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2.2 声音的特性 基础巩固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19-08-0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音调

  • 1. 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 2. 1978年在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由65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敲击不同的编钟,主要是为了改变编钟发声时的(   )

    A、  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 3. 在拉二胡表演时,表演者在用弓拉动琴弦的同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振动的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二、响度

  • 4. 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物体振动得越快,其发声的响度越大 D、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 5. 调节手机的音量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 6. 如图 所示标志主要是为了控制发声体的(   )

    A、频 率 B、音 调 C、音 色 D、响 度
  • 7. 2018年上海市发布噪声污染治理办法,对噪声大的机动车限行,这主要是为了限定机动车在道路行驶中发出声音的(   )
    A、  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 8. 在中国达人秀节目中,来自安徽的两位菜农带来了他们自家种的蔬菜水果,冬瓜的中心被挖空,土豆被做成陶笛状,胡萝卜被串成一排做成排箫…不同的瓜果吹出了不同的声音,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表演。兄弟二人用冬瓜、土豆等做成的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相同的(   )

    A、音色 音调 B、音调  响度 C、音色 响度 D、音色 音调  响度
  • 9. 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   )

    A、振幅变大 B、振幅变小 C、频率变大 D、频率变小
  • 10. 语文课上,小峰朗读课文时的声音大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将声音大一点,这里的“声者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 , 据此我们还发现声音这一特性与有关。
  • 11. 青春仪式上,同学们集体进行青春宣誓他们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而产生的,大声宣誓时声音的很大。
  • 12. 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分别用嘴吹瓶口,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A、瓶内空气振动,用力的大小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水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三、音色

  • 13. 高强听到楼下的小李大声喊他去踢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高强能听到楼下小李的喊声,说明声音不需要介质就可以传播 B、小李的喊声越大,他声音的音调越高 C、小李的喊声越大,他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D、高强根据喊声的音色判断出是小李
  • 14. 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学校举办了一场歌咏比赛,班上的男同学小明和女同学小红-起合唱一首《我的未来不是梦》歌曲。当男同学小明和女同学小红台上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 15. 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 16. 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 17. 声音的三个特征和音色,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选填“高”或“大”)。
  • 18. 早晨的玉林山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 19. 声音的特征有:响度、音调、音色。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其发出的音调越。现在许多涉密单位装有能“辨音识人”的“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来“辨音识人”的。
  • 20.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

    (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
    (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增大。
    (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