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

试卷更新日期:2019-07-05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教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与这首军歌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霍去病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邓世昌
  • 2. 一条书船、一家书院、一座书楼……湖州文脉悠远、书香传世。据此回答小题。

    (1)、织里书船(图2)是穿梭于水乡河道卖书的船,始于明初全商出现的书船上可能买到的农书是(    )
    A、《齐民要术》 B、《资治通鉴》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2)、湖州安定书院(图3)是传授湖学的重要场所,是为纪念胡瑗(安定先生)而建。它的创立主要与当时朝廷推行的崇文抑武策略有关。据此推断,湖州安定书院最有可能出现于(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清朝
    (3)、嘉业堂藏书楼(图4)是民国以来中国规模最大的秘蒙藏书楼。20世纪30年代,为避免古籍因战乱而流失,藏书楼主人刘承干将大部分珍贵书籍运往上海租界保存。这场战乱指的是(    )
    A、甲午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北伐战争 D、日本侵华战争
  • 3. 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右图目录展现的内容主旨是(    )

    A、争霸与争鸣的春秋战国 B、秦汉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C、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 D、明清王朝的盛世余晖
  • 4. 下列史实与下图史料能一起印证清朝对某边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是(    )

    A、设置宣政院 B、推行改土归流 C、实行金瓶掣签 D、设立伊犁将军
  • 5. “秦始皇灭六国后,觉得到处都有驻兵镇压的必要,就要分天下为三十郡。”由此秦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 6. 嘉兴有条大运河。嘉兴段运河历史上属江南河,史书载:“大业六年,隋炀帝敕穿江南河。”由此可推断(    )
    A、材料中的史书可能是《史记》 B、《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修此河场景 C、此河贞观之治时已发挥作用 D、宋应星为此河开凿提供技术指导
  • 7. 历经六百年岁月变迁,紫禁城历久弥新。如今其负责人表示要“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紫禁城值得传承下去的有(    )

    ①气势恢宏的历史建筑

    ②瑰丽璀璨的文物国宝

    ③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

    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 “秦始皇灭六国后,觉得到处都有驻兵镇压的必要,就要分天下为三十郡。”由此秦实行了(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 9. 可以和下图史料一起印证清朝对某边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史实是(    )

    A、设置宣政院 B、推行改土归流 C、设立伊犁将军 D、实行金瓶掣签
  • 10. 舟山有座古老的桥——南珍桥。据《定海县志》记载:“宋明道元年(1032年)陈文谅捐资建,明洪武二年至二十年改木吊桥,清光绪间复建石桥。”这一记载涉及的历史纪年法是(    )

    ①干支纪年法    ②年号纪年法    ③公元纪年法    ④君主在位纪年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1.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下列管辖机构按设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域都护府    ②宣政院    ③驻藏大臣    ④台湾府

    A、①一②一④一③ B、②一①一③一④ C、①一③一②一④ D、①一③一④一②
  • 12. 绍兴发展根植于稽山鉴水。东汉时率民开筑鉴湖,成就鉴湖流域万顷良田的是(    )
    A、大禹 B、马臻 C、贺循 D、汤绍恩

二、材料分析题

  • 13. 文明的传播、传承和互鉴,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贞观初年,太宗同意征用18岁以下男子服兵役。中书省拟定敕文,文件到门下省,魏征坚持认为不可,没有签署,前后来回多达四次。太宗发怒,召见并当面责备魏征……魏征以征税失信为例,劝说太宗减少税赋和兵役……太宗说,我的过错很大。于是收回成命。

    ——据(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编译

    材料三:中国人……造纸的知识传入欧洲,1340年意大利出现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欧洲人)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1798年,法国人发明了近代第一台造纸机,大大减少生产的工时与成本。至19世纪中叶,欧洲出现然的大机器生产,实现了造纸生产的近代化过程·。

    1882年,上海一些商人购置了英国的造纸机、切纸机等,建立机器造纸厂,开始改变中国长期以来手工造纸的局面。

    ——摘编自潘吉星《中国造纸史》等

    (1)、读材料一图,归纳中国造纸术传播的特点。
    (2)、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3)、有学者认为“文明因互鉴而发展”,请根据材料三,以造纸技术的发展为例加以论证。
  • 1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州是中国戏曲的发样地之一。据《台州地区志》记述:“晚唐、五代时,台州已有参军戏或杂剧演出。”至宋代,随着城市的繁案,合州戏曲开始兴盛,州县均有组织,“勾栏”业也等有民间艺人演出,经过长期演绎,台州戏曲于明末清初发展成合州乱弹。

    材料二:台州乱弹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注】2006年,台州乱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材料三:2010年以来,台州乱弹艺人多方寻我新出路,实现新发展,有《成继光》、《昭君出塞》等许多优秀传统刷目,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创作编写了《老村新路》等新剧目,歌颂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好人好事;主创人员开设戏曲名家工作室培养后备人才,深入校园开展普及性公益讲座;走进乡村大舞台、走入电视台、登上国家大剧院,展现地方剧种的独特演年魅力;走出国门,问鼎德国国际文化戏曲节,并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获得中外嘉宾的高度称赞。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合州戏曲在宋代开始兴盛的历史背景。
    (2)、台州乱弹发展历程中的两次“毁灭性打击”分别和哪些历史事实有关?
    (3)、结合材料三中台州乱弹艺人的做法,谈谈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4)、综合上述材料,从台州乱弹的发展历史看,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 15. 中学生小红发现一个有关糖的奇特语言现象,于是开展了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历史资料有不同的类型,小红可以选择上面哪些资料释疑?请说明理由。
    (2)、说说小红的研究性学习对于我们学习历史的启示。
  • 16.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文物会“说话”。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我叫玻璃碗。拥有罗马血统,汉时伴着驼铃声声来到中国。我骄傲,我是中国迄今出土最早的罗马玻璃器皿,是文明交流的见证

    我是南宋持罗盘陶俑。我手里的这件“神器”曾一路向西传到欧洲,是大海航行的“定海神针”。我自豪,我是世界最早的持罗盘实物造型。

    (1)、请推测图1琉璃碗通过哪条商路来到中国,并概述当时该商路上的中西贸易状况。
    (2)、图2陶俑手中的“神器”指哪项发明?并以此发明为例说明宋元科技成就对世界的影响。
    (3)、如果图3的三彩骆驼载乐俑参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主题展,请你设计介绍词。
  • 17. 从古到今,世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从未间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七下西洋,在亚非许多国家留下了遗迹。郑和使团教给当地人建造城市和掘井取水的本领,教他们治病,向他们传授农田施肥的技术。徐光启向利玛窦学习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克拉维乌斯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注释本的前六卷。

    ——摘编自吕文利《丝路记忆》

    材料二:政府成立后系统而全面的移植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终于促使列强于1894年同意第一次修改不平等条约,1895年,跻身世界第三造船大国行列。但从小学起以“忠君(天皇)爱国”思想教育学生,将以前各种封建的、军国主义的形式内容进一步强化和系统化。

    ——摘编自马克连《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回顾历史、展望世界,我们应该……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

    ——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1)、郑和、徐光启在中外文明交流上的主要贡献有什么不同?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并依据材料对此事件进行简要评价。
    (3)、结合20世纪中国的相关史实阐述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的理由。
  • 18. 广西的钦州有着“千年古陶都”的美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钦州历史悠久,秦朝就将现钦州一带划为象郡管辖 。自古以未,当地就有制陶的传统。钦州人始终坚守坭
    兴陶这门手工技艺,在传承中逐渐形成自身的艺术文化特色。当地人们还对坭兴陶的手工技艺进行改进以
    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如今坭兴陶已成为钦州市的城市文化名片、广西对外交流的文化使者、国家赠
    送外宾的礼品等。

    (1)、材料中“象郡管辖”属于秦始皇在地方上采取的哪项政治举措?从中华文化的内容上看坭兴陶属于哪一文化内容?
    (2)、结合材料分析钦州人在传承陶艺过程中是如何增强文化自信的?
  • 19.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朝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最盛时期之一。汉使到达了大完、大月氏、安息等多国,唐王朝也曾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在此期间,中国接受了许多西方文明要素,如音乐舞蹈、穿戴服饰等;同时,中国也向西方世界提供了丝绸、瓷器等。——改编自《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

    (1)、右图中的路线①②分别反映了唐朝对外交流中的什么历史事件?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它们的相同点。
    (2)、为了开辟和保障左图的路线,西汉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概括汉唐时期对外交流的特点。请以丝绸之路为例,结合材料分析中外交流带来的影响。
  • 20. 民族团结,民心所向,国家统一,大势所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辖彰显主权

    地区

    朝代

    机构

    新疆

    西汉

    设置 , 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

    西藏

    元朝

    设立 , 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

    台湾

    元朝

    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清朝

    设置 , 隶属福建省

    材料二:文物见证历史

    (1)、写出材料一中①②③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古代推动民族融合的不同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用相关的史实加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