瓷以中国特色的青花纹饰为主,后来出现了不少定制瓷,景德镇和福建的工匠,根据西方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制作出他们喜爱的陶瓷,中外贸易瓷见证了中外文化的互动。
——摘编自《明清贸易瓷见证中外文化互动》
材料二:在18世纪,中国瓷业虽占有绝对领先地位,但欧洲制瓷业的发展也相当惊人。在很短时间内,西方就找到了高岭土和瓷石资源,造高温窑,开发新配方,开创了新技术和纹饰风格。1704年和1756年,欧洲先后研制出两种前所未有的釉色:普鲁士蓝和蓬巴杜玫瑰红,创立出一种强烈、新颖的色彩感受。18世纪以来,瓷器业迎合了新兴中产阶级,并不断研发新产品,以此开拓了新市场。陶瓷开始成为中产阶级的收藏品。瓷器也作为珍品,出口到欧洲列强迅速扩张的殖民地,其中以英国殖民地最多,向美国的出口贸易变得更为重要。欧洲工业化进程中许多观念与做法,使制瓷业实现了批量化、精细化发展。这些几千年来都未曾改变的中国传统瓷器业竟然在短短一个世纪中对于整个欧洲产生了如此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它转变了欧洲经济及文化遗产,至今仍是一份不朽的传世之宝。
——摘编自《18世纪后期全球青花瓷热急降温——西方瓷打败中国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瓷器贸易发展的特点及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制瓷业在西方迅速发展的原因。(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外瓷器贸易的积极意义。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中国
西欧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1578年
薄伽丘
《十日谈》
1353年
李贽
《焚书》
1590年
伊拉斯谟
《愚人颂》
15世纪末
宋应星
《天工开物》
1637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1543年
徐光启
《农政全书》
1639年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1602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1642年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1615年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1663年
哈维
《血液循环论》
1628年
顾炎武
《日知录》
1670年
伽利略
《两大体系的对话》
1632年
王夫之
《读通鉴论》
1692年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年
材料反映了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与不同之处。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位村民实行“大包干”而闻名海内外,进入21世纪该县再次成为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聚焦点。“当初分田到户时,土地分割过于细碎影响到农业生产,插秧抛种时,秧苗一不小心就会抛到别人家的地块上。现在大型联合收割机农机手不愿收割太小转不过弯的地块。”2001年,小岗村七户农民自愿将八十亩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以每亩每年五百元价格出租给江苏张家港市长江村,建立葡萄示范园。如今,葡萄已成为小岗村的特色主导产业。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次会议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小岗村实行“大包干”的影响。(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推行农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背景。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根据《凡尔赛和约》,美日划定了彼此在太平洋的势力范围。其中日本攫取了对赤道以北的西太平洋广阔海域的控制权,美国则实现了对包括夏威夷与阿留申群岛在内的东北太平洋海域的统治。巴黎和会后,美日在远东国际政治中的格局是: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巩固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战略地位,而日本控制的赤道以北的西太平洋海域又在美国与菲律宾之间深深钉入了一枚楔子,美日由此在太平洋战略上形成尖锐对峙。华盛顿会议后,无论美国还是日本制定的作战计划,都将对方作为潜在敌人,也都根据对方的实力来确定自己的海军建设目标。
——摘编自《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美日在远东地区尖锐对立的原因。(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美日尖锐对立的影响。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的生平资料虽然很少,但是从现有材料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他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了解到他能够接受时代先进思潮并写出优秀的作品,都不是偶然的。他的戏剧创作从1590年开始,到1612年结束,先后长达23年。莎士比亚的戏剧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
——摘编自《世界通史快读》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莎土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莎士比亚戏剧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