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7届九年级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6-0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默写

  • 1. 句篇名句默写。

    ①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赤壁》)

    ,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④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⑥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嘉肴》)

    ⑧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诸葛亮《出师表》)

    ⑨《伯牙善鼓琴》分别用子期的话“”、“”表现了子期善听伯牙的琴声,二人不愧为知音。

    ⑩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用“”点出了作者途经潼关、遥望旧朝故都长安时无限伤感的原因。

二、综合性学习

  • 2. 语言综合运用。

           春天,江南的雨充满了诗情画意,有着“烟笼寒水月笼纱”的[甲](A.迷蒙B.迷茫)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乙](A.隐约 B.婉约),引人无限xiá思。

           夏季一来,就到了他肆意展现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的时候。他像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浑身充满了péng勃新生的力量,很是有些野蛮。炎热的午后,           有股奇怪又特别的味道,氤氲又迷离,眼前只见白茫茫一片,顿时整个世界沉浸在[丙](A.不着边际 B.漫无边际)的大雨中。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xiá

    无限

    (2)、为【甲】【乙】【丙】三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横线。

    【甲】  【乙】 【丙】

    (3)、以下是文中划线部分的内容,正确排列顺序应是(    )

    ①几滴小雨象征性预告后

    ②万里晴空倏尔乌云密布

    ③豆大的雨点便老实不客气地劈头盖脸地倾倒下来

    ④晒了一天的灼热的马路顿时腾起一股白色的热气

    ⑤隐隐几声雷鸣

    A、①②③⑤④ B、②⑤①③④ C、②⑤①④③ D、①②⑤③④
  •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泉州晚报》2017年3月17日第四版《时政·要闻》消息。

    【材料二】标题是一篇消息的题目,是对消息内容的提炼和概括,是引导人们阅读或收听、收看消息的“向导”,是吸引读者注意的点睛之笔。标题可以由引题、正题、副题构成。引题的作用是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引出题目;正题是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或是对正题的补充说明。消息的标题不受消息客观性的限制,它往往是记者表明态度、传达倾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兴泉铁路起点是江西兴国,终点是泉州,该项目将对江西福建两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B、“西北-东南”走向的兴泉铁路,将让宁化、清流、德化等中央苏区县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 C、兴泉铁路通车后,江西兴国开出的货运火车可以经三明宁化、大田、惠安黄塘,直达泉州站。 D、消息的标题形式多样,引题、正题、副题各司其职,但并非所有的消息都有引题、正题、副题。
    (2)、

    根据“新闻链接”,在下面方框中填入恰当的内容。

    (3)、【材料一】中“兴泉铁路宁化至泉州段全线开工”和“德化永春将结束不通铁路历史”哪个更适合做正题,为什么?

三、诗歌鉴赏

  • 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岑参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下列对本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岑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题中的“歌”是古诗的常见体裁。 B、一二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 C、从“中军”到“辕门”再到“轮台东门”,清楚表明地点转移,脉络分明。 D、最后两句直接抒情,作者独自看着身后雪地上的的马蹄印,感慨万千。
    (2)、请简析作者反复描写雪景的原因。

四、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诸弟平日皆恂恂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 , 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

                                                                                                                                                                                             (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①嚣嚣:喧哗,吵闹。这里指沸沸扬扬。②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③不售:不中。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B、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C、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D、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2)、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①四时备        俱:

    ②夕日欲        颓:

    好作诗古文     或:

    因愤激之久     恐: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

    (4)、所谓“见字如面”,就是“读这封信的内容就像是我当面跟你说话一样”。甲、乙两封书信“说话”的内容及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简析。

五、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西方孝文化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中西方孝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长时间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是子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而西方现代经济的发达水平使得它有能力建设一套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比较齐全的养老院体系,尽管许多老年人会比较孤独,晚景凄凉,但是由于文化传统习俗等束缚,他们更不愿麻烦子女,无怪乎有人说西方社会是“孩子的天堂、老人的坟墓”。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西方孝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首先,是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差异所致。陈独秀曾说,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中国宗法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统治者对国家的治理是通过家族来实行的,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国家就是一个扩大了的家族,只有齐家才能治天下。而在西方,个人本位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化的首要原则,这种原则倡导人的自由与平等,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父母与子女也不例外。

           其次,是老年至上与少年至上的差异所致。在代际价值观上,中国是老年至上,西方则是少年至上。相对来说,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在孝文化的熏陶下树立了应对父母尽孝的观念,这是社会化作用的结果。可以说孝道是社会化的产物,而不是个性化的产物。在传扬个性化的西方现代文明中,年轻人对传统观念批判比接受多,对父辈一味的遵从是无法接受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尊重过去与老人经验的老年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一种重视未来与青年创造性的青年文化。

           在代际关系上,中国孝道要维护家族的延续、发展与团结稳定,必然强调代际整合,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和相互负责的,以孝道为基本精神;而西方文化以人的自由平等为最高价值,必然强调代际断裂,父母尊重子女的意愿和个人隐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这是培养独立性格的基础。所以,代际整合与代际断裂的差异也是导致中西孝文化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总之,中西方孝文化截然不同而又各有所长,这些不同源于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流的今天,中西方的孝文化正在彼此影响、互相吸收,取长补短。随着全球化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发展,这种相互影响的趋势还将继续,因此对中西方孝文化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有删改。)

    (1)、下列对上文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指出中西孝文化存在差异这一现象,然后逐层阐释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 B、西方的老年人受文化传统习俗等束缚,不愿麻烦子女,所以比较孤独,晚景凄凉。 C、第四段引用陈独秀的话,目的是使论证更有力,增强文章说服力,语言也更具文采。 D、随着全球化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发展,研究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2)、导致中西孝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中西孝文化“各有所长”,请概括中国孝文化“长”的具体体现。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要命的书

    孙珉

           ①我常常怕枕边摞得高高的书掉下来,把我砸个半死,甚至一命呜呼。

           ②这惧怕由来已久。小时候家里房子小,墙上钉上两根铁扦,架上块长木板,书一摞摞地堆在上面,顶到了屋顶。我们个子小,须站到桌子上才能够到书。书平放着,只能看到切口,看不到书脊,就一本本抽出来翻。书本来就不多,抽完一摞就记住了名子,单看厚薄就知是那本书。只是在抽底下的书时,用劲一拉,整摞书便扣在脑袋上,落得个灰头土脸。要是给函装的书砸了,头上肯定会起个青包。那函多是爸爸自己做的,不用硬纸板,用的是木板,耐摔。父母吵架,并不动手,妈妈的火上来了,会用木棒将木板子掀起来,只听轰天的霹雳过后,那些书便从天堂被打到地狱,残鳞败甲落了一地。这是绝招,老头子只好耐着性子一本本收拾,一张纸片都舍不得丢,收拾完了,气也消了,看着自己这些久经考验的命根子,发呆。

           ③待我上了大学,在图书馆陡然见了那么多好书,都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皓月当空的古今圣贤的作品,就一本本往屋里搬,借只能借 3 本,啃得动的立刻啃掉换新的,啃不动的就多留几天,搁在枕边伴我入梦,真盼着夜里一缕精魂袅袅飘入灵府,通我心窍,启我智慧,让我通体发光,可惜,让我通体发光的还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到了书店,见到这些啃不动的书立刻买下,还掉公家的。不多时候,床上便摞满名著,特别唬人,我乐的是我终于有了这些耐用消费品,现在放在这里,更像是我的睡床之宝、知识权威,不仅让我静穆庄严,也引得不少人纷纷在床头立起知识神龛,每夜临睡前翻上几翻,算是拜了大礼,像是基督徒饭前的祈祷。然后找上一本好看的过瘾。这些书依旧威严地躺在那里,而且越摞越高,我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个个都可敬可爱,却又不知道怎样去获得这些书的青睐,既不用功,又想个个都爱,不可能的事。读到天花乱坠,醒醐灌顶的时候也有。这时,就痴痴地想个不休,觉得自己做了这些书的主子,很神气了几天,争论时底气也壮。可过不久翻到让我开窍的地方,竟又是山重水复,雾气茫茫,不觉呆了,不知是我错了,还是这些大师老奸巨滑,戏耍无知顽童。久而久之,我们也不敢造次了,有文字处多留住眼,有可想处多定些神。书多没处放了,就与同学一道去建筑工地,每人偷一块脚手架的长木板,白纸包好架在床上,将这些书供奉起来。哈,那真是知识的银河,璀璨的群星,他们主宰着知识的星空,我们须仰视才看得见。

           ④毕业时,大包小包多是书。虽听说有人大发牢骚,说书又重又沉,可真正把书卖掉的并不太多。对着提着麻袋收书的小贩,他们都很吝啬,常让小贩扫兴而去。一位即将奔赴沿海经商的同学,恋恋不舍地将一本本书精心放在箱子里,我还从未看到他这么珍惜书。那里面有一套几乎全新的黑格尔著作,特别扎眼,国内出的译本几乎他都全了。他抚摸了许久,最后还是说:“老黑,走吧”。那神情像是和黑格尔商量一同下海。

           ⑤如今,我还是掉进了文字之海。整日满眼都是字,书是越读越多,头发是越读越稀,眼是越读越坏。读完了就把字拿来卖,依旧是书生的那一点点能耐。只是经过的事变成的字,如焊进脑子里,不像在海中游乏了,上岸抖落一下便抖尽水珠。这是肉中的血,汗里的盐,想抖落也抖落不掉。看看别人入这海,入那海,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也时常乱自眼来,恨从心生,恨这些劳什子的书强行让人选择一条出路玄远的生活方式。可恨到晚上,头一靠床,手就不自觉地拿起一本书,读下去,读下去,便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⑥东坡先生有喻,南人识水而不溺,北人入水则沉底。识得书性,入得字海,也算有海可入。有舟楫之便,击水之乐,狗刨几下,也淹不死,何必舍筏登岸。

           ⑦看来,那高高摞起的书还是把我砸中了,而且砸得服服贴贴,欲罢不能,这要人命的书呀!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爸爸自己给书做函、耐着性子收拾妈妈掀落的书等情节可看出爸爸也是一个爱书之人。 B、第④段写经商的同学,刻画细节,既是对同学的讽刺,又反衬“我”对书的热爱和坚持。 C、第⑥段东坡的话,形象地道出读书对“我”写作的帮助,“狗刨几下”实为自谦之辞。 D、文章语言多用短句,节奏明快,富于书卷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爱读书的“我”的形象。
    (2)、根据提示,依次填写出“我”对书的复杂情感。

    →敬爱书→

    (3)、品析语言。

    ①如今,我还是掉进了文字之海。(从划线词的角度)

    ②只是经过的事变成的字,如焊进脑子里,不像在海中游乏了,上岸抖落一下便抖尽水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4)、请简析文章开头和结尾 “砸”的含义及作用。

    (5)、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对文中画线句子内容的理解。

六、名著导读

  • 8. 判断题

    (1)、《繁星·春水》是冰心“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三言两语即成诗句,如“言论的花,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

    (2)、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林冲获罪发配沧州,路经野猪林,鲁智深砍死两个公差,救下林冲,并一路护送林冲安全到达沧州府。

    (3)、简·爱逃离桑菲尔德后,在芬丁庄园幸运地被表哥圣约翰收留,并一度答应做圣约翰的妻子,一同去东方当一名传教士。

  • 9. 鲁滨逊两次建造独木舟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七、命题作文

  • 10.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错误”,指不正确的事物、行为等。面对错误,泰戈尔却说:"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 这意味深长且发人深省的话,向世人揭示出"讨厌"的错误也有不菲的价值。

           请以“有价值的错误”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不套作,不抄袭,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