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7-0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玉米的白色种子和糯性种子 C、人的身高与体重 D、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 2. 在某种百合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红花为显性性状 B、红花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 D、白花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 3. 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模拟的是雌、雄亲本产生配子 B、正常情况下雌配子较雄配子体积大,所以要选大小两种小球 C、每次从两个小桶中抓取的小球记录后要放回原桶 D、统计40次,小球组合中AA、 Aa、aa的数量应为10、20、10
  • 4.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菌等单细胞生物的主要原因是:细菌等单细胞生物(   )
    A、遗传物质不是DNA B、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 C、一般进行无性生殖 D、无细胞核
  • 5. 下图为某隐性遗传病系谱图。若Ⅲ6与有病的女性结婚,则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A、1/3 B、1/4 C、1/6 D、1/8
  • 6.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得F1 , F1自交得F2。若F2中种子为560粒。从理论上推测表中F2的种子中遗传因子组成和个体数相符的是(    )

    A

    B

    C

    D

    基因型

    YyRR

    yyrr

    YyRr

    yyRr

    个体数

    140粒

    140粒

    315粒

    70粒

    A、A项 B、B项 C、C项 D、D项
  • 7. 下列关于孟德尔成功揭示出两大遗传定律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选用异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豌豆各品种之间有稳定的、易区分的性状 B、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首先针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 C、主要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中找出了规律 D、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并设计新实验来验证假说
  • 8. 下图中能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过程是(    )

    A、 B、 C、 D、②和③
  • 9.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形状大小相同,来源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四分体的两条染色体
  • 10. 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②一个卵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数目的一半 

    ③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大小不等的次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1. 决定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因素包括(   )
    A、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互换 D、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12. 下列关于人类受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受精作用过程中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融合 B、受精过程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 D、受精卵中的全部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13. 下列关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有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的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 14.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
    A、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C、艾弗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 D、克里克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 15. 下列关于伴性遗传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往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B、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往往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C、伴性遗传的基因存在性染色体上,其遗传和性别相关联 D、伴性遗传不一定要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而遗传
  • 16.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的道尔顿是色盲患者,在对“棕灰色”袜子的分析对比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和弟弟的色觉是一样的,而和母亲不同,下列有关道尔顿家族色盲遗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道尔顿和弟弟的色盲基因都来自母亲,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B、如果他有一个妹妹,则他的妹妹携带色盲基因的概率是1/2 C、如果他还有一个正常色觉的弟弟,则这个弟弟携带色盲基因的概率是1/2 D、他的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或其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 17. 根据下图实验:若再让F1黑斑蛇之间相互杂交,在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黄斑是隐性性状 B、F2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C、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D、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 18. 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现已知控制鸡的芦花与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分别是B和b,位于Z染色体上。为了尽早且准确地知道小鸡的性别,应选用( )
    A、非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 B、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 C、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 D、非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
  • 19. 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1928年在小鼠身上进行的实验 B、R型细菌有毒性,S型细菌没有毒性 C、R型细菌在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可转化为S型活细菌 D、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由于S型细菌DNA作用的结果
  • 20. 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  )

    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
  • 21. DNA片段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22. 在一个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若其中一条链的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T占30%,则另一条链上C、T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4%、12% B、42%、12% C、58%、34% D、34%、30%
  • 23. 细胞每次分裂时DNA都复制一次,每次复制都是( )
    A、母链和母链,子链和子链,各组成一个子代DNA B、每条子链和与它碱基互补配对的母链组成子代DNA C、每条子链随机地和两条母链之一组成子代DNA D、母链降解,重新形成两个子代DNA
  • 24. 关于染色体和DNA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和染色体都是遗传物质 B、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是DNA C、一条染色体含有一条或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D、DNA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 25. 决定DNA分子遗传信息多样性和特异性是(    )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双螺旋的方向 D、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 26. 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选用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B、35S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直接获得的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离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27.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 28. 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D、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段
  • 29. 下列生物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提出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并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的科学家是摩尔根 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艾弗里等人证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D、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的DNA是转化因子
  • 30. 若用32P标记“胚胎干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46 B、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92 C、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92和23 D、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46和23

二、非选择题

  • 31.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统计F1表现型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1)、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2)、F1中绿色圆粒的基因型是 , 其中纯合子占
    (3)、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32. 如图是某类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部分时期细胞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b细胞所处的分裂方式及时期是
    (2)、图d细胞的名称是是
    (3)、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上图中细胞的时期。
    (4)、a细胞中有染色体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 33. 仔细阅读图一和图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中编号④所代表的中文名称是
    (2)、图二所示过程发生的场所主要在中。
    (3)、若用32P标记的1个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释放出来的300个子代 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4)、DNA中储存有遗传信息,而基因是指
  • 34.   1910年摩尔根偶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于是摩尔根用这只白眼雄果蝇与群体中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为红眼。然后他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且雄性红眼:雄性白眼=1:1。摩尔根等人根据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设(假设1),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并设计了测交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

    但现在有的同学对摩尔根等人的结论提出质疑,他们根据果蝇X、Y染色体结构特点和摩尔根的实验现象,提出控制果蝇该眼色遗传的基因还可以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的假设(假设2)。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探究两种假设是否成立。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完善实验结果和结论(可从上述的所有果蝇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1)、实验思路:
    (2)、预测结果与结论:

    如果子代 , 则假设1成立;

    如果子代 , 则假设2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