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7-0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 1. 有学者指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封邦建国体制,以卿大夫和士组成的侯的“国”为基础,这就是后来儒家在东周礼崩乐坏之后,为恢复西周礼制而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将“家”和“国”放在“天下”之前的重要缘由。这说明(    )
    A、分封制下周王对地方直接控制 B、宗法制是礼乐制的基础 C、诸侯逐步取得了天子的权威 D、儒学就是为了恢复传统的礼乐制
  • 2. “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据此可以推断出(    )
    A、西周的疆域极为广阔 B、天子对地方控制严密 C、西周诸侯势力强大 D、西周的分封制等级分明
  • 3.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家国一体,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 4.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 5. 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设于宫中,主要负责皇家事务。唐朝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这说明(    )
    A、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 B、政治运行过程更为成熟 C、内外朝的职能差别逐渐消失 D、皇室成为政治权力中枢
  • 6. 有学者认为:“元朝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学者的观点强调了(    )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 7. 明代规定“凡内外官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由此可知明代的监察制度(    )
    A、开始形成独立的监察体系 B、有效预防了官员的腐败现象 C、有利于促进封建政治的清廉 D、有利于推动人才公正选拔
  • 8. 有清一代,皇权专制体现在政治统治的各方面,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雍正朝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    )
    A、雍正帝弱化法律作用 B、吏治逐渐走向了腐败 C、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 D、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 9. 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    )
    A、鸦片是英国对华输出的最主要商品 B、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C、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D、英国商品在华销售量有限
  • 10. 1856年,英法联军进通北京前,清政府与联军代表进行通州谈判,接受了联军提出的所有不平等条款,但在礼节问题上寸步不让,在联军代表拒绝了见皇帝时必须跪拜的要求后,清政府遂扣押39名联军代表作为人质。这些事件(    )
    A、体现出清政府军事外交失据 B、折射出晚清近代民族意识淡薄 C、加快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 D、成为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借
  • 11. 如表为1843—1850年间白银与制钱比价波动情况一览表。这些历史现象的出现(    )

    年代

    白银兑换制钱文数

    指数

    年代

    白银兑换制钱文数

    指数

    1843

    1656.23

    123.93

    1847

    2167.44

    162.16

    1844

    1724.12

    128.96

    1848

    2299.34

    172.02

    1845

    2024.74

    151.51

    1849

    2354.98

    176.19

    1846

    2208.36

    165.22

    1850

    2230.32

    166.86

    A、体现了清王朝实施银本位制度 B、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 C、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D、民众对制钱需求量增大
  • 12. 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法掠受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193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史料选取不同 B、史观运用不同 C、内外时局不同 D、社会性质不同
  • 13. 在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一直在内忧外患中寻找着强国御辱之道。其中农民阶级发起的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的有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从社会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的高潮 C、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D、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
  • 14. 甲午中日战争后,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说,“它(中国)可以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迪加,把采矿权卖给另一家,把开设银行的权利卖给第三家,造成一系列特殊的权利关系”,而美国必须获得这些“巨大特权”。这反映出(    )
    A、甲午战争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B、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已开始相互勾结 C、列强在华争相划分势力范围 D、美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最大受益者
  • 15. 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清朝日常政务主要归六部等分理,没有外交部,对外关系一直都由类似于藩务、夷务和商务机构来承接。外交部之所以出现很晚,主要是因为(    )
    A、“闭关锁国”政策排斥对外关系 B、儒家“天下一统”的意识惯性 C、中央机构叠床架屋的权力体系 D、内阁与军机处涵盖了外交事务
  • 16. 武昌起义爆发前夕,刘复基、杨洪胜、彭楚藩三位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回答清政府官员“为何要造反”的责问时,彭楚藩答称:“庚子之役,仇教仇洋,引起战祸,及至兵临城下,又将汉族良善臣民任意杀戮,甚至瓜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将中国送与外人,不予家奴。”材料可以说明(    )
    A、清政府卖国行径引起中国人民反对 B、武昌起义为被杀戮的良善臣民复仇 C、部分政府官员同情革命党人暗中支持 D、《辛丑条约》签订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 17. 《商人与共产革命,1919—1927》一书指出,中国共产党以打倒资产阶级为目标,但是在发展工人运动和工人革命的过程中,却注重和商人建立联合战线。这主要是因为(    )
    A、商人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B、团结商人有利于提高经济实力 C、中国共产党和商人的革命目标一致 D、商人掌握革命统一战线领导权
  • 18. 1926年3月,广东某报纸报道:“各县之商民协会组织正式成立者,已有十余处,昨商民运动委员会开第五次常会,讨论筹备广东省商民协会,议决由中央党部商民部、省党部商民部、广州市党部商民部及广州商民协会,各派二人为省商民协会筹备员。”上述报道的现象(    )
    A、以工农运动的发展为基础 B、有利于国民党主张的宣传 C、是国共合作北伐的典型体现 D、说明国民党组织在全国扩展
  • 19. 如图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一些书籍。这表明(    )
    A、国共两党共同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 B、持久抗战成为国共两党的共识 C、国民党重视对持久抗战理论的研究 D、中共率先提出持久抗战的战略
  • 20. 1947年12月底,毛泽东在陕北召集的会议上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这说明(    )
    A、人民解放军基本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B、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 C、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已经被粉碎 D、解放军将发动战略决战挺进中原
  • 21. 对于中国近代的“租界”不同史观有不同的评价,革命史观以为“租界”是“国中之国”,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据点;现代化史观认为,租界是传播和展示西方工业文明的窗口,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文明史观认为,租界是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流、融合之地,有利于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进步;全球史观认为租界是中国联系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造成这种不同评价的根源是(    )
    A、不同史观的评价立场不同 B、新史观不了解租界的真实情况 C、不同史观的评价角度和标准不同 D、西方学者在评价中国历史问题时采用双重标准
  • 22. 下列是中国近代不同政治派别的主张,他们的共同诉求是(    )
    A、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民主政治 B、反抗外来侵略,抵制西方文化 C、发展资本主义,振兴民族经济 D、救亡图存,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 23. 有史家推理:西周烹治谷物的方法有煮和蒸,文献记载孔子祖先“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说明日常饮食,不外啜粥,蒸饭颗粒松散,不能涨锅,较费粮食;出土古物中,煮饭的鬲所在皆是,而蒸饭的甑瓶少多了。故大约煮食较普遍。上述推理表明(    )
    A、历史推理必须以考古为基础 B、历史推理不能构成历史事实 C、史家生活经验愈丰富则推理愈可靠 D、经文献与考古印证的推理相对可信
  • 24. 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但最近几年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大量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竹简木牍,在主椁室还发掘出了一扇绘有孔子像的屏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考古发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历史文献的局限性 B、历史真相必须建立在文献与考古的相互印证之上 C、这些考古发现可完全颠覆历史文献中刘贺的形象 D、出土文物因其距离史迹发生时间最近而最为可信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82分)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家始终是以变体的家长制形态出现的,也就是“家天下”的变体。当时由于小农经济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国家的权力机构往往并不深入到乡村社会,而是止于县政;在乡村社会通过“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利用乡村自治组织力量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家”的认同自然而然地延伸为对“国家”的认同。因此,治国和治家的规则是通用的,“三纲五常”既界定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又规范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专制皇权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而往往借助乡村社会内生的伦理教化来实现在乡村的统治,而不仅仅是借助“横暴的权力”。

    ——摘编自任剑萍《对中国古代“家国同构”之探析》

    材料二: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了中书省和丞相,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设置了殿阁大学士只是“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而且一般来说品级很低,只有五品。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内阁”真正出现;明宣宗时内阁拥有了票拟权。根据规定,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权力的大小、升降和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由于内阁大学士大都出身翰林,是皇帝的近臣,也是官僚集团中最接近皇帝的人。另外阁臣与皇帝和皇太子多有师保关系,往往加上三公三孤,投太子三师三少,又负责筵经日讲,这些都构成了与一般朝臣不同的特殊身份,他们对皇帝和皇太子的影响自然要多于其他大臣。到了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出现了专控朝政二十余年的状况,内阁的权力开始与设想有了差别。

    ——摘编自于江泰《明代内阁对皇权的制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政治统治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其政治影响。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清末西方列强的入侵,儒家法律文化的价值体系已经崩塌,接受西方法制便是不可避免的。在中国近百年的“法律西化”过程中,对待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无疑存在过多的矫枉过正的现象,然而对本民族文化的抛弃,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相应的辉煌,相反却是法律与文化的脱节,给国人带来巨大精神苦闷和导致信仰的虚无。随着中国经济现代化,中国的法律建设也将走向现代化,在这巨大的社会变革时期,如何看待儒家法律文化,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课题。在中国多元法律文化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法律的现代化,不能无视本土的儒家法律文化,无视它在民众心理间强大的存在,否则就可能会产生“国家法”和“民间法”之间的文化阻碍。

    ——摘编自张天舒《儒家法律价值观及其文化背景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对“中国近现代法制建设”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江户时代后期到明治维新,在社会急剧变革之中,阶级斗争日益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愈加激化。1871年,若仓使节团赴欧美考察,痛感培养人才是根本大计。随之,教育改革开始。明治政府为了推行教育改革,首先确定了改革的方针和政策。1870年2月,仿照欧美学制,第一次制定了《大中小学规则》,建立大学、中学、小学的近代学校体系。1871年7月,设立统辖科学文化事业的文部省。1872年8月,文部省颁布第一个教育改革的重要法令——《学制》。明治政府为抓教育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其他任何一项改革无法同教育改革相比。在经费上给予很大支持。此外,明治政府还聘请大量的外籍教师帮助工作,又不断派人到海外学习。

    ——摘编自浙江大学日本研究所《新编日本通史》等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日本教育变革的特点。
    (2)、结合所学,分析近代日本教育变革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来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鸠摩罗什(约公元343—413年),父为天竺人,母为当时中国西北部的城邦龟兹人。鸠摩罗什生长于龟兹,年七岁,随母出家。九岁以后,随母游学罽宾、月氏、疏勒等国。鸠摩罗什初学小乘,并旁通婆罗门哲学;在疏勒时始学大乘,精研《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等经典,誉满西域,遂为龟兹王迎还龟兹。前秦建元十八年,符坚派大将吕光进军西域,便有迎取罗什的意思。吕光破龟兹,得罗什,回师据有凉州,罗什滞留凉州十八年,得以通晓汉文。后秦弘始三年,姚兴出兵破后凉,迎罗什到长安,住草堂寺,有“三千德僧,同止一处”。姚兴辟逍遥因为译场,请鸠摩罗什担任译主,并命僧肇、僧睿、道生、道融等八百余僧人襄助翻译。前后共译出佛经九十八部,计四百二十五卷。鸠摩罗什所译佛经的卷帙,固然不及后来的玄奘之多,但他所译经、论的方面之广,却超过玄奘。

    ——摘编自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鸠摩罗什成为著名佛学家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