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二第五单元第17课为了独立富强的新中国同步练习题
试卷更新日期:2016-01-0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
-
1. “三三制”的民主政策( )
①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性和先进性
②适合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成员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2. “ 林公崛起宰边区,民主维新众口誉;选政三三行伟制,名扬何让古唐虞。” 诗中提及的“ 边区” 诞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3. “如果联合政府成立了,中共将尽心尽力和蒋主席合作,以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毛泽东这番话的意图是( )A、继续维护同国民党的合作,建立新中国 B、尽量避免内战,实现和平建国 C、维护孙中山的历史地位 D、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4. 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5.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政协决议,其本质意义在于( )A、再次确立了和平建国方针 B、人民得到了一些民主权利 C、改组国民政府,制定宪法 D、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和内战政策6.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 以下各项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A、“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B、抗日根据地的“ 三三制” 政权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国土地法大纲》7.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指导 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8. 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9.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实行“三三制”原则 C、开展整风运动 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10.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 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11. 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受到普遍欢迎,是因为( )A、签订《停战协定》 B、实现“和平、民主、团结” C、通过了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的决议 D、承认了解放区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12. 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当时世人议论纷纭。下列评论中,更接近事实本质的是( )A、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B、楚汉相争,成者王侯败者寇 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1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 )A、限制封建剥削 B、解放广大农民 C、保护封建剥削 D、废除封建剥削1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 )①实行耕者有其田 ②规定实行减租减息 ③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④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 中共中央发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其主要内容是( )A、正式提出打倒国民党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权 B、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贤达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D、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16. “这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该会议(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讨论新中国建立问题 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确立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17. 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B、实行“三三制” C、实行双减双交政策 D、开展整风运动18. 抗日战争时期,人们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抗日斗争。观察木版画《豆选》,画中的场景描绘了( )A、国统区普通民众的政治生活 B、沦陷区人民的悲惨处境 C、根据地人民生活环境的困苦 D、边区人民基层选举景象19.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政协协议,其本质意义在于( )A、再次确立了和平建国方针 B、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 C、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D、否定了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20.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 )①实行耕者有其田 ②规定实行减租减息
③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④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方面,规定地主应该普遍地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又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抗不交纳。
——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规定》
材料二 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一切其他土地,按农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各人所有……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1)、材料一中的土地政策是什么时期实行的?它的实行有什么意义?(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材料二中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有什么变化?它产生了什么后果?(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基本特点有哪些?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2年8月公布的)《国会组织法》规定,凡年满二十五岁之男子,在选区之内居住二年以上而具有下列资格之一者,得为候选人:(一)年纳直接税二元以上;(二)有五百元以上之不动产;(三)小学毕业以上或同等学历。选民资格相同,但年满二十一岁即有投票权。
——张朋园《从民初国会选举看政治参与》
材料二 现在男子算有参政权没有?说没有吗,《约法》上明明规定;说有吗,民国成立十一个年头,看见那一位男子曾参过政来,还不是在选举人名册上凑些假名,供那班“政棍”买票卖票的工具。
——梁启超《人权与女权》
材料三 民主建国会代表章乃器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分组讨论和大会报告轮番地举行,保证了大家都有充分的发言权,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做到了反复讨论,不厌求详,做到了多数起了决定作用,少数心悦诚服。这才是真正的、彻底的民主。”
——陈扬勇、高兴翔《共和国“临时宪法”
共同纲领出台始末》
(1)、据材料一、二,从法律规定和实践两方面概括民国初年民众参政的特点。(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建立之初民众参政情况有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认为,挽救目前抗战危机,准备反攻的急救办法,必须对政府的机构人事政策迅速来一个改弦更张……因此我坦白地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事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励前方士气……
——中共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944年4月)
材料二 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意思就是说他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董必武《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目的,说明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为此而进行的努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协”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和背景。2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三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即使勉强地做了决议也是无益的,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争反对人民。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开幕式上的讲话》
(1)、“三年以前……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它取得了什么成果?最终结果如何?(2)、新政协召开的背景是什么?新政协取得了什么成果?(3)、新政协和过去政协会议的根本区别是什么?25. 1946年7月上旬,被称为“中华民国宪法之父”的张君劢就中华民国未来宪法发表系列演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张君劢说,国家的治乱兴衰不外乎两种,一种治者,一种被治者。如果能使这两种人了解其地位以及权利义务,就“不怕国家不上轨道,不怕人民不能安居乐业”。故今后中国宪政的补救之道,“在于改造治者与被治者的资格”……一方面使治者在执行职务时,应该遵守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处处依法办事,不得稍有逾越。另一方面要对被治者普及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程度,从而使他们具有参与政治的热情和行使公民权利的能力。而普及教育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国内和平。
张君劢特别强调“人权为宪政基本”……要保障人权,就必须:第一,要拿人民当人,不可拿人民当奴隶;第二,要限制政府的权力,“政府权力的限制,即所以抬高人民的地位,为国家百年大计考虑是合算的”;第三,万不可拿一部分人民作为一党之工具,去蹂躏其他人民的权利,政府如果自身采取这种卑劣手段,那只能使国家陷于混乱,而不会实现长治久安。
——程巢父《“人权为宪政基本”——张君劢在上海青年会的宪法演讲》
(1)、根据材料概括,张君劢认为要实现“宪政”社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在当时的情况下,民主政治能否实现,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