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7-04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据考古发现,半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A、种植水稻 B、种植粟 C、建造干栏式房屋 D、使用青铜器2. 如图中有利于周统治“长久”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3. 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后启青铜铭文,现代汉字由它演变而来。材料中的“它”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4. 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A、治理了黄河水患 B、编著了《道德经》 C、修建了都江堰 D、开凿了大运河5.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6. 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这一绿色发展理念相近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兵家7. 秦朝三公九卿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通判8. 下列选项正确的( )
选项
举措
影响
A
秦始皇建立刺史制度
开创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B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学说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C
隋文帝修建大运河
加强了南北交通
D
宋太祖采取重文轻武策略
加强了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
A、A B、B C、C D、D9. 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是( )A、汉武帝 B、董仲舒 C、卫青 D、张骞10. “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孝文帝决定( )A、地方建立县制 B、实施汉化政策 C、创立科举制度 D、册封鲜卑贵族11. 诗人白居易不到而立之年就一举登第,他自豪地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促成这种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行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2. 如图所示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3. 如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的一部分,相应空格内应填入( )
A、三国 五代 B、隋 五代 C、隋 元 D、三国 元14. 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5. “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6.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17. 雅典在伯里克利时期,公民为之自豪的原因是( )A、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时期 B、完善了王位继承制度 C、实现了男女真正平等 D、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18. 与“台伯河畔”“布匿战争”“元老院”“屋大维”这些关键词相关的学习主题是( )A、上古亚非文明 B、中古阿拉伯国家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19.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是指( )A、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神学文化的复兴 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D、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20. “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世界贸易的范围空前扩大,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该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A、历史背景 B、必备条件 C、主要过程 D、重要影响21. 残酷的三角贸易对欧洲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导致工人发动武装起义 C、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D、导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2. 与“1848年”“《共产党宣言》”“千年第一思想家”等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圣西门 B、欧文 C、马克思 D、列宁23. 1862年,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一宣言被马克思称赞为“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此文件( )A、导致了美国内战 B、废除了黑奴制度 C、建立了世界霸权 D、赢得了国家的独立24.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牛顿——进化论 B、斯蒂芬森——电灯 C、爱迪生——改良蒸汽机 D、莱特兄弟——飞机25. “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上述史实发生于( )A、巴黎和会期间 B、华盛顿会议期间 C、开罗会议期间 D、雅尔塔会议期间26. 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1920——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农业生产情况
年份
项目
1920年
1925年
农业总产值(%)
67
112
种植业(%)
64
107
畜牧业(%)
72
121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27.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这最能反映危机( )
A、涉及范围特别广 B、持续时间比较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来势比较猛烈28.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建立的标志是签署了( )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 C、《北大西洋公约》 D、《华沙条约》29. 杜鲁门回忆:“1947年3月12日下午一点钟,我走上众议院大厅的讲台,向国会联席会议发表了演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这一演说( )A、标志着冷战开始 B、意味着华约建立 C、终结了越南战争 D、结束了古巴导弹危机30.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工,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材料反映了世界贸易组织的( )A、宗旨 B、作用 C、原则 D、要求二、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第31题6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0分.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指出推行农奴制改革的俄国沙皇。(2)、你同意材料中关于农奴制改革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南宋都城临安是一座气魄雄伟的大城,临安城商业繁华的程度,超过了北宋东京。城内大街小巷,大小店铺比比皆是。大街上的买卖昼夜不绝,交易量也很大,“动以万数”。城外东西南北各数十里,也都人烟聚集,货物充盈。临安城最繁华的街道,是一条贯穿南北的御街,也称天街。天街两旁店铺林立,遍布酒楼瓦肆。
——摘编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下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马克思从世博会观察到世界经济中心转移》
材料三:1874~1890年美、德、英、法、日五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较
国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发展速度%
5.2%
3.5%
1.7%
2.1%
12.1%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临安城商业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这一时期日本工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政府架构改制前后图》
材料二: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的统治。这个在世界上,它是第一个国家。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以及联邦政府内部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政府架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1688年后议会与国王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通过“分权”构建全新政府权力机构的具体表现。分析这一政府体制建立的基本前提。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令。该法令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以避免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改变以往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该法包括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三个部分,规定年满65岁的退休工人,每月可获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所需资金一半由在职工人和雇主以保险费的形式交纳,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
﹣﹣﹣摘编自王斯德:《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1)、指出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的目的。(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