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9-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所给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一字多义是汉字的突出特点。例如“适可而止”的“适”表示“恰好”的意思,“________”的“适”表示“去,往”的意思。再如“化险为夷”的“夷”表示“平坦;平安”的意思,“________”的“夷”表示“平常”的意思。又如“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爽”表示“舒服;畅快”的意思,“________”的“爽”表示“差错”的意思。因此学习汉语必须关注一词多义的现象。
A、无所适从 鄙夷不屑 爽然若失 B、削足适履 鄙夷不屑 屡试不爽 C、无所适从 匪夷所思 屡试不爽 D、削足适履 匪夷所思 爽然若失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情景的感受力是指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阅读体验才丰富。这种情景的感受力,属于初步的美学范畴。
①读到描写的精彩内容时
②能想到江南的小桥流水美如画
③能依据文本描述的场景
④要有自己的理解联想和想象
⑤例如看到北国风光的描写
⑥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A、④⑥①②⑤③ B、③⑥①④⑤② C、④①⑤②③⑥ D、③⑥⑤②①④3. 与诗句“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描绘的所在地景致不同的一联诗是(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D、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4. 下列是我市青果路街区的广告语,与它们的经营场所不对应的是( )A、朵朵时光,真情芬芳——朵夏美发 B、驻足一刻,玩足千年——博印古玩 C、火边世界,炉上乾坤——食尚餐厅 D、今夜无眠,相约明珠——明珠歌城二、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陆贾者,楚人也。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及高祖时,尉佗①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髻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进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在真定②。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赐陆生橐中装直千金。陆生卒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高帝不怿 , 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号其书曰“新语”。
吕太后时,王诸吕,诸吕擅权,欲劫少主,危刘氏。右丞相陈平患之,力不能争,恐祸及己,常燕居深念。陆生往请,直入坐,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务附;士务附,天下虽有变,大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臣常欲谓太尉绛侯③ , 绛侯与我戏,易吾言。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为陈平画吕氏数事。陈平用其计,则吕氏谋益衰。陆生以此名声藉甚。
孝文帝即位,欲使人之南越。陈丞相等乃言陆生为太中大夫,往使尉佗,令尉佗去黄屋称制,令比诸侯,皆如意旨。
(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注】①尉佗,又名尉他。②真定,即今河北正定。③太尉峰侯,即周勃,封降侯,后因功升为太尉。
(1)、对下列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尉佗椎髻箕踞见陆生 箕:像簸箕一样伸开两腿 B、高帝不怿 , 有惭色 怿:高兴 C、常燕居深念 燕居:坐立不安 D、令比诸侯 比:与……同等(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尉佗平定南越,在陆贾初次出使时,赐陆贾价值千金财物,因而成功受封为南越王。 B、文章记述刘邦骂陆贾用语粗俗,但又能接受陆贾的批评,这体现作者务实的写作态度。 C、陆贾认为国家危难时,将军作用重要,他曾游说陈平与太尉周勃联手,应对诸吕阴谋。 D、陆贾第二次出使南越,让南越王尉佗去除僭越之仪,最终使他服从汉朝的管治、约束。(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②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③将相和调则士务附;士务附天下虽有变,大权不分。
(4)、简要概括陆贾是如何成功游说尉佗的。三、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赠蜀府将
温庭筠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注】公元82年(大和三年)南诏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概括第一首诗诗人“倍惆怅”的原因。(2)、温诗“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词“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句子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2)、 ,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3)、 ,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4)、闻道有先后,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5)、贬谪江州的白乐天碰到了转徙于江湖间的琵琶女,推心的交谈,相同的遭遇,让他生出了“ , ”的感慨。(6)、在自然面前人的生命短暂个体在天地间渺小到微不足道,只是沧海一粟,“沧海一粟”这个成语就源于苏东坡的《赤壁赋》中两句话:“ , 。”
五、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士兵之家①
海明威
克莱勃斯在堪萨斯州一所卫理会学院(教会学院)读书时上了前线。有一张照片照的就是他和团骑的弟兄们,大家都戴着一模一样的高领。他在1917年入伍参加了海军陆战队,直到1919年夏天第二师从莱茵河撤回来才回到美国。
有一张照片是他和另一名军士同两个德国姑娘在莱茵河畔照的。克莱勃斯和那个军士穿的军服都绷在身上显得太紧。德国姑娘长得也不漂亮。莱茵河在照片上根本就看不出来。
克莱勃斯回到俄克拉何马家乡小镇的时候,向凯旋英雄致敬的热潮已经过去了。他回得实在太晚,他的家乡对于有关战争暴行的故事听到得太多了,真实的情况反而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克莱勃斯发现,要人家肯听,他就得撒谎,因为撒了谎,战争中他亲身经历过的每一件事,现在都使他感到厌烦。他明白自己一直处于病态的十分恐惧的心情中。这样,他就丧失了一切。
这时正当晚夏,他每天起得很晚,起床后步行到市区去图书馆借一本书,回家吃中饭,在前廊看书直到他感到腻烦为止,然后步行穿过市区,到阴凉的弹子房去,消磨一天中最热的几小时。他喜欢打弹子。
晚上,他练练单簧管,去市区散散步,看看书,然后上床睡觉。他在他的两个妹妹心目中仍然是个英雄。他妈妈甚至会把早饭端到床上给他吃,要是他想这样的话。他在床上时妈妈常到他房里来,要他把打仗的情况讲给她听。不过她的注意力总不集中。他父亲则什么意见都不表示。
镇上什么都没有变,只是姑娘们都长大了。不过她们生活的天地挺复杂,既有已经确定的各种联合,又存在着变化不定的敌意,这使克莱勃斯觉得他缺乏精力和勇气闯进她们的天地里去。不过他喜欢看她们。漂亮的姑娘真不少。大多数都剪短头发。他离开家的时候,只有小姑娘或者赶时髦的姑娘才留那样的短发。她们都穿着毛衣和荷兰式圆领衬衫。这是种流行式样。他喜欢站在前廊看着她们在街对面走过。他喜欢看她们在树荫下走路的身影。他喜欢她们露在毛衣外的荷兰式圆领。他喜欢她们穿的丝袜和平底皮鞋。他喜欢她们蓬松的短发和她们走路的样子。
他其实并不需要这些姑娘本身。她们太复杂了。他所要的是另外一种什么东西。他模模糊糊地觉得需要个女朋友,不过他又不想为了交女朋友而多费精神。他不想承担后果。他再不想承担什么后果了。他只希望毫无干系地生活着。再说,他也并不真需要女朋友。他喜欢街对面走过的姑娘们。不过她们生活的天地和他的天地不一样。要是找上她们中间一个倒不错。不过不值得费那么大劲。他回家大约一个月之后,有一天早晨,妈妈走进他房间坐在他床上。她说“我有话要跟你说。”
“上帝给每个人都安排了工作,”妈妈说。“在他的王国里不会有闲人的。”
“我不在他的王国里,”克莱勃斯说。
“我们大家都在他的王国里。”
克莱勃斯像平常那样,感到有点尴尬而生气。
“你爸爸也在担心,”妈妈继续往下说。“他认为你已经丧失了雄心大志,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查莱·西蒙斯年纪跟你一般大,有一份好工作而且就要结婚了。小伙子们一个个都安顿下来了,大家都决心要干出点名堂来;你可以看得出,像查莱·西蒙斯那样的小伙子总有一天会成为我们镇上的光荣。”
“就这些?”克莱勃斯说。
“是的。你难道不爱你妈妈吗,亲爱的孩子?”
“不,”克莱勃斯说。
妈妈隔着桌子看着他。她眼睛里闪着泪花,开始哭了起来。
“我什么人也不爱,”克莱勃斯说
“你愿意和我一起跪下来祈祷吗,哈罗德?”妈妈问。
“我不会,”克莱勃斯说。
“试试吧,哈罗德。”
“我不会。”
“你要我替你祈祷吗?”
“好的。”
这么说有什么好处呢。他没法告诉她,也没让她明白。讲了这样的话只是做了桩蠢事。他为妈妈感到难过,她使他撒了谎。他要去堪萨斯城找个工作,而她也就会安心了。也许在他走之前还得再经历一场哭笑。他不想上他爸爸的办事处去。这件事他不想践约。他愿意生活过得顺顺利利。以前生活过得就是这样。唉,现在这样的生活完结了。不过他还要到学校的操场去,去看看妹妹海伦玩室内垒球赛。
【注】①“士兵之家”原为本世纪初在美国某些小城镇上存在的优抚性机构,供参加过内战甚或美西战争而又孤鳏无依的退伍及残废老兵居住。这些老兵平日默默无闻,遇到重大节日则穿上旧日军服,佩戴全副勋章,以示荣耀。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张照片的变化,揭示战争对人的影响摧残了人本有的天真、热情以及道德观念和理想。 B、小镇上的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构成故事发生的社会图景,这是导致克莱勃斯性格扭曲的主要原因。 C、克莱勃斯生活在矛盾之中,内心偶尔流露出本真的想法但闲散的他又不由自主地否定了自己。 D、小说语言朴实,多用短句,心理描写突出,很好地再现人物对话场景有利于塑造主人公的形象(2)、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主人公克莱勃斯的精神状态。(3)、请探究小说后半部分母子对话的意蕴。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读《项羽本纪》,都会注意到对城下决战的精彩写述,楚霸王英雄生涯最后一幕的重要情节,让人印象至深。“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在太史公笔下,和项羽“力拔山兮”悲歌知名度大致相当的,还有刘邦的《大风歌》。“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有一样人未必识道理,然事事敢做,是他气大。”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便是这样的“气”,须是有盖世之气方得。高祖“泣数行下”与“项王泣数行下”的表情记录,完全相同,一字不差。项羽歌“力拔山兮”,刘邦歌“大风起兮”,虽一胜一负,一败一成,一枯一荣,但各自均“气大敢做”的两位英雄,在彼此不同的故事情境中,却有相近的表现。一个失败的英雄,面对悲剧结局,自为壮歌,“泣数行下”。一个成功的英雄,面对“神光一万八千里”,“西南扫地迎天子”的胜利庆典,同样在“自为歌诗”,“令儿皆和习之”之后,“泣数行下”。
在刘项故事两处各见“泣数行下”四字的背后,太史公有什么深意吗?对于项羽与刘邦之歌哭,太史公笔法近似的描写,是否意味着有意在二者之间的情感天平上维持了一种特殊的等衡,以此提升项羽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感召力呢?有关项羽言行的记述,吴见思说:“项羽力拔山气盖世,何等英雄,何等力量,太史公亦以全神付之,成此英雄力量之文”,而郭嵩焘特别指出,“垓下”史事的记述,“自是史公《项羽本纪》中聚精会神极得意文字”,太史公对项羽事迹的回顾,固然倾注了自己深切的同情,然而基本史实的记录,应当坚持了严肃史家的清醒。就刘邦“酒酣”唱“大风”故事的描写,李晚芳有评价“沛中留饮,处处画出豁达大度”。“泣数行下”是否可以理解为“豁达”的表现,我认为还需要细心体味。而有的学者对刘邦这样的分析或许与太史公的意思有所接近,即功成就后生发的空虚失落使他处于深层的精神痛苦中,寂寞与孤独,说不定也是让帝王垂泪的因由。
顾颉刚认为《史记》除了“生龙活虎绘声绘色”,表现出“文学造诣之高”而外,“其史学见解之深辟又可知”。从刘项自为歌诗又“泣数行下”的记述形式中,或许可以体会太史公“史学见解之深辟”。
(摘编自王子今《太史公笔下刘项的心思和表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对“力拔山兮”“大风起兮”情节都进行了精彩的描述。 B、在作者看来刘邦和项羽虽然结局不同,但都是气大敢为的英雄。 C、对垓下史事的记述体现出司马迁作为严肃史家的坚守与清醒。 D、刘邦在成功后的“泣数行下”是因为功名成就后的寂寞与孤独。(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郭嵩焘的论述,证明《史记》创作体现文学功能,但坚守了史实精神。 B、李晚芳“豁达”典出《高祖本纪》中“意豁如”,作者认同他重史实的判断。 C、顾颉刚的话“生龙活虎绘声绘色”肯定了《史记》在史学见解上的成就。 D、从全篇看,作者对项羽刘邦表情及背后内容分析,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3)、作者认为“泣数行下”背后的“深意”有哪些?请简要概括。10.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
近日,一篇《过度教育,正在毁掉中国家庭的幸福》的文章引起很多人的思考,文章描述了当今很多家庭的现状。很多家庭不是有虎妈就是有狼爸。当孩子开始读书,他的学习状态、他的成绩就是全家人的晴雨表。香港记者屈颖妍是一家杂志的副总编,她感叹管好三个孩子,比做好一本杂志难100倍,更重要的是个人幸福感的缺失。她的一个朋友,在大多数人眼里已经非常优秀,但孩子读初中,成绩不好,她整天像祥林嫂一样,后悔当初没全职在家带孩子,她说如今得到的所有荣誉,都抵消不了孩子学习不好这一个“污点”。
材料二:
材料三: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研究所数据显示,39.49%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业负担重。中小学生平均每周要花费5.4小时进行课外补习,时间最长的省份超过每周7小时。根据调查,在全国,仅有38%的学生没有报辅导班,有62%的学生报了辅导班,其中六成以上的小学生均报名参加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类辅导班。在所有调查省份中,北京、上海的学生参培率更高,有七成以上;而广东省、山东省相对较少,但同样有接近六成的学生接受课外辅导。根据调查,小学生中每天可睡到自然醒的比例仅为23.9%,每天由闹钟或是他人叫醒的比例高达76.01%。其中有29.26%的学生睡眠不足8小时就被闹钟或是他人叫醒。
材料四:
一般的认识里,只有学习成绩差的,跟不上班级正常教学进度的学生才上补习班或者请家教,可现在不论成绩好赖,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客观上带来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有一个有趣的心理学现象叫“剧场效应”,观众席上前面的人站起来了,也会带动后面的人纷纷站起来。同样,在教育方面,前面的孩子抢跑了,也必然会带动后面的一部分人急着想要追上,从而形成了一个当下的教育生态系统,全民补课,全民焦虑。这种大环境下,作为家长,只有两个选择,或者与大环境共舞,或者甩开大环境,尊重自己的教育理念。在两者之间骑墙家长最痛苦,孩子最遭罪。现实中,太多家长在骑墙,既不想让孩子成为功课的奴隶,又见不得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以上材料均来自网络)
(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孩子成绩的好坏成了众多家长的心理负担,甚至有家长认为孩子的成绩影响了自己人生的输赢。 B、根据材料二,家长的压力和教育机构的推波助澜是学校因素之外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C、超过六成的小学生参加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类辅导班,其中北京、上海学生的参培率更高。 D、给孩子补课,增加孩子负担,家长并不是心甘情愿这是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冲突。(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幸福感的缺失,让家长更希望孩子有优秀的成绩,所以出现了不少“虎妈”“狼爸”。 B、如果学校教育能够做到轻负担、高质量,对解决家庭和社会的过度教育问题会有帮助。 C、学生花大量时间用于写作业和补课上,学业负担过重,这需要有更多的睡眠来调节。 D、“剧场效应”之下,补课抢跑的孩子成绩可能会有所提高,这样家长就不会再焦虑。(3)、根据材料分析“过度教育”的危害。六、命题作文
-
11. 请以“坐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