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1《法不可违》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9-08-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违法无小事

  • 1. 2018年9月,周某某乘坐高铁强占他人座位,且一直不听工作人员劝阻。有关部门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相关规定,对周某某作出罚款200元、180天内禁止购买火车票的处罚。周某某的行为(    )

    ①扰乱了公共秩序

    ②属于犯罪行为

    ③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④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胡某为吸引粉丝表演了一段“无人驾驶”,在开车过程中打开驾驶室车门,迅速下车,跟随车辆步行一段,再上车继续驾驶。视频上传到网络,还没等到点击量上升就被举报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他被交警扣分罚款。胡某的行为(    )
    A、是犯罪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 B、是民事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C、是违纪行为,应受到纪律处分 D、是行政违法行为,应该受行政处罚
  • 3. 列车即将发车,两位乘客因同伴未到,堵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导致发车延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两位乘客被执行拘留十日,他们的行为是(    )
    A、民事违法行为 B、严重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 4. 美团外卖骑手小杨为了赶时间送外卖,闯红灯被交警罚款100元;擦伤小王的私家车赔偿800元,私家车主把小杨打成重伤被判拘役3个月,罚金10000元,上述三个违法行为分别是( )
    A、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 5. 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次日,30名扑火英雄不幸牺牲。四川攀枝花籍男子郑某却在微信群发布侮辱灭火英烈的言论,造成了社会不良影响。最终,郑某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郑某的行为属于(   )
    A、严重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 6. 高中生小童和几个同学一起到山上烧烤,因明火未灭就回家,导致一片树林被烧毁,小童等人因此被派出所依法拘留并罚款。这警示我们(  )
    A、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尽量不去做 C、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中学生的不良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 7. 李某发布“有人吃猪肉致使一家四人死亡”的视频信息到微信朋友圈,引起民众恐慌。县公安局核查后及时辟谣,称上述消息纯属谣言。李某被县公安局处以行政拘留三日处罚。李某的行为(    )
    A、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已经构成犯罪 C、污染网络环境,受到了国家审判机关的制裁 D、说明公民在网络生活中没有言论自由
  • 8. 近日,旅客张某在G1538次高铁上吸烟,导致列车降速运行。张某被处以600元罚款。张某的行为(  )
    A、违反了刑法 B、是行政违法行为 C、是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 9. 漫画《法律空子钻不得》,警示我们(    )

    A、要学会依法参与民主监督 B、要积极参与国家执法工作 C、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 D、要敢于与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当面作斗争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 10. 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

    案例

    违法行为类别

    ①小王因饲养的宠物狗经常扰民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民事违法行为

    ②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

    行政违法行为

    ③聂某某因非法狩猎野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刑事违法行为

    ④小强的爸爸因违规停车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

    行政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 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有(    )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

    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

    ④小明偷看他人日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成熟的标志是(   )
    A、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 B、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C、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D、关注国家大事,维护法律尊严
  • 13. 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此规定要求经营者(    )
    A、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B、勤俭节约,合理消费 C、遵纪守法,合法致富 D、依法纳税,回报社会

三、材料探究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某在工厂浴室洗澡后,忘了把自己的手表拿走,被同事朱某捡到。苏某要求朱某归还手表,朱某看到有人在场边答应第二天归还。第二天,苏某找朱某拿手表时,朱某却拒不归还。

    材料二:中学生洪某受“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在校不按时完成作业,经常逃学上网,家长和老师多次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他却置之不理。为了上网,他多次偷家长和同学的钱,后来因拦路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

    材料三:中学生小宇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板却拒绝支付医疗费用。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小宇家却无法支付诉讼费用。

    (1)、材料一中朱某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2)、材料二中洪某从不按时完成作业、逃学上网发展到拦路抢劫,给我们什么警示?

    (3)、材料三中如果你是小宇的同学,请你帮他想想办法。

  • 15. 小斌是初二的学生,他非常喜欢集邮。为了更快更多地集邮,他想了一个“好办法”。他经常到所住的机关家属院传达室信箱里拿别人信封上的邮票,有时还把别人的信件扔到垃圾箱里。由于一段时间家属院里的人经常收不到信件,他们将此事报告了公安机关,经过侦查终于发现是小斌干的。于是公安人员来到小斌家,出示了搜查证,经过搜查证实了小斌便是经常偷信的人。当公安人员告诉小斌他违犯了法律时,他和父母都很惊讶:“只拿了别人的邮票,又没有杀人放火,这也算违法行为吗?” 

    (1)、小斌和父母说的话,说明了什么?

    (2)、这个案例给你什么启示?

    (3)、请你仔细进行观察和思考,列举出一种你身边发生的违法现象。

  • 16.

    文明,有时是一张纸的厚度;文明,有时是一个脚印的距离。2014年3月31日镇江民生频道记者蹲守解放路城市客厅的斑马线,寻找文明人。由于这个路口的机动车红绿灯没有监控探头,来往汽车大多“堂而皇之”地闯过红灯,与之交错的斑马线上,行人也无
    视红灯,簇拥而行。记者一天的蹲守,寻找文明人遗憾落空。“中国式过马路”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已成为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代名词。


    (1)、记者蹲守一天,寻找文明人遗憾落空,你认为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中国式过马路”仅仅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吗?为什么?

    (3)、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仅靠记者的蹲守和媒体的曝光远远不够,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