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孔乙己》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6-01-1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          )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________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         孔乙己到店,         可以笑几声,________  至今还记得。


    A、就   如果   就   那么 B、便   只要   就   因此 C、也    只有    才    所以 D、就    只要    才    因此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孔乙己》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 B、《风筝》、《孔乙己》都是鲁迅先生的小说。 C、人物、事情的经过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D、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 3.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hēng) 水(chàn) 唐(tú) B、出(yǎo) 擦(shì)   酒(zhàn) C、笑(hǒng) 包(pú)  笔(yàn) D、(xiè)  阔(chuò) 门(kǎi)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孔乙己》,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B、《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封建教育的战斗檄文和强烈的呐喊。 C、孔乙己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让我们分明地看到这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悲苦人生道路上留下的一串长长的足迹。 D、读完《孔乙己》,一位被封建科举制度深深毒害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与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眼前。
  • 5. 下列句子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只有穿长衫的,才       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A、 B、 C、 D、
  • 6. 下列句子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      出九文大钱。

    A、 B、 C、 D、
  • 7.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   住。

    A、 B、 C、 D、
  • 8.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是(   )

    步  ②唐   ③酒   ④阔

    A、①dù    ②tuí   ③zhàn   ④chuò B、①duó   ②tuí   ③zhàn   ④chuò C、①duó   ②túi  ③zhàn   ④chuò D、①duó   ②tuí   ③zhàn   ④chù
  • 9. 下面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 B、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 C、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地说道,“不能写罢?……” D、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息的样子。
  • 10. “中秋过后”一段记叙的主要事件是( )
    A、孔乙己被打折了腿。 B、丁举人有钱有势。 C、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 D、众人耻笑孔乙己。
  • 1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香豆(huí) 阔(chuò) 酒(zhàn) B、去(shì)  水(chàn) 咸(hēng) C、笑(hǒng) 包(pú) 笔(yàn) D、腿(shé) 水(yǎo) 不(xiè)
  •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夕,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用孔乙己的悲剧讨伐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 B、小说以酒店小伙计的见闻为线索,撷取孔乙己人生中的几个典型片段构成情节,布局精巧。 C、小说中用阵阵笑声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对比,揭露了社会的病态,批判了群众的麻木。 D、本文中既有社会环境描写,也有自然环境描写。
  • 13.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chuò)笑(hōng) 子(dí)  水(chàn) B、惜(wǎn) 打腿(zhé) (zhàn)  服(biàn) C、样(mó)  门(kǎn)  出(zhàn) 头(jiàn) D、(hè)  台(yàn)  棉(ǎo)   菜(hūn)
  • 14. 判断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项是(  )
    A、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屑,认为值得。 B、颓唐: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C、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D、阔绰:宽裕。

二、填空题

  • 15. 《孔乙己》作者 , 原名 ,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孔乙己》一文是鲁迅继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

  • 16.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比一天凉。”这里的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 17. 读《孔乙己》,店里喝酒的人和掌柜对孔乙己的态度是 , 这表现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

  • 18. 读《孔乙己》,填空

    孔乙己喝完酒,“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这个动作细节,写出了孔乙己                  的命运和的性格。

  • 19. 读《孔乙己》,孔乙己被打断腿的直接原因是 , 根本原因是

三、阅读理解

  • 20.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几粒苗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倒和窘迫,留在我记忆里的是他那似乎永远也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我们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恰守“清高”的心态。这,不得不让我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

        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虽不见了孔乙己的长衫,但类似的人却远没绝迹。虽说一些人不再身着那灰布长衫,但在他们名牌服饰的里面还固执地罩着那件脱不下的无形的“长衫”。

        ③很显然,这“长衫”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它禁锢了思维方式的变化,妨碍了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视野不能开阔,目光流于短浅。在现实生活中,何曾不见这“长衫”一如影子似地制约和束缚着我们?我们这个时代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在一些人眼里,这只是一句书面的口号,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剂”。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处处为自己考虑,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当作装点门面的饰物。

        ④毕竟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迅即脱下那陈旧的“长衫”,做一个健步如飞的先行者,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遗憾的是。那些”长衫者”对瞬息万变一日千里前形势无动于在,依旧我行我素。沉浸于往日的陈规陋习之中,甚至连承认那件长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只要我们认真搜寻和思索一下周围的人和事,就不难发现,这该死的“长衫”还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我们到底是以此为荣,还是以此为辱?    

         ⑤孔乙己的时代早已消失。往昔渐去渐远,思想常虑常新。只要触及到关于思想关于观念的问题,我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长衫。这互不关联的东西所引发的思考,一直萦系于心。可以断言,彻底脱下“长衫”之日,便是时代进步之时。

    (1)、从全文看,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人身穿的“长衫”指的是什么?                                              

    (2)、作者对穿着长衫的孔乙己的态度是复杂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而对当今社会上的“长衫者”,作者的态度又是什么?(依据第④段内容归纳出两个词回答。)

  • 21.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同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 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他身材很高大……也没有洗”肖像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 22.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串墨点

         生产资料公司吴经理正在家写他的回忆文章。 

       “1945年3月的一天,我们驻在魏民村,我在一个老乡家里起草与鬼子的作战计划。突然,钢笔不漏水了,我很急,一甩钢笔,墙上留下一串墨点。我继续起草计划。” 

       “警卫员来报:‘鬼子离村子还有2里远。’”“‘全体集合,迅速转移。’我说完,马上收拾文件和纸张。队伍迅速撤离了村子。我忽然想到鬼子是很狡猾的,那一串墨点可能会给村民带来灭顶之灾……” 

    刚写到这里,响起低低的敲门声。他急忙去开门,门口站了个土里土气的魏民村委主任,经理的脸上立时阴云密布。 

       “吴经理,我们的化肥按计划不够。”村委主任看着经理的脸色,敬上一支烟,点上,瑟缩进沙发的一个角里。 

    经理吐出一口浓烟,那烟缭缭绕绕围着回忆录旋转。 

       “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嘛,化肥就这些,紧张呀!”吴经理皱皱眉头。 打发出村委主任,吴经理继续写自己的回忆录: “……我单独来到那个老乡家。      “老乡问:‘政委你不是出去了吗?鬼子已把村子包围了。’” “我什么也没有说,径直走到桌旁,拿出匕首,刮去那一串墨点。” “老乡站在我的身后,眼睛流出了眼泪:‘队伍真好!’……” 

         又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三响。“怎么又回来了。”吴经理嘟噜着,慢慢开了门,眼前顿时一亮:“小王呀!快,快进来!抽,抽支孬烟!”吴经理抽出一支“良友”。 

        小王一手夹着烟,一手平放在沙发的后背上,跷着二郎腿,吞烟吐雾,好不潇洒自在:“大经理,那事办得怎样啦?回扣这个数。”平放在沙发上的手抬了抬。 

       “我这就写条子。”吴经理习惯地写道:请给化肥……突然,钢笔不漏水了,来不及吸,只好把笔一甩,一串墨点正印在“队伍真好!”下面,像是加了一串着重号。吴经理看着这些墨点,内心深处响起了—声声呼唤:“队伍真好!……”手竟不觉颤抖起来了……    (《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16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瑟缩:

    (2)、面对村委主任和小王,吴经理的前后态度有什么不同?揭示了怎样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