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7-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共30分。)
-
1. 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作用点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单位2. 在下列实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 B、腾空而起加速上升的火箭 C、减速进站的火车 D、正在匀速上升的电梯3.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盲道上有凸起 B、刀刃磨得很薄 C、书包带做得较宽 D、注射器针头很尖4. 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5. 如图所示,用吸管吸饮料,让饮料进入口中的力是( )A、大气压力 B、饮料的重力 C、手握玻璃杯的力 D、玻璃杯对饮料的支持力6. 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钳子 B、镊子 C、天平 D、筷子7. 如图所示,捻动滚摆的轴使其升高后释放,观察滚摆运动过程,长时间后滚摆停止上下滚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滚摆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B、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滚摆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滚摆的机械能减小8. 如图,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A>mB>mC , 它们在同样大小的力F作用下,并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则力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 )A、一样多 B、对A做的功最多 C、对B做的功最多 D、对C做的功最多9. 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举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我国提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如图是滑雪运动员从山上滑下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加速下滑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B、运动员穿上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C、运动员在加速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D、若运动员下滑过程中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立即停止运动10. 一只杯子中盛满水,现向杯中放入一木块,如图所示。放入小木块后,水对杯底的( )A、压力、压强均变大 B、压力、压强均变小 C、压力、压强均不变 D、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B、某人用力推车,车未动,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将装有水的试管由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水未溢出),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减小 D、小芳提着水桶在校园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走,小芳对水桶做了功12. 汽车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关闭发动机后,汽车仍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B、汽车匀速行驶时,它的动能在增大 C、方向盘属于轮轴,使用时可以省力 D、车内的破窗锤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13. 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蝙蝠靠主动发射并接受自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准确定位 B、鸭子的脚掌又扁又平,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在松软的烂泥地上行走自如 C、重重的骆驼可以在沙漠上自由行走,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压强 D、鱼要下沉时就吐出鱼鳔内的空气,减小自身排开水的体积而使浮力变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
14. 滑板车是中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在运动中受到阻力,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滑板车静止时,受到的对平衡力是人与车自身的重力和 。15. 观察下列利用矿泉水瓶设计的实验,完成填空。(1)、甲图,比较海绵形变程度,可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2)、乙图,比较三个孔水的喷射距离,可研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3)、丙图,通过盖在瓶口的硬纸片不掉落,可以证明的存在。16. 如图是撑杆跳高的示意图。运动员越杆后,在加速下落的过程中,他所具有的惯性将(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17. 足球赛正在火热地进行中,如图是某球员传球时足球的一段运动轨迹,其中A点的重力势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重力势能。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能。18. 如图所示,将小纸条自然下垂,靠近水龙头流下的水流,小纸条将(选填“偏向”或“偏离”)水流,这一现象说明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流体压强。19. 一辆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箱和砖头所受总重力G=1200N,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它是一个杠杆。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应为N。20. 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一实心正方体重力,测力计的示数为5N;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物体所受浮力为 N,当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静止时,物体所处的状态是 (选填“漂浮”、“悬浮”或“下沉”)。
四、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
21. 如图,请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22. 如图所示,是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
⑴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
⑵F1的力臂。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
-
23. 教材实验情景再现:(1)、实验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小明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①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或“c”).
②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
③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
(2)、实验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小明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接触面积粗糙程度的关系。①实验所用器材有:木块、长木板、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
②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③第一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N,分析表中数据要以得到的结论是 。
实验次数
1
2
3
接触面情况
木块和长木板
木块和棉布
木块和毛巾
摩擦力/N
1.9
2.4
24.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移动。(2)、如图乙所示,在刻度线“2”处挂2个钩码,在刻度线“4”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左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为F2 , 则F2 F1 , 再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为F3 , 则F3F1(均填“>”、“<”或“=”)。(3)、在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4)、得到实验结论后,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只借助杠杆上的刻度线,右侧只使用弹簧测力计,左侧只悬挂重物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2.5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通过计算可知,悬挂的重物最重可达N.25.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甲、乙是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体
物体重力/N
液体密度g/cm3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cm3
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测力计的示数/N
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N
1
甲
4
1.0
40
3.6
0.4
2
甲
4
1.0
60
3.4
0.6
3
甲
4
1.0
100
3.0
1.0
4
甲
4
1.2
100
2.8
5
乙
2
1.2
100
0.8
1.2
(1)、在第4次实验中,表格中空白处的数据为N,液体的密度为 kg/m3 .(2)、分析比较第三次实验数据,能够得到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分析比较第3、4次实验,能够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有关。(3)、探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的关系时,应分析比较 两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选填“有关”或“无关”)。六、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26题10分,27题12分,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
26. 工人用如图所示装置将质量为45kg的货物匀速提升2m,用时10s,拉力为200N,(g取10N/kg)
求:
(1)、货物的重力(2)、有用功(3)、拉力做的功(4)、拉力的功率(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7. 如图甲所示,圆柱体石块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g=10N/kg, ρ水=1.0×103kg/m3),求:(1)、根据图乙回答,圆柱体石块的重力是 N,浸没时的拉力是N。(2)、圆柱体石块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浮力是多少?(3)、圆柱体石块的体积是多少?(4)、圆柱体石块的密度是多少?(5)、圆柱体石块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