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尚志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9-2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弱(léi)    告(qìng)    哀(diào) B、密(chóu)    约(qiè)    门(kǎn) C、(qì)    持(jīn)    杀(mǒ) D、佩(qīn)    竹(miè)    琐(wéi)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心有灵犀     盘虬卧龙     深霄灯火 B、屏息凝神     奈人寻味     姗姗来迟 C、忧心忡忡     耀武洋威     精疲力竭 D、血气方刚     慷慨淋漓     当之无愧
  • 3.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级主管部门必须防范意识增强,防止煤矿爆炸事故不再发生。  删去“不”。 B、《欢乐颂》讲述了五个来自不同家庭、性格迥异的女孩们共同成长。   在句末加上“的故事”。 C、他总是从一个资深新闻人的角度,以流畅干练的语言评说当前新闻热点。  将“干练”改成“简练”。 D、这位普通农民简单的几句话深刻蕴含道理。  将“深刻”和“蕴含”互换位置。
  • 4. 下列名著中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俊义——浔阳楼题反诗(《水浒传》) B、虎妞——协助刘四爷管理车厂(《骆驼祥子》) C、阿廖沙——因染布遭毒打(《童年》) D、诸葛亮——三气周公瑾(《三国演义》)
  • 5. 下列情形中,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午休期间,楼梯上一名低年级男同学坐在楼梯扶手上往下滑。作为值周生,你对他说:

    A、同学,快下来,这很危险,腿摔断了可怎么办? B、同学,快停下,请注意安全,不要妨碍其他同学通行。 C、同学,你这样下得挺快呀,别人怎么通行啊? D、同学,楼道通行要守纪律,不下来扣分了。
  • 6.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①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②       , 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A、①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②变成收藏古今图书、储存海量知识的图书馆 B、①留下一扇小小的窗户②变成收藏古今图书、储存海量知识的图书馆 C、①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②变成搜罗最新倍息、网罗八面来风的集装箱 D、①留下一扇小小的窗户②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罗八面来风的集装箱

二、句子默写

  • 7. 按课文原文填空
    (1)、有约不来过夜半,。(《约客》)
    (2)、 , 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
    (3)、商女不知亡国恨,。(《泊秦淮》)
    (4)、 , 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5)、山重水复疑无路,。(《游山西村》)
    (6)、《望岳》中表现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三、课内阅读

  • 8. 阅读《爱莲说》,回答下列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蕃:        鲜: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从作者对莲花的赞美来看,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四、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回答下列小题。

    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

        ①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

        ②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相信很多小伙伴从小学选班委开始就用“正”字计数,一路画“正”直到现在。

        ③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正”字曾经是古代大数单位之一。汉代《数术记遗》中记载的大数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又因为“数有十等,若言十万曰亿,则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以此类推,“正”代表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

        ④至于真正使用“正”字一笔一画计数,则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在旧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并不采用凭戏票制度,仅由服务人员领座,由善写计数的服务人员将卖座情况写在“大水牌”上。由于时间急促,恐怕误记,同时为了稽核总数,所以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或者是领一个看客就画上一笔,画上五笔便成一个“正”字,随后再去收费。后来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用水牌计票的方法逐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

        ⑤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的江户时代,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画为一个单位。由于绝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但在所有五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画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⑥“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其组成的词和短语也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足见人们对正字的喜爱。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

        ⑦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

    (1)、  开篇介绍苏格兰公投的计票方式有何作用?
    (2)、  第②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3)、  细读第⑥段概括回答,“正”字作为计数符号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有哪些?
    (4)、投票选举中,为何经常使用“正”字计票?
  • 10. 阅读《一点一横长》,回答下列小题。

    一点一横长

        ①那年春天,因为顽皮无人管束得了,爷爷将我转校到他代课的外村小中读书。他两眼时刻盯着我,不准我到野外乱跑,说要磨磨我的棱角,每天放学后逼我写毛笔字,写不好不准吃饭。

        ②“点要沉腕之力,带出顿钩。”“横要气贯长虹,欲东先西。”

        ③我手里的毛笔随着爷爷的训导左行右回,一起一落,声音就化成了一个个黑字,笔画里溢满了他粗细有间的气息

        ④“写错了,重来!”

        ⑤而我的眼神飘向了窗外,农田上空的电线上落满了春燕,它们怎不被电死呢?“叭”的一声,爷爷的巴掌落到了桌面,墨汁溅飞到我的脸上,一不小心就成了黑脸,笔下的字,却慢慢变得规整起来。

        ⑥但是,伙伴们在水田捉泥鳅的欢叫声不断入耳,我心痒不安,一个横笔还未写完,爷爷的巴掌扫到了我的头上,声音闷闷的,我不敢抬头,眼光投到了白纸上,一点一横,渐渐凝重。

        ⑦不远处,一个老师慢慢走过来,笑着说,爷孙俩坐得这么规矩,是在下棋吗?走近了,他才看到我在练毛笔字,又对爷爷说,你也守得住啊!爷爷应道,一点一横都写不端正,以后还能有三撇四捺?

        ⑧后来,每天下午我都在写一点一横,爷爷要我练好这两笔再写其他的。我不能评说自己写得有多好,但是人安静下来了。写完字,爷爷有时让我出去玩一会。我想着那个老师说的爷孙俩下棋的话,就走到对面往屋里看。小屋里一床一桌,长桌一端靠着窗台,两人各坐一边,真有点像在对弈,静悄悄的。窗外是一片稻田,农夫笑语声声,春光照进来,房间里都是绿的,透过门框就是一幅春日耕读图。

        ⑨下一学期,爷爷不代课了,我回到了原来的学校,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疯玩,喜欢上了课外书和投稿,但那副笔墨再未开启过。

        ⑩后来闲来无事,我又想起写写毛笔字。可是爷爷不在了,无人督促,自由自在,却写不出更多觉得舒服的笔迹,便无心事去深入练习了。

        ⑪走上职场,我以写作为业,空闲又去玩碑帖,手摹不多,常是目临。有时兴起,抛开书帖,写点随性的笔画,可是几种字体、数张白纸过后,能入眼的却是那一点一横,端详一阵,一种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纸上放亮了,春晖熠熠。

        ⑫人不见了,气息长久地留了下来。我常想,爷爷要是在身边,我们还可“对弈”下去,我的三撇四捺要丰韵好多,别人看到我们,又是一幅多么传情的图景!

    (1)、  第①段中爷爷“说要磨磨我的棱角”,“我”的棱角被磨平了吗?请从文中找到依据加以说明。
    (2)、第③段中“左行右回,一起一落”指的是下列哪个笔画?(   )
    A、 B、 C、 D、
    (3)、爷爷对“我”写字有哪些具体要求?
    (4)、  文中“气息”一词出现了三次,在第③段中“气息”的意思是 , 第⑪段还指 , 第⑫段更有的感情。
    (5)、说说你对标题“一点一横长”含义的理解。
  • 11. 阅读《灯》,回答下列小题。

        ①我和新中国同龄。记忆中的灯也如我一样拔节成长。

        ②我刚刚记事时,我家窗台上放着一盏父亲自制的黑乎乎的小煤油灯。灯托好像是个矮矮的烟色旧瓶子,瓶口上盖着一个中间钻了洞的圆铁片,把一小绺棉线穿过去做灯头,点燃后能发出微弱的光。晚上,母亲常在灯下纳鞋底,缝衣服。灯光暗下来的时候,母亲就用针往上挑挑灯头,马上就会亮些,不过烟也冒得高了,我凑近灯玩时,时常会被燎到头发。第二天清早,我常看见母亲的鼻子、眼睛周围都是黑的,而靠着灯的那面墙也总是黑乎乎的。

        ③上学后,我家有了一盏泡子灯,灯有一尺多高,分灯托和灯泡两部分,上下都是玻璃的。灯托上有个带花纹的扁圆“肚子”,是装煤油的,一个穿灯头的金属灯碗拧在上边,旁边有一个能调节灯头大小如扣子一样的小轮儿,上面扣的是半尺多高带肚的烟筒状透明灯罩。这灯比原来的小煤油灯亮多了,常招来小飞虫围着它飞来飞去。有时飞到灯泡上面的小飞虫会被烫死,于是我便一边轻轻用铅笔捅下它的“尸体”,一边说着“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有了这盏灯,我家便成了“富裕户”,每天晚上都有几个同学来我家写作业。把灯放在炕桌的中间,我和同学围着它写作业,都能沾“光”。只是这盏灯要比原来的小灯费油,我三天两头得去街里的商店打煤油。为省钱,不做活儿或不写作业时,母亲就尽量把灯头拧小。那时候我们都盼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那一天早点到来。

        ④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们小镇通上了电,我家安上了电灯。记得电灯亮起来的那晚,我们一家人坐在炕头上激动得半宿没睡。爸爸把里外屋相隔的窗户纸撕下来,换上了两块玻璃,把电灯吊挂在里屋玻璃窗上,十五瓦的灯泡能把里外屋都照亮。妈妈说:“这辈子没白活,赶上有电灯了!”爸爸说:“有了它,我晚上都能做木工活!”我更是高兴地上窜下跳,喊着:“我趴在被窝里都能看书喽!”上中学以后,我们教室里安上了“电灯棍儿”,一个教室里就有十多根,晚上亮得如白天一样。上晚自习时,再也不用几个人围着一盏提灯写作业了。

        ⑤后来,家里家外都成了灯的世界,电灯不仅成了我们生活的必需,而且生活也因为它变得光灿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各式各样的灯开始在我家“落户”。有台灯、壁灯、吸顶灯;红外线灯、节能灯、热能灯等。我在台灯下看书写作;在温柔的壁灯下看电视;在“灯霸”下洗浴……灯,照亮了屋子,照亮了生活,也带我进入了奇妙无比的世界。

        ⑥夜晚,走在大街上,不同式样、不同光亮的路灯、彩色广告灯、门脸装饰灯和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汇成灯的海洋。漫步在运河边,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倒映在河水中,格外好看。经过寒冬的人才知春天的温暖,经历黑暗的人才更感光亮的可贵。望着今天这绚丽的灯的世界,想着父辈经历的没有电灯的年代,我幸福着,陶醉着,骄傲着……

    (1)、“我”记忆中的灯有哪些?
    (2)、  本文写记忆中的灯详略得当,详写了哪些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  第④段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4)、第⑥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五、命题作文

  • 12.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命题作文

        虚度光阴不是生活的姿态,惜时好学才是;驻足等待不是生活的姿态,昂扬前进才是;消极逃避不是生活的姿态,勇于担当才是……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生活的姿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二)半命题作文

        成长的路上,我们经历过很多,必定收藏了很多;如果把美好定格在心中,那便是一生的快乐;如果把快乐定格在心中,那便是一生的美满;如果美满定格在心中,那便是一生的感动……

    请以“把                              定格在心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后抄写在作文纸的第一行②叙事具体,感情真挚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