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三峡》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12-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林: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 C、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 以调素琴2. 下列加线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3. 对文章《三峡》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4. 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从)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B、沿溯阻绝(断) 绝巘多生怪柏(极) 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C、或王命急宣(或者) 或以钱币乞之(有人)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中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5. 下面句子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或王命急宣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哀转久绝6. 读课文《三峡》,体现三峡长的句子(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三峡七百里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7. 读课文《三峡》,体现三峡险的句子(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三峡七百里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8. 读课文《三峡》,体现三峡窄的句子(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三峡七百里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9. 读课文《三峡》,体现三峡山河秀丽的句子(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三峡七百里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0. 读课文《三峡》,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 )
A、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C、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D、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1. 下边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错的一项是( )A、或/王命急宣 B、至于/夏水襄陵 C、其间/千二百里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2. 读课文《三峡》,下列各句翻译错误的是( )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D、“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13. 读课文《三峡》,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 )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C、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14. 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多趣味:真(或实在) B、林寒涧肃 :白色 C、属引凄异:连接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15. 读课文《三峡》,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二、填空题
-
16. 《三峡》的作者北魏地理学家 (人名) , 本选自 , 三峡是、、的总称。1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重岩叠嶂 嶂:
②沿溯阻绝 溯:
③不以疾也 疾:
18. 读课文《三峡》,默写①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②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③写出文中千古传诵的佳句:
19. 文章《三峡》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的作用是什么?
20. 读课文《三峡》,找出两个写山的四字短语: , ;找出两个写水的四字短语: ,
三、阅读理解
-
2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2)、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
(3)、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22.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1)、用原文中的话回答问题:①第一段中描写演习中阵势变化的文字是。
②“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表现。
(2)、第二段描写 , 其中点明这是在潮水暴涨时表演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