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7-0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隋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    )

    A、581年 B、589年 C、587年 D、618年
  • 2. “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与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建立了经济基础。”“此项工程”应是(    )

    A、都江堰 B、大运河 C、赵州桥 D、长城
  • 3. 有人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该制度诞生于(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 4. 唐太宗 非常善于纳谏,他常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作为一面镜子的大臣是(   )
    A、魏征 B、长孙无忌 C、房玄龄 D、杜如晦
  • 5. 唐朝时期,漠北地区少数民族为了方便到长安朝拜皇帝,在大漠南北专门开辟了一条大道,称为“参天可汗道”。“天可汗”指的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 6. “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赞扬了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政绩。后世人称赞她的统治是(   )
    A、贞观之治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 7.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8.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或改革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任用人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9.

    如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

    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 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
  • 10. 下列图片文物(遗址)反映了唐朝的(    )

    A、中外交往 B、建筑艺术 C、唐蕃友好 D、民族关系
  • 11. 学校图书馆推出“大唐盛世”图书主题展,可能展出的图书有(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2. 唐代名画《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
    A、阎立本 B、吴道子 C、颜真卿 D、欧阳询
  • 13. 如图是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它见证了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下列与之相关的人物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班超
  • 14. 2017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走红荧屏,反响巨大。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句反映的是(    )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靖康之变
  • 15. 七年级某历史小组编排“安史之乱”历史剧,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
    A、安禄山、史思明 B、杨贵妃、杨国忠 C、黄巢、朱温 D、唐玄宗、唐肃宗
  • 16.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特点是(   )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D、帝国的彷徨
  • 17. 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祖”是指(   )
    A、李世民 B、赵匡胤 C、赵构 D、朱元璋
  • 18.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据材料判断通判的作用是(    )
    A、削弱宰相权力 B、分解知州权力 C、控制地方财政 D、掌控地方军权
  • 19. 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收复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
    A、渴望收复幽云地区 B、崇武抑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
  • 20.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    )
    A、 B、 C、 D、
  • 21. 《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国耻”是指(     )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辽灭金 D、蒙古灭南宋
  • 22. 如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 23. 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 24. 作为社会的基础,传统农业文明趋向精致化,就是所谓精耕细作的精致型的农业在宋代开始定型。下列关于当时农业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 B、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C、小麦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D、粮食种植的复种技术得到推广
  • 25. 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
    A、一位富商在把玩冰裂纹瓷器 B、店铺在晚上关门不营业 C、船坞水手在研究指南针的使用 D、人们使用纸币交易
  • 26. 《蒙古秘史》记载:“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谁结束了上述材料中描述的状况(  )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铁木真
  • 27.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②灭亡南宋 ③建立宣政院 ④设立锦衣卫 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 28. 今天的广州在元朝时应属于(   )
    A、中书省 B、湖广行省 C、澎湖巡检司 D、江西行省
  • 29. 哪一机构的设置可以说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
    A、西域都护府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察合台汗国

二、朝代接龙(每空1分,共4分.)

  • 30. 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请选出其名称。(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选项涂黑)

    A.北宋      B.南宋      C.金朝       D.西夏

三、判断题(每线1分,共6分.)

  • 31. 区分以下场景,是属于中华民族内部交往的表现,还是中国与外国交流的体现。在答题卡填上相应的“A”或“B”选项。

    A.中华民族内部的交往      B.中国与外国的交流

    (1)、一艘满载着占城稻的船在广州港靠岸。
    (2)、一位宋朝农民与契丹牧羊人在榷场贸易。
    (3)、一位金朝皇帝在阅读苏轼留下的诗词。
    (4)、一位阿拉伯商人在使用指南针指导航船。
    (5)、一位日本僧人收藏汉字书写的佛经。
    (6)、一位蒙古士兵掠占一件景德镇出产的瓷器。

四、材料问答题(第41题16分,第42题14分,共30分.)

  • 3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灿烂辉煌的文明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

    材料四:“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

    材料五:“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材料六:“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也。”

    ﹣﹣《元史•地理志》

    (1)、材料一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的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公主”是指谁?此一事件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3)、写出材料三图一、图二中少数民族政权A、B的名称和建立者。
    (4)、材料四指的是哪一盟约?此盟约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5)、材料五的作者是谁?他抗击B政权取到什么大捷?后来南宋与B政权和议,将哪里作为分界线?
    (6)、从材料六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忽必烈为实现对元朝疆域的有效管辖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
  •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年号是古代中国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建元”。唐太宗时期,年号为“贞观”(公元627年﹣649年),当时日本全面仿效唐制,公元645年﹣650年,日本使用首个年号“大化”,年号制度延续至今。2019年5月1日,日本国将采用新年号“令和”。

    材料三:宋朝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吴钓《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材料四: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五:元代航海家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记载:琉球特产有沙金、黄豆、黍子、硫磺、鹿、豹等,“海外诸国盖由此始”大陆往来各国的商舶时常经过台湾。

    请回答:

    (1)、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
    (2)、你能从材料二得到什么历史信息?唐初,日本派遣出海到中国学习文化的使节叫什么?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宋朝闻名世界的港口的名称(两个)。宋朝设置哪一机构负责管理海外贸易?
    (4)、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四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最终完成于哪一朝代?
    (5)、材料五反映了台湾的相关风情。元朝设立的管理澎湖和琉球事务的是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立有何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