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7-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近期热映的《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获得了极大的好评,也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如氦闪、地球刹车和逃逸、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太阳发生氦闪之前进行的是氢聚变,关于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是 衰变 B、 是 衰变 C、 是核聚变 D、 是核裂变2. 一个笔帽竖立于放在水平桌面的纸条上,将纸条从笔帽下抽出时,如果缓慢拉动纸条笔帽必倒;若快速拉纸条,笔帽可能不倒,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缓慢拉动纸条时,笔帽受到冲量小 B、缓慢拉动纸条时,纸对笔帽水平作用力大 C、快速拉动纸条时,笔帽受到冲量小 D、快速拉动纸条时,纸条对笔帽水平作用力小3. 跳水运动员在跳台上由静止直立落下,落入水中后在水中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时并未到达池底,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运动员从静止落下到水中向下运动到速度为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空中动量的变化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B、运动员整个向下运动过程中合外力的冲量为零 C、运动员在水中动量的变化量等于水的作用力的冲量 D、运动员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冲量与水的作用力的冲量等大反向4.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一些物理学家对某些物理现象的研究直接促进了“近代原子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关于以下4幅图中涉及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是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爱因斯坦为了解释此实验规律,首次提出了“能量子”概念 B、强激光的出现使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这已被实验证实。如图2所示,若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不偏转;则换用波长也为λ的强激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可能偏转 C、如图3所示,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最多可以放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D、图4为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三种射线在电场中偏转情况,其中③线代表的射线穿透能力最强5. 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一上表面光滑、倾角为α的斜面体A,斜面体质量为M、底边长为L,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滑块B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滑块B经过时间t刚好滑到斜面底端.此过程中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为FN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N=mgcos α B、滑块下滑过程中支持力对B的冲量大小为FNtcos α C、滑块B下滑的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此过程中斜面体向左滑动的距离为 L6. 高速水流切割是一种高科技工艺加工技术,为完成飞机制造中的高难度加工特制了一台高速水流切割机器人,该机器人的喷嘴横截面积为10-7m2 , 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为103m/s,水的密度为1×103kg/m3 , 设水流射到工件上后速度立即变为零。则该高速水流在工件上产生的压力大小为( )A、1000N B、100N C、10N D、1N7. 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水平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光滑圆环,轻绳一端拴在环上,另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木块,现有质量为 的子弹以大小为 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并立刻留在木块中,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速度大小为 B、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绳子拉力等于 C、子弹射入木块之后,圆环、木块和子弹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环对轻杆的压力大于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子的能量由光的频率所决定 B、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C、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1个原子核了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减小9.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闭合电键S,用光子能量为 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发生了光电效应,电流表G的示数不为零;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1.6V时,电流表示数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C、电键S断开后,电流表G中电流仍为零 D、当滑动触头向a端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G中电流增大10. 利用氢原子能级跃迁时辐射出来的电磁波去控制校准石英钟,可以制成氢原子钟。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能辐射出波长最短的电磁波的频率为(已知普朗克常数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
11.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质量都为m,A以速度v向右运动,B左端有一轻弹簧且初速度为0,在A与弹簧接触以后的过程中(A与弹簧不粘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弹簧恢复原长时,A的动量一定为零 C、轻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A的动能为 D、轻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A,B系统总动量仍然为mv12.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质量为m装有弧形槽的小车。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以 的水平速度沿切线水平的槽口向小车滑去(不计一切摩擦),到达某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小车右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在小车上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0 B、小球离车后,对地将向右做平抛运动 C、小球离车后,对地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D、此过程中小球对车做的功为13.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两侧有挡板的盒子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两挡板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为m的物块(视为质点)放在盒内正中间,与盒子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从某一时刻起,给物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物块在与盒子前后壁多次完全弹性碰撞后又停在盒子正中间,并与盒子保持相对静止.则( )A、盒子的最终速度为 ,方向向右 B、该过程产生的热能为 C、碰撞次数为 D、碰撞次数为14. 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小球发生正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 和 。图乙为它们碰撞过程的s-t图像。已知 。由此可以判断( )A、 B、碰前 静止, 向右运动 C、碰后 和 都向右运动 D、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了0.4J的机械能
三、解答题
-
15. 如图甲所示,用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让质量为 的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C由静止开始滚下,进入水平轨道后,从轨道末端水平抛出,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复写纸上,在下面的白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质量为 的B球放在水平轨道末端,让A球仍从位置C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在白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操作10次。M、P、N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未放B球时,A球的落点是P点,O点是水平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如图乙所示。(1)、在这个实验中,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两个小球的质量应满足(填“>”或“<”)。(2)、除了图中器材外,实验室还备有下列器材,完成本实验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A、秒表 B、天平 C、刻度尺 D、打点计时器(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A、如果小球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每次的落点一定是重合的 B、重复操作时发现小球的落点并不重合,说明实验操作中出现了错误 C、用半径尽量小的圆把10个落点圈起来,这个圆的圆心可视为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D、仅调节斜槽上固定位置C,它的位置越低,线段OP的长度越大(4)、在某次实验中,测量出两个小球的质量 、 ,记录的落点平均位置M、N几乎与OP在同一条直线上,测量出三个落点位置与O点距离OM、OP、ON的长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 , 则可以认为两球碰撞前后在OP方向上的总动量守恒;若碰撞是弹性碰撞,则还需满足的关系式是。(用测量的量表示)(5)、某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记录下小球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M、P、N,如图丙所示。他发现M和N偏离了OP方向。这位同学猜想两小球碰撞前后在OP方向上依然动量守恒,他想到了验证这个猜想的办法:连接OP、OM、ON,作出M、N在OP方向上的投影点 、 。分别测量出OP、 、 的长度。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关系式:则可以认为两小球碰撞前后在OP方向上动量守恒。16. 蹦床运动有“空中芭蕾”之称,某质量m=50kg的运动员从距蹦床 高处自由落下,接着又能弹起 高,运动员与蹦床接触时间t=0.50s,在空中保持直立,取 ,求:(1)、运动员与蹦床接触时间内,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l;(2)、运动员与蹦床接触时间内,受到蹦床平均弹力的大小F。17. 在方向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 原子核衰变后变成一个 核并放出一个粒子,该粒子动能为EK,速度方向恰好垂直磁场。Rn核和粒子的径迹如图所示,若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全部以动能的形式释放,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1)、写出这个核反应方程;(2)、Rn核与粒子做圆周运动半径之比;(3)、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18. 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A左端与竖直墙壁接触处于静止状态,可视为质点的小木块B停在木板的右端,如图所示。对木块施加水平向左的瞬时冲量使其获得初速度 ,经时间t=0.5s木块运动到竖直墙壁处,速度大小减为 。木块与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后,恰能停在木板右端。重力加速度 ,求:(1)、木板的长度L和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板和木块的质量的比值。19. 如图所示,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上下两端各固定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均视为质点),物体B置于水平地面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一个质量 的小球P从物体A正上方距其高度h处由静止自由下落,与物体A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和P粘在一起共同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求碰撞后瞬间P与A的共同速度大小;(2)、当地面对物体B的弹力恰好为零时,求P和A的共同速度大小。(3)、若换成另一个质量 的小球Q从物体A正上方某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落,与物体A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物体A达到最高点时,地面对物块B的弹力恰好为零。求Q开始下落时距离A的高度。(上述过程中Q与A只碰撞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