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名作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三课《阿甘正传》:英雄源自凡人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12-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攻坚。
-
1. 下列各句对词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乔出嫁了”这一细节,以美人衬英雄,更能表现周瑜潇洒的风姿。 B、“人生如梦”是苏轼在遭受贬谪之时的自慰之词。“一尊还酹江月”是寄未酬之壮志于自然,是一种旷达的表现。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幽静清新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恬淡自适的心情。“ 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叹宋武帝的英雄业绩,他指挥的军队精锐善战,他的豪气充溢苍茫大地。只可惜,这些都已是怀想中的事。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编的《文选》。内容多写夫妻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感情深挚动人。 B、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唐代著名诗人和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苏轼称赞其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等。 D、《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小说以大卫的成长为线索,塑造了卡西莫多、爱斯梅拉达等一系列正直善良的人物形象。3. 对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A、《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物的英雄事迹。/应改“事迹”为“形象” B、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斗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词义范围不当)战斗——战争 C、上海文艺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20多年的加拿大籍作家之手。/改“作家之手”为“华裔” D、大胖子睁大眼睛盯住小方,他被他的奇怪的神情弄得莫名其妙。/可改“被”为“对”4. 对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警告韩侂胄不要急于事功)5. 下列常用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昙花一现 坦胸露臂 栩栩如生 B、大相径庭 吁寒问暖 一泻千里 C、英雄辈出 半途而费 唉声叹气 D、山洪暴发 英雄气概 一鼓作气6. 选出译文正确的一句(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祖国江山,千秋依旧,可是英雄们再也寻找不到孙仲谋的住处了。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牧英俊潇洒,就算他今天重到扬州,也定会感到吃惊。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想当年,刘裕率领强大的军队,英勇北伐,那威势如同猛虎下山。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有谁会问,廉颇死了,我们还能吃饭吗?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歼20试飞向世界证明,中国军工世界一流,这不但使民航机广大市场看到了收复失地的曙光,而且使国产战机也确保了国土制空权。 B、中国经济节节高升与美国疲软经济复苏形成鲜明对比。随着两位数增长数据的公布,使中国已经抢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帽子。 C、今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36岁考生陈晓原,因为忘带身份证的原因,被监考老师拒于考场门外。她的两度下跪,也未能撼动考试规则。 D、自幼脑瘫、没上过一天学的湖北罗田县青年郑心意的事迹被拍成视频发到网上,感动中国数以万计的网民,他也被誉为“中国阿甘”。8.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判断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其中《木兰辞》叙事与抒情相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B、“花间派”词人以温庭筠、周邦彦为代表,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构成“香而软”的风格。 C、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后人把建安诗歌这种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称为“建安风骨”。 D、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9.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据王璨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光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B、据王璨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光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C、据王璨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光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D、据王璨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光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10. 下列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 , 无家可归了。” B、在那蹉跎岁月 , 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 C、荷花盛开,姹紫嫣红 , 煞是好看。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1. 咏“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2. 咏“雨”:。(苏轼《浣溪沙》)13. 咏“雨”:好雨知时节,。杜甫《春夜喜雨》)14. 咏“雨”:夜来风雨声,。(孟浩然《春晓》)15. 咏“日”:两岸青山相对出,。(李白《望天门山》)16. 咏“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7. 咏“日”: ,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18. 咏“月”: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19. 咏“月”: , 月如钩。(李煜《相见欢》)20. 咏“月”: , 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三、阅读题。
-
2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 面 题 目 。
骑马
王了一
①大家都知道,古代的英雄是怎样爱他们所骑的马。楚霸王的乌骓和虞姬并重,或者可说比 虞姬更为重要,因为等到“骓不逝”的时候,虞姬只能陪着他徒唤“奈何”。名将有了良马,然 后相得益彰。直到现代,我还觉得一位军长骑上马就格外显得威风凛凛。那种“逸势凌蚊虬” 的神气决不是任何机械所能代替。
②还会联想到西洋古代的“骑士”。只有那种任侠仗义扶弱锄强的人,才不辱没了名马。依 照传说,中古时代只有“骑士”能有骑马的权利,而“骑士”又都是忠勇的人。不管它是不是 事实,只这忠勇和马的搭配就够有趣的。咱们可以说,马就是忠勇的象征。
③文人的骑马,一般说起来,却是最可鄙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我们 读到这一类的诗句的时候,眼睛里活现出戏台上状元游街的景象:一个弱不禁风的瘦书生拿着鞭 子像挥扇般地摇了又摇。这和骏马的神态形成一种极端的矛盾。马者,怒也,武也。多数书生非 但不能武,连怒也不过五分钟,如果他们要骑马的话,最好择一些“驾骀,’给他们骑。不过, 这也不可一概而论。像陆放翁的骑马也就不凡。“ 射雉西郊常命中”,这种畋猎的英姿并不亚于 冲锋陷阵。也许因为他是帅府的参议,所以能有“上马杀敌,下马作露布”的豪情。必须是他这种人,才够得上说:“ 中原北望气如山。”
④女子骑马自然别有风韵;然而骅骝毕竟是配英雄的,不是配美人的。除非是美人而兼英 雄!抗战以后,女同胞当中产生了不少的阿马孙英雄,她们非但有马革裹尸的志气,而且有跃马 檀溪的胆量。她们和白云观外的嬉春女士相差得实在太远了。
⑤《封神榜》里的神仙有骑狮子的,有骑虎的,有骑鹿的,有骑仙鹤的,依我猜想,都不 如骑马的英雄气概。当我骑马的时候,非但不喜欢按辔徐行,而且不爱它那种赛跑式的步伐。我 喜欢它飞:我爱它如天马行空;我爱它如风驰电掣。我们的土话把马的小跑叫做“小滚”,马的 大跑叫做“大滚”。“小滚”只觉得颠簸不堪;“大滚”的时候,就大大不同了。马似流星人似 箭,你只觉得身轻如叶,飘飘欲仙,并不像一匹马载着你在走路,只像一只神鹰载着你在凌空! 只有这样,你才尝得到骑马的乐趣。“小滚”的结果,会使你头昏脑涨;“大滚”的结果,会使
你忘却疲劳 纵然疲劳了,也包管你夜里睡得安稳。会骑马的人不喜欢“小滚”而喜欢“大
滚”,正像喝酒的人不喜欢淡酒而喜欢白兰地。不看见那些能喝一瓶白兰地的人只喝四两“时 酒”就叫头疼吗?
⑥我十四岁就学骑马。虽然栽了不少的筋头,但是那种飞行的乐趣,至今犹萦梦寐。这二十 年来,总没有痛痛快快地骑它一次,不免有髀肉复生之感。我自信盛年虽逝,豪气未销。等到黄 龙既捣,白堕①能赊的时节.定当甘冒燕市之尘,一试春郊之马!
一九四二年冬
(有删改)
注:①白堕,人名,《洛阳伽蓝记-法云寺》中记“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后用作美酒别称。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2)、第③段中“文人的骑马,一般说起来,却是最可鄙的。”这句话怎样理解?(3)、文章结尾作者说“ 等到黄龙既捣,白堕能赊的时节,定当甘冒燕市之尘,一试春郊之 马!”请结合全文说说其中包含了哪些深意。四、古诗文阅读。
-
22.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秋怀诗
王苹
秋声跋扈土垣东, 促迫村庄万树红。
雁阵昏黄浮绿水,虫吟惨淡讼酸风①。
诸山未醒重阳酒,乱帙②平分一亩宫。
细读农书闲把瓮,且将种菜论英雄④。
[注]①酸风:指秋风。②乱帙:杂乱的书籍。③一亩宫:儒者住的草屋。④论英雄句:《三国志》载:曹操同刘备煮滔论英雄,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恐曹操疑忌,每日种菜消遣。
(1)、前两联中“秋风”有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2)、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五、语言文字运用。
-
23. “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对此网上众说纷纭。下面是某网站“微博”中网友的留言。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微博”中留下对此事的看法。要求:语言准确,观点鲜明,60字左右。
网友A:中国人至今法治观念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即便违法也心怀侥幸,别人不受罚自己也不会受罚。
网友B: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是一傻帽,于是很多人抱着这样的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而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中国人的公民素质亟须提高。
网友C:我就这样过过马路。为一件非常着急的事情要过马路,这时附近没有车了,穿过去本来小事一桩,没有必要过度解读,更谈不上劣根性。
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