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八单元第15课《吴老太爷进城》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6-01-0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攻坚。

  • 1. 下面是对四部中外名著的评语和介绍,选出相关的对应项(    )

    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②征服“生活的激流”

    ③上海芯子里的气味        ④戚而能谐 婉而多讽

    A、①《左传》 ②《骆驼祥子》 ③《长恨歌》  ④《人间喜剧》 B、①《史记》 ②《家》     ③《长恨歌》 ④《儒林外史》 C、①《史记》 ②《白鹿原》   ③《子夜》 ④《官场现形记》 D、①《左传》 ②《长恨歌》  ③《子夜》  ④《官场现形记》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B、制造灾祸然后去救灾,让人掉进陷阱然后去救人,这不是正义,这是正义的反面。 C、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动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D、对偶尔失足的青少年,应耐心教育,热情帮助,而不要歧视他们。这不利于他们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对他们的教育工作。
  •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儒家信徒以担荷道统自命,他们无论从政         “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

           说是以“道”化众,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这样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中写《史记》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为什么说写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些士人都有         的文化自觉,他们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

    A、或是    或者    充足 B、或是    甚至    充分 C、还是    或者    充分 D、还是    甚至    充足
  • 4. 下列各句标点符合的使用正确的是( )

    A、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B、青松,大海,凌霜的菊花和一壶苦茶,交织着一个爱国的,英雄的主题。 C、金,原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说》),现在专指黄金。 D、他昨天到图书馆借了一大摞的书,有《子夜》《围城》等……之前。较长的句子可分割成较完整的短语逐次判断。
  •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依稀 膨涨 戈壁滩 云蒸霞蔚 B、涵盖 阴霾 捉谜藏 烘云托月 C、贻误 甬道 交谊舞 寥若晨星 D、吆喝 绪论 擦边球 名门旺族
  •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C、《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磅》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 8.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卷:考(juàn)被风(juǎn)起,飘落到了地上。 B、乐:教我们音(yùe)的老师姓(yào),他(lè)于助人。 C、了:他(liào)望半天,对地形早已(liǎo)如指掌(le)。 D、吭: 小李一声不(kēng),小王却引(háng)高歌。
  •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副教授雅各布·罗森研发了“乌鸦”机器人手术系统。作为新一代手术机器人,“乌鸦”已进入最领先的美国多家实验室。更加完美的手术和医生之间的远程合作将得以实现。 B、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聘任外籍教师,这是一种学术互补,也是一种文化交流。要以海外名师引进项目和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牵引,引进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 C、《2012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首次将“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汉文字答卷”的要求写成“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这一变化提示考生,繁体字、甲骨文、火星文和网络语言等都不能写入考卷。 D、河北籍作家苏叔阳获“2011中华文化人物”奖,他的《中国读本》在全世界发行了一千多万册,被西方社会视为了解中国的必读书。
  •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B、“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善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C、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得以解决。 D、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三、古诗文阅读

  • 2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忆昔

    唐·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 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 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 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 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①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时,正在长安应试的韦庄目击这座古都的衰颓,抚今伤昔,写下这首七律。

    ②无忌,战国时代魏国公子信陵君;莫愁,战国末期楚国歌女。

    (1)、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2)、前人评价这首诗,称其“婉而多讽”,请结合全诗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题

  • 2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以下问题。

    山高水长一青松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首铿锵有力、英姿勃发的解放军军歌历经70余年而成经典。它的词作者——诗人公木先生,一生写过许多激昂奋进的诗歌,而他本人,更是以生命谱写着壮丽的诗篇。

    公木原名张永年、张松如,1910年6月21日出生于河北辛集一个农民家庭。1928年,他先后考入辅仁大学和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并参加左联等组织,宣传抗日救亡。1938年,28岁的公木西渡黄河到延安,在抗大学习4个月,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公木创作的军歌诞生在延安的窑洞里。1939年初,公木留在抗大政治部宣传科担任时事政策教育干事,同在一个科里的朝鲜来的郑律成任音乐指导,无意中发现了公木的一篇短诗《子夜岗兵颂》,并谱成一首独唱歌曲。自此,他们一个写诗、一个写曲儿结为了合作伙伴。

    “声为乐体,诗为乐心”,这是公木的观点。事实上,也正是公木、郑律成这对绝佳组合,创作出一曲永流传的乐章。公木在昏暗的窑洞里,相继写出《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快乐的八路军》、《八路军与新四军》、《骑兵歌》、《炮兵歌》和《军民一家》的歌词,加上原来的《子夜岗兵颂》一共8首。1940年5月,《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两支歌刊登在总政主编的报刊上。1942年5月,公木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周扬向毛泽东介绍公木,说“这是公木,写八路军军歌的”。毛泽东的话让公木终生难忘:“写兵好,唱兵好,演兵好!”

    1951年,《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被改名为《人民解放军军歌》;1988年7月25日,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将这首歌正式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东方红》这首歌曲人们耳熟能详,公木就是《东方红》的修改定型者。新华社2001年为《公木文集》出版刊发的新闻稿件中写道:“公木……修改定型的《东方红》等歌曲家喻户晓。”1945年8月,公木随东北文艺工作团奔赴东北,在行军途中写过一首短诗《出发》,开头两句便是“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而结尾则是“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公木后来回忆说:当时并未想到这会成为后来的名歌《东方红》的一个唱段,但肯定是在唱《移民歌》时顺势联唱下来的。《移民歌》又叫《毛主席领导穷人翻身是由当地歌手李有源和李增正叔侄创作。1945年10月,东北文艺团到达沈阳,决定把《移民歌》改成一支可供演唱的歌曲,公木又对歌词进行了整理修改。这样,最终《东方红》第一次在解放区唱响。之后,《东方红》很快唱遍沈阳,并红遍东北,传唱到关内。

    20世纪60年代,电影《英雄儿女》风靡一时,这部电影的主题曲“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英雄赞歌》的词作者正是公木。 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编导武兆堤、主演田方和作曲家刘炽找到公木,提出要公木给《英雄儿女》写主题歌歌词。公木听完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后,心情激动不已,不禁想起自己经历的战火纷飞的前沿阵地。他想起自己20世纪50年代初写的诗作《烈士赞》的诗句:当你抱起爆炸筒/和敌人一同粉碎——/敌人永远化作脚下的污泥/你就变为一颗灿烂的金星……依托这个基础进行创作,《英雄赞歌》的初稿就酝酿成熟了。

    公木事后回忆说,他是怀着对战士、对部队一种真挚的感情动笔的。虽说故事情节是听来的,但却已融入自己的心灵世界。

    公木是滹沱河的儿子,他对家乡自始至终怀有最真挚的感情。1992年他将日本友人赠送的礼金50万日元悉数捐赠辛集市教育局,设立“薪火奖学金”,至今已颁发十几届,惠泽了许多家乡学子。1996年他又将自己毕生积累搜求的三万册个人藏书、手稿、奖牌和近百幅名家字画全部捐赠辛集市。1998年10月去世后,他的藏书及字画珍藏等遗物也按照他的遗愿被全部捐赠家乡。

    公木先生说过:“不以诗篇为生命,而以生命做诗篇。”他的如诗一般的崇高精神还会时时扑面而来——惠泽他的家乡人民,惠泽华夏儿女,令人高山景行。

                                                              《文史参考》

    (1)、诗人公木先生一生创作了许多壮丽的诗篇,他的成就主要有哪几方面?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2)、文章引用歌词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

    (3)、“不以诗篇为生命,而以生命做诗篇”,这句话中体现了公木先生的人生态度,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分析。

五、语言文字运用。

  • 23. 重庆某重点中学校报《四月风》有一个读书栏目“好书推荐”,请你在教育部推荐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中选取一本进行推荐,写一段该书的推荐语。要求:明确哪一本书,此书的内容简介和看点,阅读此书的心得体会, 80字左右。

    附: 教育部推荐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20本)

    《论语》

    《三国演义》(罗贯中)

    《红楼梦》(曹雪芹)

    《呐喊》(鲁迅)

    《女神》(郭沫若)

    《子夜》(茅盾)

    《家》(巴金)

    《雷雨》(曹禺)

    《围城》(钱钟书)

    《谈美书简》(朱光潜)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歌德谈话录》(艾克曼)

    《巴黎圣母院》(雨果)

    《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

    《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

    《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普希金诗选》(普希金)

    《老人与海》(海明威)

    《泰戈尔诗选》(泰戈尔)

    心得体会:

  • 24. 下列诗句蕴含了什么生活哲理?请用简明的语言表达。

    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泉为什么干了呢?我盖起一道堤坝把它拦起给我使用,因此泉干了。

    (摘自泰戈尔《园丁集》)

  • 25.

    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该市不同年龄段外来劳动适龄人口不同于本市户籍劳动适龄人口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