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二单元《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课《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12-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产生于唐代,因此唐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以后的诗都是近体诗。 B、格律诗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个字,七律共五十六个字。 C、格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格律诗每首在规定的位置要有对仗。
  • 2.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压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同音。 B、绝句两句一韵,一般压平声韵。 C、律诗的第一句和二、四、六、八句一定要压韵,而且一般压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D、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句叫做首联,第三、四句叫做颔联,第五、六句叫做颈联,第七、八句叫做尾联,颔联和颈联一般要对仗。
  • 3. 选择恰当的诗句填入下列七言律诗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沙场烽火连胡月,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A、①返照入江翻石壁     ②试玉要烧三日满 B、①三边曙色动危旌     ②海畔云山拥蓟城 C、①春归不用怨风雨     ②芳树无人花自落 D、①空中疑有散花人     ②万顷寒光一夕铺
  • 4. 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经被打乱,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与上联“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对仗工整的是(    )

    ①红雨②树边 ③小苑西回 ④一庭佳丽⑤莺唤起 ⑥看⑦绿树⑧池边 ⑨此间有舜日尧天

    A、③⑤④⑥⑧⑦②①⑨ B、③⑤④⑥⑦⑧②①⑨ C、③④⑤⑥⑧⑦②①⑨ D、③⑤④⑥⑧⑦①②⑨
  • 5. 与“日照花如锦”相对的下联应该是(    )

    A、青山一片云 B、碧水双鸥静 C、白水千层浪 D、风吹柳似丝
  • 6. 选择在下面一首七律中的括号处应填入的最贴切的句子(    )
    江中看月作(清·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 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银刀
  • 7. 判断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      )
    ①.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②.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迭翠                 ④层林迭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 杜牡《赠别(其一)》与“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衔接的诗句是(     )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 9. 杜牡《遣怀》与“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衔接的诗句是(    )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 10. 杜牡《寄扬州韩绰判官》与“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衔接的诗句是(    )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 11. 杜牡《叹花》与“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衔接的诗句是(    )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 12. 五香居菜馆的上联是“口味偿遍千家菜”,下面能与之相对的下联是(    )

    A、不妨到此一逍遥 B、五湖九洲独此馆 C、回头还是五香居 D、还是回头五香居
  • 13. 请选出“好书传智慧”的下联(    )

    A、好人有好报 B、清景悦性情 C、智慧生财富 D、人生好美丽
  • 14. 与“眼界要阔,遍览名山大川”相对的下联是(    )

    A、胸怀要正,熟读诸史五经       B、待人要和,性情自然安和 C、度量要宏,胸中不可无书 D、山水怡人,山水涵润人心
  • 15. 与“神舟豪迈览苍穹”相对的下联是 (      )

    A、气概浩荡壮河山 B、壮河山气概浩荡 C、气概壮河山浩荡 D、浩荡壮河山气概

二、填空

  • 16. 对仗在形式上又有宽严不同的各种讲究,可分成以下几类。

    一是 , 二是 , 三是 , 四是


  • 17. 岳阳楼历来是文人歌咏的对象。如杜甫的“”就表现了岳阳楼的苍凉,孟浩然的“”体现了诗人的豪情,范仲淹表现志向的“”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 18. 请利用相关知识,从下面八个句子中选出四个句子,组成两副合乎对联要求和特点的春联。

    九州春意闹百花争艳。东风袅袅大地绿如茵。旭日出东方光弥宇宙。丽日彤彤神州春似海。神州增秀色水绿山清。大地播春光花香鸟语。桃花艳艳山河添秀色。三春到人间群山起舞。

    ①       上联: 下联:

    ②       上联: 下联:

  • 19. 下面是上下联弄混之后的四副对联,请仔细品味,然后分别将上下联组合起来。

    日照花如锦 青山一鹤归 青山一片云 碧水双鸥静 暮烟明月暗 白水千层浪 残雨夕阳收 风吹柳似丝

    ①      

    ②      

    ③      

    ④      

  • 20. 用恰当的诗句填入下列七言律诗的空缺处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沙场烽火连胡月,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三、问答题

  • 21.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红梅

    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有人说“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三句是本词的“词眼”,为什么?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 2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病起书怀①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 ①本诗写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的成都。陆游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

    联系颔联分析作者“书怀”的内容是什么?

  • 2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施肩吾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注] 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

    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山高幽静的特点,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四、诗歌鉴赏

  • 24.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题。

    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②。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柳枝词

                     [宋] 郑文宝

     亭亭画舫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 ①罟(gǔ)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②临圻(qí):地名。

    (1)、这两首诗都以为题材,诗人都借这一诗歌传统意象表达情感。王诗首句点题,郑诗题目寓旨。

    (2)、这两首诗描绘了相似的情境,但感情基调并不完全相同,前者 , 后者

    (3)、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诗人都将自己无形的感情化为有形的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25.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临高台

               萧衍①

    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草树无参差,山河同一色。

    仿佛洛阳道,道远难别识。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

    临高台

               沈约②

    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

    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

    [注] ①萧衍: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年八十六。有集三十二卷。②沈约: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西)人。与萧衍同属“竟陵八友”。

    (1)、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萧衍沈约二人同登一座高台,采用同一视角观望,同怀念远在洛阳的情人,诗中都有借景抒情的妙笔。 B、萧诗中,作者登高怀远,思念之切竟使眼前的丛莽幻化出一条通往洛阳的道路,延伸到远方的情人身边。 C、玉阶通常是古代淑女伫立凝望之所,萧衍用玉阶来暗示自己期望故情人同样满怀思念,为下文“共相忆”埋下了巧妙的伏笔。 D、两首诗的开头都用“望”字,但两人诗中的“望”字却不同解:萧诗中“望”字做仰望解,沈诗中“望”字却做远望解。 E、两首诗的结尾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情人的相思,这增强了诗歌情感的感染力,也增加了诗歌的穿透力。
    (2)、同为登高怀人,两首诗歌的情感却有一定的差别。请你结合诗句谈一谈。

    (3)、萧衍诗的前两句如何表现高台之“高”的?请从作品语言或者修辞方法中任选一角度,具体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