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到第2章结束)
试卷更新日期:2019-08-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共 16 题,共 48 分)
-
1. 下列四幅图,能说明烧碱用途的是( )A、金属切割及焊接 B、建筑材料 C、制肥皂 D、人工降雨2. 如图为喷墨打印机工作原理示意图。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从喷嘴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变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印墨水偏酸性 B、打印墨水显中性 C、打印纸偏酸性 D、打印纸偏碱性3. 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 ( )A、Ag+和CO32– B、Ag+ C、SO42– D、Ag+或SO42–4. 我国的锡储量占世界第一位。古代记载的炼锡方法的化学方程式为:SnO2 + 2C=Sn + 2CO↑。此反应说明碳具有( )A、稳定性 B、可燃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5. 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 B、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效 C、CO (NH2)2 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D、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6.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氧气、干冰、液态空气 B、冰川水、石灰水、生理盐水 C、钢、蒸馏水、硫酸铜晶体 D、水银、冰、冰水混合物7. “厨房化学”可理解为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进行化学实验,从而对化学进行学习和探讨活动。下列实验不能在“厨房化学”中完成的是( )A、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B、蛋壳能否溶于酸 C、鉴别食盐和纯碱 D、检验自来水是否含氯离子8. 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根据图线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A、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溶液的 pH9.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其它试剂就能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A、Ba(NO3)2、NaOH、H2SO4、KCl B、AgNO3、KCl、HNO3、MgCl2 C、Ba(NO3)2、NaCl、CuSO4、NaOH D、CuSO4、NaCl、NaNO3、BaCl210. 某校科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环保”主题实践活动中,对小河旁甲、乙两座化工厂的废水排放问题进行调查时发现: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 H+、Cu2+、K+、NO3-、OH- , 且两厂污水中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质可做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
A、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B、Cu2+和 K+来自同一工厂 C、K+和OH‑来自同一工厂 D、H+ 和 K+ 来自同一工厂11. 小明同学在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
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pH 试纸
如果 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C.
硝酸银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
紫色石蕊试剂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A、A B、B C、C D、D12.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步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3.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 Ag、Zn、Cu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4 种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B、 C、 D、14. 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一元币为钢芯镀镍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导热性 C、金属的耐腐蚀性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15.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生成的水倒流,也有利于将试管内的空气完全排出 B、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再通入气体,以防止发生爆炸 D、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16. 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二、填空题(共 7 题,共 32 分)
-
17. 铝制品比铁制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表面能生成一层 , 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钢铁是常用的金属材料,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2O3)炼铁的主要化学方程式:。18.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知识。(1)、下列哪些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①木炭 ②白酒 ③头发 ④醋酸 ⑤小苏打 ⑥蛋清 ⑦生石灰
(2)、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由于胃酸过多而引起的胃痛,可服用含有 Mg(OH)2 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9.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金属制品,利用其导热性的是(填序号),A 图中用到的合成材料是。(2)、铁制水龙头易生锈,写一条能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20. 往一定量的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某碱(或酸)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 溶液的pH 随滴加的某溶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有同学根据右下图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 A 和 B 中的哪一个装置的操作?该同学判断的依据是。(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的实验现象是。21. 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 A、B、C、D、E,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钡、稀硫酸中的一种,某同学不用其它试剂,用如下实验加以鉴别。第一步:通过观察发现E 溶液呈蓝色,其它溶液均为无色;
第二步:取少量 A、B、C、D 溶液,分别滴加 E 溶液,现象为:A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B 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C 和D 溶液均无明显现象;
第三步:取第二步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滴加C 溶液后沉淀消失。则:
(1)、A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2)、写出B 和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 两个烧杯中有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逐渐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A、B 代表金属,a、b、c 是曲线上的三个点,则:(1)、分析可知:A 金属是;在点时两烧杯中金属都有剩余;(2)、写出b 点时 B 金属所在烧杯里的溶液溶质是(填化学式);23. 观察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回答如下问题:(1)、该实验说明氢气具有性。(2)、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氧化铜先变成了亮红色,后又变成了黑色,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三、实验探究题(共 5 题,共 35 分)
-
24. 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向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粒中分别加入盐酸。你认为他的实验能否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填“能”或“不能”)。(2)、小芳将去膜和未去膜的铝片分别放入盐酸中,发现有“灰黑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
【提出问题】铝与盐酸反应出现的灰黑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
【查阅文献】铝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AlCl3 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提出合理假设】假设 a: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 假设 b: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 AlCl3;
假设 c: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难溶于酸的物质。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加入适量稀盐酸
有微量气泡,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②
加入适量蒸馏水
固体部分溶解
③
加入适量无水乙醇
固体部分溶解
(3)、【设计并完成实验】取灰黑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得出结论】该灰黑色沉淀的成分是。
25. 细心的小柯同学在观察老师演示的“氧化铜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所产生的 CuCl2 溶液为绿色,含铜离子的盐溶液一般呈蓝色,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对此进行了科学探究:猜想一:生成物中除铜离子外可能还有亚铁离子猜想二:可能与铜离子浓度偏大有关
猜想三:可能是由于温度不同所造成的
(1)、小柯向取反应后的少量溶液中加入足量金属锌片,若观察到 , 则可证明猜想一是错误的。(2)、小柯在不改变所得溶液构成微粒的前提下,向实验结束后的试管中适量加入某种物质,发现溶液呈现蓝色,猜想二正确。则加入的物质应一定可行的是( )(填字母)。A、酒精 B、水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铜粉末(3)、请设计简要的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三是否正确。26. 了解到钠与水会生成 NaOH 和 H2 并放出大量热。爱思考的小明和老师交流: 钠既能和水反应又能和酸反应,那么当它和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时,反应速度应该差不多。老师带小明到实验室,他们取来等质量且形状一样的钠 8 块,分别放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和水中,实验结果如下表: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0
0.18
0.36
1.8
3.6
5.5
11
22
反应时间(s)
20
18
13
11
21
37
65
114
(1)、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这个结果让小明很疑惑,尤其是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达到 22%时反应速度明显减慢且出现了少量白色固体。这个白色固体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老师告诉小明,钙比钠活泼,与水反应却不如钠剧烈,钙与稀硫酸的反应更慢,Ca(OH)2 和 CaSO4 的溶解度比较小,无法及时溶解的生成物会覆盖在反应物表面阻碍反应。小明有所感悟,他去查阅 NaOH 和 NaCl 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
30
40
50
NaOH溶解度(克)
119
129
145
NaCl溶解度(克)
36.3
36.6
37
(2)、你认为小明不查阅常温下的溶解度是因为。(3)、对比 NaOH 和 NaCl 的溶解度,在老师协助下小明知道白色固体是 NaCl,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达到 22%时反应速度明显降低的原因是。27. 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发现问题】 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 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 Cl2 + H2O = HCl + HClO。其中,
HClO 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想】猜想 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 2:是氯水中的(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 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 4: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过程分析
①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
没有褪色
猜想 1 不成立
②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
没有褪色
猜想 2 不成立
③
没有褪色
猜想 3 不成立
【结论】综合分析:氯水中的(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28. 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
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红: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 OH- 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 OH-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1)、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2)、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予了否定,小花的理由是。(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花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的吗?实验步骤
设计目的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4)、对小红的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进行证明,其中一种如下表。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相应结果或结论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和相同质量的热水振荡,各滴加数滴酚酞试液。一支保持温度不
变,另一支自然冷却。
保持温度不变的红色不消失,自然冷却的红色消失。
四、解答题(共 7 题,共 45 分)
-
29. 某合金是由铜与镁、锌两种金属中的一种组成的,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 30g 放入烧杯中,然后将 2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9.6%的稀硫酸平均分四份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请计算:
(1)、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2)、通过计算确定:该合金除铜外另一种金属是镁、锌中的哪一种?(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 1%)30. 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找到一瓶含有铜和铁的均匀混合物。为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分别取一定质量的该混合物与稀硫酸进行反应,实验分四组,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表中的 W=(填数值)。(3)、第 1 组实验中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是(用化学式表示)。(4)、计算第 4 组实验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31.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图为某同学绘制的铁的化学性质网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中可用(填化学式)作还原剂;(2)、反应②导致每年有大量的钢铁锈蚀,为阻止该反应的发生,人们常采用在钢铁表面涂刷油漆或镀上其它金属等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原理是阻止钢铁与接触;(3)、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即反应③,若用该方法制得铜 16 千克,理论上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硫酸铜溶液多少千克?32. 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还原性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还原性铁粉(含少量杂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他们取六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测得部分数据如表,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1)、食品袋内放入“双吸剂”是为了吸收 , 用铁粉而不用铁块作“双吸剂” 的理由是。(2)、a 的数值为。(3)、第 4 次实验,所得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4)、列式计算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 0.1%)。33. 让我们与小松同学一起参与以下探究:(1)、Cu﹣Al 和 Cu﹣Ag 合金外观相似,小松认为只要滴几滴稀硫酸就可以将这两种合金鉴别出来。你是否同意小松的看法?(填“同意”或“不同意”)。(2)、小松认为只使用 AgNO3 溶液,就可测定上述合金中两种金属的质量比。称取这种合金 9.6g,加入足量 AgNO3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后质量为 17.2g。试计算该合金中两种金属的质量比?(3)、小松认为还可测出 AgNO3 溶液的质量分数,于是进行了多次实验,记录了每次使用的 AgNO3 溶液质量 mx 和充分反应所得固体质量 my , 并绘制了如图,则 AgNO3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4. 现有 10 克锌和 8 克氧化铜和足量的稀硫酸,有同学想用这些锌和氧化铜为原料来制取铜单质时采用了如下所示的流程图:(1)、实验时应该(选填“一次性足量”、“小流量连续缓慢”、“没有冒出气泡后再”)把稀硫酸加入锥形瓶中,理由是。(2)、当 8 克氧化铜完全反应生成单质铜,需要至少消耗几克的锌?(3)、按照规范操作要求完成实验,氧化铜被完全反应,请以加入的 Zn 为横坐标,以生成的 Cu 为纵坐标,画出关系图,标出图中的转折点大致位置,并说明理由。35. 研究性学习: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 的变质程度【研究方案】先称取 13.3g 的 NaOH 样品(杂质为 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 14.6% 的稀盐酸, 根据生成 CO2 的质量测定
Na2CO3 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 的变质程度。
(1)、【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 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填写下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Na2CO3 的质量/g
变质NaOH 的质量/g
NaOH 的变质程度(用质量分数表示)
(2)、【继续探究】求实验过程中与NaOH 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3)、【发现问题】根据“与NaOH 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对照图象,你发现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