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8-01 类型:中考真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 1. 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洪宗礼先生执教语文,研究语文,编写教材,lì经六十春秋。他毫无喧哗、埋头耕yún的纯美品质,他yán谨、科学、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他虚怀若谷、海纳百chuān的学者风范,无不令人感佩。他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楷模。

  •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能最广泛地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什么?是小说。 B、梦想的花朵,需要用汗水浇灌,美好的生活,需要用双手创造。 C、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 D、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海军成立、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
  • 3.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星光璀璨,汉字是它的基石。 B、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C、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令人流连忘返 D、高明的画家会在画面上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
  • 4.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千里之行,
    (2)、 , 则孤陋而寡闻。
    (3)、俏也不争春,
    (4)、两岸石壁,
    (5)、走进唐诗,能感受到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望岳》中,诗人用“”表现出敢于登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显示了蓬勃向上的朝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用“”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 5. 名著阅读。
    (1)、阅读《水浒传》片段,完成填空。

        A道:“…今日林教头扶我做山寨之主,吴学究做军师,B同掌兵权,林教头等共管山寨。汝等众人,各依旧职,管领山前山后事务,守备寨栅滩头,休教有失。各人务要竭力同心,共聚大义。”再教收拾两边房屋,安顿了阮家老小,便教取出打劫得的C——金珠宝贝,并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帛,就当厅赏赐众小头目并众多小喽罗……庆贺重新聚义。

    A是(人物),B是(人物),C是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A、小王子见到狐狸,狐狸告诉他:用心去看才看得清楚。 B、大圣在与二郎神打斗时变化成土地庙,但因“旗竿立在后面”而被二郎神识破。 C、保尔写成《暴风雨所诞生的》最后一章后,达雅花了几天时间,把全篇小说念给保尔听。 D、《格列佛游记》中,“我”在“慧驷”主人的帮助和指导下,认真学习它们的语言。 E、《五猖会》中,“我”所见的赛会一次比一次繁盛,赛会后“我”都留存很多纪念品。
  • 6. 学校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德育活动,你班参与其中。
    (1)、【树民族自信】为树立同学们的民族自信,老师拟写了上联:迎祖国七十华诞。请你结合教材中“长城”这一专题的学习感受,对出下联。
    (2)、【学身边楷模】你推荐晓峰同学担任“学身边楷模”活动采访组组长,晓峰担心自己不能胜任。你鼓励晓峰说:
    (3)、【抒奋进豪情】采访后,你班准备评选优秀学习心得,班长发现某同学的表述中有两处语病,请你修改。

    有两处语病的表述:通过这次采访,激发了我勤奋进取的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志向。

二、阅读理解(60分)

  • 7.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吉样寺赏牡丹

    苏轼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注】①苏轼当时在杭州做官。②簪:插戴。③十里珠帘半上钩:十里长街,百姓们上卷珠帘。

    (1)、请说说“花应羞上老人头”中“羞”字的妙处。
    (2)、描绘诗人醉归的情景,并品味“醉”中蕴含的情感。

    ①醉归的情景:

    ②“醉”中蕴含的情感: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任元受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张魏公作都督,欲辟之入幕。元受力辞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①任元受:名尽言。②事:侍奉。③迨(dài):及。④辟:征召。⑤辞:推辞。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未尝离左右

    ②或以语话

    ③尽言养亲

    ④必持以老母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

    A、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B、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名医不迨也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魏公太息而许之。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5)、《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要分析。
  • 9.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从空中俯瞰,在天安门北创,无故应瑰丽的宫股宛如室石砌成的沙盘。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北京故宫。

        ②自十二世纪起,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逐渐移到北京。因此,在北京的古迹、文物,尤其是作为都城的象征——宫殿建筑,不仅在全国居于首位,而且和世界各著名都城的皇宫相比,也占有突出的地位。

        ③英国的白金汉宫,建筑面积相当于紫禁城的十分之一。俄罗斯的冬宫,建筑面积相当于紫禁城的九分之一。法国的卢浮宫,建筑面积尚不到紫禁城的四分之一,北京故宫,仅就现存的明永乐十八年建成的紫禁城计算,它占地七十二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十七万平方来,现实存十五万多平方来。

        ④在世界闻名的古国中,巴比伦的宫殿早已无存,古希腊、罗马的宫殿已只剩下废墟,埃及、印度中世纪前的宫殿也非原貌或全貌了。北京故宫,虽然在明、清两代一直不断地被重建、改建、扩建,但它的基本规模仍然是明永乐时期所确定的,至今仍能在紫禁城中看到诗多古建筑。

    (节选自《故宫营造》,有删改)

    (1)、第①段划线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2)、第③段中,前三句话的顺序不能调换,请说明理由。
    (3)、下列对文末划线词“仍能”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明其他文明古国的宫殿都已不复存在。 B、说明紫禁城中有许多古建筑被延续不断地保存了下来。 C、流露出作者对明永乐时期故宫营建工程的赞叹之情。 D、表达作者对北京故宫的古建筑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民族自豪感。
  • 10.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②家是温馨的港湾。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但不要忘记,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七”的爱意延伸,这种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才能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③爱家不能小家子气,更不应局限于小情怀之中。公益短片《家国与边关》曾在全国上万家影院播出,感动了无数观众。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最低气温达零下57度的伊木河,边防战士与恶劣环境、枯燥孤寂搏斗,无怨无悔,只因脚下站立的地方是祖国。现实中,执勤交警、电力工人,白衣天使,他们都是普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这,何尝不是对家国情怀的有力诠释。

        ④“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读懂家与国的辩证法,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我们就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与热忱,用奋斗托举美好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作者:石羚)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概括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 , 然后 , 最后

    (3)、请在第③段划线处写一段话,使之与上下文意思连贯。
  • 1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翰墨街

    田双伶

        ①黑槐成荫的翰墨街上,翰墨斋和宜兰轩相邻,除了两家店主人一个一个喜弄墨一个擅操琴之外,与别家无甚区别。

        ②鄘南古城有宋时遗风,人们多喜临池研墨,平时来翰墨街逛的人从未断过。也常有邻近县市的人来买纸墨选字画做装裱。翰墨斋满壁悬挂的字画,行草隶篆山水花鸟,看落款,都是临摹之作。门口的茶桌上摆满杯杯盏盏,谁来了,店主老陶就赶紧将绿茶普洱的沏上,遇到性情相投的,免不了铺纸研墨切磋一番。

        ③有人把一幅幅卷轴细细看过,说,您这,都不是真迹呀。

        ④他嘘叹一声说,这可都是好字。

        ⑤来者指着其中一幅问,这幅价钱多少?

        ⑥他顺势望一眼,脸上满是虔诚之色:哦,这幅,您好眼力,这是弘一法师的字呢。

        ⑦不是真迹,价钱就该低些。

        ⑧他呵呵一笑,您看,弘一法师的气韵可都在呢。

        ⑨最后谈定价钱,不过三两百元。他恭敬地将书轴取下,放进特制的木盒里,说,这大家的字也都是写给百姓看的。您说是不是?

        ⑩来店里逛的人从翰墨斋出来,拐进宜兰轩,一进门先觉得自己俗了几分。迎门的条案上放置的全是兰花、墨兰、蕙兰、四季兰。案上有素琴,几上放金经,小小斗室,雅意非常。店里悬挂的字画,一看钤印落款皆是名家。他给人讲:我这里可都是名门正派。你看这幅山水画,大气磅礴,丰润富贵。这位名家起先不给,我多次上门去求,他才放到小店。可谓我的镇店之宝。

        ⑪若买者讨价,他就面露不屑,您出那价钱,还是赏赏看看罢。

        ⑫可是古城一位作山水画的老先生携了几幅画去做委托,他斜看一眼,说,这山水画题材狭隘,技法单一,章法凌乱,稍显破败之色。润格还不太好定,还是当修身养性之作吧。一番话说得人悻悻而去。

        ⑬可是那日,他店里的一幅(墨兰图)就卖了三万,这在翰墨街上算是高价了。可偏偏那人的亲戚是同在翰墨街经营的纸墨店老板,于是就找回到宜兰轩。翰墨街从南到北都是做书画的,谁个不懂行呢?

        ⑭你这可欺不得人啊。这不就是您自己画的兰花嘛,怎么混同名家的价钱出售呢?那人说。

        ⑮朱先生面不改色,正颜道,我画兰三十多年了,画的兰不输名家!画兰,讲究的是禅意,您看这兰,叶形悠然,雅致非常,哪里不值三万块?若说名家,那润格更高,哪是三万块就能求得?寻常人家,挂幅兰花,让陋室添几分雅意就行了!

        ⑯气得那人要砸店。

        ⑰一时就嘈嘈杂杂围聚了好多人。这时老陶过来,说,既然肯花高价买《墨兰图》,看来是真心喜欢。这样吧,我店里有幅隶书,写的是陶渊明的《饮酒•幽兰生前庭》,赠您,算是给这幅《墨兰图》做伴礼吧,您就别再为难朱先生了。

        ⑱旁边有人就笑出了声,就您店里那些临摹的字画,赠人不显失礼吗?

        ⑲老陶不紧不慢地从屋里捧出一幅卷轴,惊得众人大赞:一行行字体线条凝练,气势通达,高秀清峻,既有《曹全碑》的丰腴,又有《礼器碑》的峻拔,还可见《封龙山颂》的宽博。落款是松龄。

        ⑳你从哪儿得来松龄先生的墨宝?那人惊疑地问。

        ㉑老陶说,您没看见我店里那张“留墨台”吗?松龄先生来店里喝茶,随手写的。

        ㉒他的字您也舍得送人?

        ㉓老陶说,这有什么不舍得。若他的字价高得吓人,或是只闷在屋里独赏,还会有几人看他的字喜欢他的字呢?

        ㉔朱先生听了赶紧跑过来,看看字,看看老陶,又看看店内的“留墨台”说,故弄玄虚。这松龄先生我早有耳闻,是鄘南籍的一位隶书名家。怎么可以跑到这儿留字给你?倒是天天见你在那儿练笔。不过……你以前送过我几幅兴起得意之作,我看着和这幅字形似的很呢。哦,我想起来了,好像你落款只署名不钤印,倒是有闲章 , 我还以为是雅趣,你,不会是……

        ㉕老陶微微一笑:松龄乃鄙人拙号。天色将晚。那人取了字连连道谢,众人散去。

        ㉖翰墨街上,晚风缓缓吹来。

    (选自《天池》,有删改)

    【注】①钤(qián):盖。②润格:这里指报酬标准。③闲章:个人的与姓名、职务等无关的图章。

    (1)、结合文章情节,完成填空。

    来者与老陶谈论字价→老陶→朱先生出售《墨兰图》引发风波→老陶→朱先生推测老陶是松龄先生→老陶

    (2)、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①第㉔段中连用了三个“看看”,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②文章结尾第㉖段颇具匠心,请加以品析。

    (3)、老陶是书法名家,却多次“舍得”将自己的作品赠予他人,结合全文思考:老陶舍弃了什么?会得到什么?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和本文第⑩段划线句,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链接材料中描写的陋室很有“雅意”,本文第⑩段划线句描写的“宜兰轩”也很有“雅意”,但“雅意”的意味不同。请说说你的理解。

    陋室“雅意”的意味:

    宜兰轩“雅意”的意味:

三、作文(60分)

  • 12. 请以“因交流而多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