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7-0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75.0分)

  • 1. 隋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
    A、取代北周 B、灭掉陈朝 C、取代后周 D、玄武门之变
  • 2. 古城扬州是一座运河相伴、因水而兴的城市。唐朝扬州考生李进准备走水路进京赶考,他会依次经过大运河的(   )

    ①江南河

    ②邗沟

    ③通济渠

    ④永济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 3. 下面是四位古代诗人写的有关隋朝大运河的诗,在四位咏史诗人中,你认为哪一位诗人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最恰当(   )
    A、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B、宗元鼎:“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C、李敬之:“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D、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4. 被唐太宗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的大臣是(   )
    A、白居易 B、宋璟 C、魏征 D、姚崇
  • 5.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引用此话的根本目的是(    )

    A、为了阐明君民关系 B、为了阐明水与舟的关系 C、为了说明民贵君轻 D、为了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
  • 6.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与“唐宗”相同的历史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制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削弱诸侯国势力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 7. 如果你穿越到盛唐时期,你会看到哪些景象(    )

    ①农民在使用曲辕犁耕地

    ②唐三彩的制作过程

    ③外国客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④一些妇女在骑马、打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8. 《土贵要予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yì汲取舀)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材料中的“物”是(    )

    A、耧车 B、筒车 C、水排 D、曲辕犁
  • 9. 玄奘西行后所写的介绍天竺风情的著作是(   )
    A、《马可•波罗行记》 B、《史记》 C、《资治通鉴》 D、《大唐西域记》
  • 10. 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下面图片体现的主题是(   )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唐代的对外交往 C、明朝的建筑成就 D、清朝的经济繁荣
  • 11. 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
    A、安史之乱的爆发 B、唐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C、朱温建立后梁政权 D、五代十国的出现
  • 12.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
    A、掌握国家大权的文臣 B、掌握兵权的武将 C、起义军的首领 D、受封的诸侯
  • 13. 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人们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到奸臣的谋害 C、他捍卫了人民的利益 D、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 14. 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 15. 秦、隋、元是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点,主要表现为(   )

    ①都是由汉族人建立的统一政权    ②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③都对台湾进行了有效的管辖    ④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16. 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从宋到元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A、繁荣与开放 B、分裂走向统一 C、文明初露曙光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 17. 某同学在做“宋元时期大事年表”时,列出了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将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蒙古灭金

    ②蒙古灭西夏

    ③元朝统一全国

    ④元朝建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 18. 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潮流,但文天样的抗元斗争也受到了后人的敬仰,这主要是因为(   )

    ①文天祥是一位民族英雄

    ②文天祥坚贞不屈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③文天祥抗击外来侵略的抗争精神值得赞扬

    ④文天样抗击元军的烧杀抢掠,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有积极意义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19. 列宁说:“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以下战争中,最符合这一特征且规模最大的是(   )
    A、蒙古统一中国 B、金与南宋之战 C、辽攻北宋之战 D、辽攻金之战
  • 20.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

    ①造成重文轻武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改变了五代以来政权频繁更迭的局面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21. 郭靖和杨康都是金先生《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丘处机给他们起名勿忘“靖康之耻”,他们出生时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 22. 南宋时,一位商人沿长江而下去江南看一位朋友,沿途他会看到的经济作物有(   )
    A、茶树、大豆 B、棉花、玉米 C、棉花、茶树 D、棉花、粟
  • 23. 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郑和下西洋 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 24. 洁白的哈达、浓香的青稞酒、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美丽的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的标志是(    )

    A、市舶司的设置 B、中书省的确立 C、宣政院的设立 D、驻藏大臣的设置
  • 2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
    A、女真族 B、契丹族 C、藏族 D、回族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

  • 2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渡尽劫波兄弟在——民族卷】

    材料一: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教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以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摩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双方都是划算的。

    --齐涛《中国政治通史》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少数民族政策是什么?举出唐朝民族交融的两个事例。
    (2)、材料二中的“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盟约?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4)、归纳我国古代中央政权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关系的方式。
  • 27.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随着形势需要不断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都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二: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不拘常规锐意改革,对选官制度的完善起到了很大作用。自她之后,历朝历代皇帝都举行殿试,进士们也自豪地说自己是“天子门生”。

    材料四:北宋通过改革,采取了以文立国的国策,实行文人统治。宋太祖把科举制度作为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

    材料五: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1)、材料一与我国古代的哪一个选官制度有关?这一制度创立于哪一时期?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和武则天为完善这一制度所做的贡献。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实行什么政策?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4)、说出材料五中的制度是哪位皇帝时期创立的?创立这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