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7-0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1987年,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有关北京人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 B、会使用天然火和打制石器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 2. 据考古发现,半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
    A、种植水稻 B、种植粟 C、建造干栏式房屋 D、使用青铜器
  • 3. 要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来自( )
    A、文献记载 B、口头传说 C、考古发掘 D、主观想象
  • 4.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这种文字是(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 5. 西汉时期为开通丝绸之路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张骞 B、班超 C、鉴真 D、玄奘
  • 6.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论语》 B、《离骚》 C、《史记》 D、《资治通鉴》
  • 7.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语句赞颂的伟大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
  • 8. 为了巩固“大一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
    A、“推恩” B、“无为” C、“焚书坑儒”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9. 以下史实不可能从《史记》中查阅到的是( )
    A、商汤灭夏 B、商鞅变法 C、张骞出使西域 D、蔡伦改进造纸术
  • 10. 如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

    序号

    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

    1

    禁胡语、胡服

    2

    改鲜卑姓为汉姓

    3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A、推动经济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实现南北统一 D、促进民族交融
  • 11. 如要写一篇有关“大唐盛世”的历史小论文,下列素材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凿大运河 D、文成公主入藏
  • 12. 如图为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的柱状图,促成隋唐之后这一比例不断增长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13. 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叙述了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
    A、安史之乱 B、陈桥兵变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14. 宋代,南方人口明显超过北方,流传着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说明( )
    A、国家统一完成 B、经济重心南移 C、文化科技繁荣 D、民族政权并立
  • 15. 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下列史实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B、唐朝时文成公主人吐蕃 C、元朝时设置宣政院 D、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
  • 16.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 17. 有首歌谣唱道:“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戚爷”的主要贡献是( )
    A、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B、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C、粉碎了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 D、打败了沙俄侵略军
  • 18. 长期以来,郑成功一直受到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崇敬,其主要原因是( )
    A、收复台湾 B、抗击倭寇 C、七下西洋 D、主持禁烟
  • 19. 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
    A、重本抑末 B、盐铁官营 C、对外贸易 D、闭关锁国
  • 20. 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某班前去参观“中国历代文物精品展”。如果按照朝代顺序,他们依次进入的场馆应是(    )

    ①元明清馆

    ②隋唐五代馆

    ③辽宋夏金馆

    ④魏晋南北朝馆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 21. ……的签订,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文前省略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22. 被军迷誉为“中华神盾”的长沙舰是由江南造船厂建造的,而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则是江南制造总局。那么,江南制造总局创建于下列哪一时期(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 23. 晚清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 24. 1920年1月,北京政府下令改全国国民学校国文为语体文(白话),随后改“语体文”一词为“国语”,确立白话(语体文)的法律地位。这一变革与下列哪一主张的传播有关?(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 25.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洋务运动

    提倡“自强”“求富”,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

    百日维新

    宣传“变法图强”,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

    辛亥革命

    践行“三民主义”,推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D

    新文化运动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A、A B、B C、C D、D
  • 26. 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一个标志性的会议召开了,为躲避搜查,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这个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27. 暑假到了,某校将暑期“研学旅行”基地定在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武装反抗,创建军队 D、生死攸关,伟大转折
  • 28. 1945年8月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下列事件中体现毛泽东“弥天大勇”的是(    )
    A、西安事变 B、抗日战争 C、重庆谈判 D、渡江战役
  • 29. 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

    1919~1927年

    开天辟地,北伐凯歌

    1927~11937年

    星火燎原,万里长征

    1931~1945年

    团结抗战,驱逐日寇

    1945~1949年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 30. 服饰,自古受到中国人的重视,与人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密切相关。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这一规定体现了(    )
    A、自由思想 B、平等思想 C、博爱思想 D、专制思想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 31. 阅读材料,辨析回答。

    材料:

    (1)、写出图中所示长城的起止点。
    (2)、对图中所示内容,小姚认为其反映的是秦朝时期修建的长城;小林认为其反映的是明朝时期修建的长城。你同意谁的看法?请说明理由。判断:理由:

三、材料解析与论述题: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0分.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材料三: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等国,公元前115年回到长安。

    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船队正在穿越印度洋回归祖国时,62岁的郑和病逝在他的宝船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
    (4)、张骞、郑和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你更赞赏哪一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 33. 面对内外忧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要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19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苯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中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自《中国近代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
  • 34. 材料论述题

    1894年11月,正是平壤战败和黄海海战失败后,孙中山等在夏威夷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朝的主张,第一次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康有为领导的戊戍维新也从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开始。维新思想家严复在天津的报纸上第一次提出了“救亡”的口号。

    ﹣﹣摘自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回答

    (1)、材料中的“黄海海战失败”反映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哪场战争?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