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使至塞上》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12-2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单于 B、单独 C、单数 D、单位2. 对《使至塞上》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侯骑,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3. 对《使至塞上》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4. 对(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人自己。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 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 “ 燕然 ”两字中。5. 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6. 下列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凉."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7. 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 D、“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8. 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征蓬:飘飞的蓬草。 B、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C、长河:黄河、长江。 D、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二、填空题
-
9. 《使至塞上》作者 , 字 , 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10.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等修辞手法。11. 《使至塞上》中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它传神地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