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7课《出师表》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12-2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行阵 B、排行 C、行列 D、行走2. 下列句子读法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亲/贤臣,远/小人3. 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 )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4.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卒中往往语 B、非淡泊无以明志 C、先帝知臣谨慎 D、静以修身5.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托付不效 B、深追先帝/遗诏 C、臣/不胜受恩感激 D、进尽/ 忠言6. 读课文《出师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说明北伐的时机已成熟。 B、作者用“报先帝”、“忠陛下”收结这一层意思,表达对后主无限“感激“之情。 C、“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D、这一层叙述接受先帝“托付“,”“夙夜忧叹“,惨淡经营的苦心。7. 选出与“故五月渡泸”中“故”意思相同的一项( )A、桓侯故使人问之;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既克,公问其故; D、彼竭我盈,故克之;8. 下列加线的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猥(wěi) 斟酌(zhēn zhuó) 疲弊(bì) B、夙夜(sù) 攘除(răng) 驽钝(nú) C、裨补阙漏(bì) 崩殂(cú) 恢弘(hóng) D、陟罚臧否(zhì pĭ) 咨诹善道(zòu)9. 对下列加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诚宜开张圣听(扩大) B、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仇恨) C、先帝不以臣卑鄙(道德低下) D、谓为信然(动词,“是”)10.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B、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C、欲信大义于天下。 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1. 《出师表》中有些词语至今人们仍经常使用,它们分别是( )。
A、开张圣听 妄自菲薄 陟罚臧否 B、平明之理 引喻失义 开张圣听 C、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D、作奸犯科 陟罚臧否 开张圣听12. 下列朗读停顿划分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B、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13. 下列对课文《出师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向帝王言事的一种文体,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一般内容无外乎叙事和议论,一般不带有感情色彩。 B、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目的在于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和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 C、诸葛亮提出三条建议中,反复强调的是“广开言路(即‘开张圣听’)”。 D、文中分析形势,在于让刘禅认清蜀国处于“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从而警策他要发愤图强,修明政治。14. 下面加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夙夜优叹(早晚) B、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二、填空题
-
15. 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一项。
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灵
A.用 B.以致 C.用来 D.因为
16. 《出师表》作者 , 字 ,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的一种文体。17. 读课文《出师表》,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18. 按要求用原句回答:①《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
②《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
③《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19. 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东和: 收二川:
七擒:北拒:排八阵:
20. 本文《出师表》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 临危委重任和。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
三、阅读理解
-
21.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一广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鸯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巨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①由是感激②遂许先帝以驱驰③故五月渡沪
(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22.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先帝虑汉、贱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贱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波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不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条劳,此进趋之时也。
文中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请找出有关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
23.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士何及!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