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生学业综合测试(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7-1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获悉贵公司明天开业,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告知。 B、拙作《皋城名人汇编》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C、家慈大人今年高寿? 身体是否安康? 久在他乡甚为牵挂,适逢明日回乡,我一定登门看望。 D、明天小女周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 2.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全力做好高考期间道路交通安全,交警部门制定了专门方案,确保道路畅通,让学子安心应考。(在“交通安全”后面加上“管理工作”) B、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的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打造精品服务平台。(删去“能否”) C、亮相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国产人工智能机器人,从生产、设计到研发都在青岛完成,现已实现量产。(将“生产”调到“研发”后) D、麝香追风膏的主要成分是由麝香、独活、海风藤等配制而成,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将“功效”改为“疗效”)

二、句子默写

  • 3.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 在河之洲, ,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突出孙权年少有位,武功盖世的句子是
    (3)、 ,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 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5)、请把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默写完整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三、字词书写

  • 4.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2)、还在qiǎng  bǎo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
    (3)、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chuī  máo  qiú  cī之人。
    (4)、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ān  jīng  jié  lǜ , 青丝变白发。

四、综合性学习

  •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似水流年,静待花开。三月,踏春的时节,我们或远足,或近玩,欣赏着明媚的春光。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蔷薇,在池塘生春草的这个浪漫季节里,我们将见证玉兰的绽放,我们将见到梨花白在枝头的日子。五月呢,夏天来了,正是赏牡丹、芍药的好时光,五月里,会有榴花红似火。对照下来,我们嗅闻着春夏花朵的芬芳,感受着它们各自绽放的日子。我想说,我将与花儿们一起迎接着春天或夏天里它们那灿烂而美好的每一个日子。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10个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春夏美景作宣传。

    粉桃花  夏荷花   装点  扮靓   绿色世界   清凉时分

五、文言文阅读

  • 6. 课内文言文阅读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又何    ②小信未     ③必以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深谋远虑。 B、“远谋”是文眼,曹刿的远谋在政治上体现为战前预见“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并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C、本文略写战争的经过而详写战前和战后议论,主要是因为本文的重点在于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无需详写。 D、课文主要记叙曹刿与庄公的对话及指挥作战的史实,说明只有取信于民和战略战术得当,把握好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
  • 7. 课外文言文阅读

    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选自《庄子·外物》)

    【注释】①贷:借。②邑金:领地的租金。③波臣:海神的臣子。④肆:店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庄周忿然色曰/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B、往贷粟于监河侯/彼竭我盈,克之 C、视/三臣于草庐之中 D、南游吴、越之王/焉置土石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诺 我 将 得 邑 金 将 贷 子 三 百 金 可 乎

    (3)、庄周为什么要给监河侯讲“涸辙之鲋”的故事?

六、现代文阅读

  • 8. 实用文体阅读

    文化综艺需要因势利导

    陈光宇

        ①最近一段时间,综艺节目《朗读者》备受关注。为什么《朗读者》会火?笔者认为,《朗读者》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根本原因在于节目适应了当前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

        ②可以说,《朗读者》《见字如面》《非凡匠心》《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综艺节目触动的是人心底的情感和情怀,是在市场化思维的工业流水线模式和互联网思维的IP模式下文化“泛娱乐化”“浅层化”“碎片化”背景下,对观众深层次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同时也是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背景下对文化“真善美”价值取向的回归,是对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个“纯真年代”的回归。

        ③当前大众的这种文化消费心理,可以称之为文化消费的审美需求。从社会层面来说,大众文化消费心理与社会文化心理总体趋势密切相关。当前社会文化思潮日趋多元化,尤其是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各类文化思潮和价值观扑面而来,带来众多选项的同时,也对人的文化思想带来了一些困惑,如何把握自身文化定位成为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而回归传统文化,从传统中汲取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从个人层面来说,这与观众的文化情感需求也有关系。不难想象,观众在各类真人秀、选秀、网络综艺等娱乐节目的狂轰滥炸之下,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浮躁和喧嚣,在这种情形下,一档回归初心的文化情感类节目可谓雪中送炭、正逢其时。

        ④艺术存在“通感”之说,文化亦如此。对观众来说,《朗读者》不仅仅是一段“朗读”,更多的是对“遇见”“陪伴”“选择”等人生主题的感触和共鸣。中国是一个具有“文以载道”和“寓情于景”传统的国家,我们的诗、书、画无不寄托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优势就在于通过文化载体传达给观众深层次的感动和思考,这不同于浅层次的娱乐享受或者单纯的视听欣赏,而是上升到了审美的层次,是把节目作为作品来看待和感受,具有更加长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⑤《朗读者》这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出现可谓“因势利导”,“势”即当前社会文化心理的主流趋势,“导”即引导,这也正是其价值和意义所在。90后、00后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原生民,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其说文化自觉,不如说是文化认同。互联网缩小了世界的距离,也淡化了文化的传统与特质。而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当前,文化类综艺节目在适应社会文化心态的同时,对坚定文化自信发挥了可贵的引导作用,尤其是伴随互联网长大的年青一代,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方面,可谓功莫大焉。

        ⑥当然,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当前虽然生逢其时,但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方向对了,节目质量就是关键,同时还需要更好地适应网络新媒体的制作和传播模式,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⑦董卿说自己21年主持生涯仿佛回到了起点,做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于观众而言,对纯真情感的文化追求又何尝不是回归初心呢?

    (1)、以下表述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本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B、文化类综艺节目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根本原因在于节目适应了当前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 C、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优势就在于给人很好的娱乐享受和单纯的视听欣赏。 D、90后、00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文化认同。
    (2)、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引出了文章议论的话题,分析了文化类综艺节目引发关注的原因,且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③段的论证思路是:先提出本段分论点,然后从个人层面分析,最后,从社会层面分析。 C、第⑤段引用总书记的话是为了论证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作用和意义。 D、第⑥段的作用是分析文化类综艺节目要长盛不衰,必须要克服的弊端和努力的方向,让议论更加严谨。
    (3)、读过这篇文章,如果让你设计一个综艺节目,你要关注哪些问题?
  • 9. 文学作品阅读。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

        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

        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

        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

    (1)、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2)、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品析“蚕食”的表达效果。)

    ②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结合加下划线词揣摩人物心理。)

    (3)、文章设置男孩放风筝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本文题目是“飘逝的风筝”,飘逝的仅仅是风筝吗?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七、命题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是一场场的别离。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颗无名的小草……

    请以“                       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八、名著阅读

  • 11. 附加题

        (A)第二天,母亲到学校去恳求瓦西里神甫开恩,让她儿子回班学习。从那时起,保尔恨透了神甫。他又恨又怕。他不容许任何人对他稍加侮辱,当然也不会忘掉神甫那顿无端的毒打。他把仇恨埋在心底,不露声色。

        保尔以后又受到瓦西里神甫多次小的侮辱:往往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把他赶出教室,一连几个星期,天天罚他站墙角,而且从来不问他功课。因此,他不得不在复活节前,和几个不及格的同学一起,到神甫家里去补考。就在神甫家的厨房里,他把一把烟末撒到过复活节用的发面里了。

        (B)保尔明白,没有别的法子解释他拒绝步行的理由,只好低声说:“我的两条腿全肿 了,连走带跑一个星期,我实在做不到。此外,同志,我还不知道您是什么人。”

        “我是你们团的参谋长,这是一。第二,我再一次命令您下马。如果您是个残废,我可没叫您在部队里工作,这不能怪我。”

        保尔好像挨了一鞭子,他猛地一抖缰绳。但是,古谢夫那只坚强有力的手阻止了他。保尔受到这样的侮辱,忍不住要发作,同时他又竭力克制自己,内心斗争了好几分钟。 现在的保尔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任性地从一个部队跳到另一个部队的普通战士了。他现在是营政治委员,全营战士就站在他身后。他自己的行动会给全营树立什么样的服从军纪的榜样呢!况且他担任部队的训练工作,又不是为这个花花公子干的。想到这里,他离镫下马,忍着剧烈的关节疼痛,朝队伍的右翼走去。

    (1)、(A)(B)两篇选文中保尔分别受到怎样的“侮辱”?
    (2)、保尔面对“侮辱”的态度变化体现了他在成长,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3)、两篇选文在塑造保尔形象的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举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