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高二选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战争的扩大与转折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6-01-0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1940年8月,美国政府决定对日本实行冻结财产和禁运钢铁、石油等措施,其直接原因是( )A、日本与德、意结成三国轴心 B、日军趁机开始向东南亚扩张 C、法国宣布向德国法西斯投降 D、日军对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2.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下列战场最早出现转折的是( )A、苏德战场 B、北非战场 C、太平洋战场 D、中国战场3. 右图为二战时期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示意图。图中序号所示地区发生的事件,标志第二次
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世界规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4.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
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抗战开始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5. 下图是某一时期的欧洲地图(局部)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1916—1917年 B、1940—1941年 C、1942—1943年 D、1946—1947年6.图14是反映二战时某著名战役的电影海报。以下关于该战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是出现于欧洲的一次著名空战 B、德国实施了名为“海狮”的作战计划 C、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D、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的破产7. 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这反映出丘吉尔( )A、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 B、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C、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希特勒感到很欣喜“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此处“某重大事件”应该是( )A、苏德战争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订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9. 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 )A、都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 B、都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C、直接决定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命运 D、都是法西斯军队实施的突然袭击10. 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随后不久,美国( )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B、通过了《租借法》 C、与英国共同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1. 1941年3月11日,美国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租借法案。根据法案规定,总统可以向“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任何国家出售、转让、交换、租借或以其他方法处理……任何国防物资”。该法案的实施( )A、使美国总统突破了宪法赋予的权力 B、扩大了美国对受援国的影响 C、推动了美国战后资本的扩张 D、表明美国终止了中立立场12.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二十六国共同宣言发表后……已成为反侵略之中心,于是我国遂列为四强之一;国家之声誉及地位,实为有史以来空前未有之提高,甚恐受虚名之害,能不戒惧乎哉。”文中省略的是( )A、苏、美、英、法 B、中、美、英、法 C、中、美、英、苏 D、英、美、苏、意13. 《全球通史》记载:“到9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但也正是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正当士兵们在地下室,在屋顶上,在下水道里短兵相接时,两支苏联军队……以巨大的钳形包围了德军。”“这座城市”是( )A、莫斯科 B、库尔斯克 C、斯大林格勒 D、雅尔塔14. 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A、莫斯科保卫战 B、阿拉曼战役 C、库尔斯克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15. 中央电视台播出纪实片《转折之战》,回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其中扭转三大战场形势的是( )①不列颠空战 ②列宁格勒保卫战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 ④阿拉曼战役 ⑤中途岛海战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16.下图漫画《葬礼》描绘的是博克、古德里安、伦德施泰特等战败的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狼狈溃退的场景。该漫画最早出现于( )
A、苏德战争爆发后 B、莫斯科保卫战后 C、库尔斯克战役后 D、斯大林格勒战役后17.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法对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了“不干涉”政策;1938年9月,英法同德意共同签订《慕尼黑协定》,宰割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国宣战,但出现“奇怪战争”;1942年初,中、英、美、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对上述历史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英法自始至终推行绥靖政策
②英、法、德、意曾一度结成法西斯同盟压迫弱国
③英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
④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绥靖政策的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8. 《探索·发现》之“战争警报”中叙述道:“苏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部署变革正在进行,大量兵力和兵器要在短时间内进行一万公里以上的超长距离跨洲调动。”这次行动的意义是( )A、推翻拿破仑帝国 B、苏俄退出战争,实现和平 C、导致苏德战场的转折 D、促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19. 山本五十六曾说:“凭日本的工业,根本不能与美国为敌,同其抗衡。如果(日美)非打不可,在开始的当年或一年中可以奋战一番,并有信心争取打胜。但战争如果持续下去,以致拖到二年三年,那就毫无把握了。”结果,不到一年他的预言就应验了。下列战役中最早应验他的预言的是( )A、突袭珍珠港 B、中途岛战役 C、武汉会战 D、菲律宾战役20. 朱可夫元帅回忆:“蒙哥马利……跟我谈起了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情况,在他的概念里,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同样的意义”是指( )A、都是本地区战场上最大规模的战役 B、都是美苏盟军对德国法西斯的胜利 C、都是地区战场上的重要转折性战役 D、都是蒙哥马利指挥取胜的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及众议院集会于国会,联合决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军备,由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港口以备转运任一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之港口,均为非法。
——《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33~1939)》
材料二 如果英国倒下去,轴心国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各大洲以及各大洋——他们也就处于可以使用巨大海陆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地位。到那时候,整个美洲,我们所有的人就将生活在枪口的威胁下……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我们已经向英国人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援助,将来还将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援。
——《罗斯福选集》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实行怎样的政策?概括指出这一政策的主要影响。(2)、材料二说明美国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简要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的问题,谈谈美国对外政策调整所产生的重大影响。2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图为1941年流传于美国的海报《美国,睁开你的眼》,画面中只有一个人的头部特写,他的眼睛被蒙住了,上面写着“一切照旧”,而画面背景中象征着法西斯的乌云已笼罩在了他的头上。
材料二 1942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兵役法修正法案》,废止了其中关于禁止派兵赴西半球以外的规定。截止到战争结束,陆军人数由战前的500万扩展到1000万人;海军由不足50万人扩展到460万人,拥有的各类舰只由几千艘增加到91000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陆军航空队服役人数由30万扩展到230万,作战飞机由1500架增加到70000架。
——《轮椅总统罗斯福》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海报发表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征兵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影响。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及众议院集会于国会,联合决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中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以后,凡以军械、军火或军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港口以备转运至任一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
——《两院联席决议案》(节录)(1935年8月31日)
材料二 1941年1月,罗斯福在向国会作的年度咨文中提出美国的三大政策:(一) 全面加强国防;(二)全面支援抵抗侵略而使战争保持在本半球之外的各地一切坚定的民族;(三)美国不能默许一个由侵略者颐指气使和绥靖主义者发起的和平,持久的和平是不能以别人的自由为代价买来的。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两院联席决议案出台的历史背景。(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政府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原因。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40年春,法国和荷兰的陷落,使法属印度支那和荷属东印度群岛成为孤立无援的殖民地。英国的地位被严重削弱,只好屈从日本的要求,关闭了中国同海外联系的最后通道——滇缅公路。从来不赞成陆军在大陆冒险的日本帝国海军如今也看准了一个向东印度群岛扩张的机会,以夺取石油、锡、橡胶和奎宁。日军侵略者早已沿着中国的海岸向南推进。1939年初,日军就占领了海南岛。法国失陷后不久,维希政府控制的印度支那当局就同意日本占领法属印度支那的北部。1940年9月,日本和轴心国结成同盟,显而易见,这是警告美国不要干涉欧洲和亚洲的事务。
在美国看来,日军进驻印度支那是个严重问题。1941年7月,当日本宣布维希政府已经同意整个印度支那为其“共同保护领地”时,美国、英国和流亡的荷兰政府予以反对,它们冻结了日本的资产,还禁止从美国、波斯湾和东印度群岛向日本提供石油。
这一步骤加速了最后的危机,日本必须作出抉择:要么获得石油,要么看着它的军事机器停转。10月,近卫内阁总辞职,代之而起的是以东条英机为首相的军事政权。11月,日本特使到达华盛顿,协助野村大使进行恢复石油输出的谈判。这些谈判的破裂直接导致了珍珠港事件。
——【美】E·B·波特《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
材料二 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武装部队已遭到外敌造成的美国历史上最屈辱的失败,也不知道那种迫使日本人从事自杀战争的危急情况。美国人民只以为他们受到背信弃义的袭击。愤怒之中,他们忘掉一切党派之争,而辩论起如何长期分裂他们的外交政策来,并决心坚定不移地打赢这场日本人发动的战争。疑虑之苦过去了,现在的问题是全心全意参加战斗。
——【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25. 阅读下列材料:蒙哥马利……跟我谈起了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情况。在他的概念里,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虽然我丝毫不想贬低英军的功绩,然而我仍不得不给他说明:阿拉曼战役只是一个集团军规模的战役,而参加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却有好几个方面军。他们进行的是具有巨大战略意义的战役,其结果是在伏尔加河、顿河地域,并随后在北高加索地域消灭了人数众多的德军及其盟军的集团。如同大家所知道的那样,这一战役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的开端……
——《朱可夫元帅回忆录》下册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战争优势转化的表现及原因。
(2)、依据材料,如何理解“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