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四中2019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7-0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75分,每小题3分)

  • 1. 假如你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不会遇到的是(    )

    A、住干栏式房子 B、骨耜耕地 C、种植粟黍等旱地作物 D、饲养猪狗等家畜
  • 2. 今天,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请问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
    A、黄帝 B、 C、 D、炎帝
  • 3. 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 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 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 5.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科举制、大运河、三省六部制

    象郡、修灵渠、半两钱

    “瓦子”、“勾栏”、交子

    曲辕犁、筒车、鉴真东渡日本

    A、②④①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
  • 6. 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7. 在清朝,一个英国商人想要在中国经营进出口货物,必须通过下列哪个机构(   )
    A、宣政院 B、市舶司 C、理藩院 D、广州十三行
  • 8. 《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一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下列议论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C、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中国民族工业没指望了 D、清政府的统治已经被洋人的统治完全取代了
  • 9. 《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 10. 1912年元旦,《申报》刊登了这样一条庆贺标语:“中华民民万岁”。《申报》把“国”字改写“民”为主要是为了体现(   )
    A、“三民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B、民国建立,封建制度终结 C、中华民国主权在民的思想 D、人民仍处在专制统治之下
  • 11.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   )
    A、维新思想 B、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 12. 拉开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遵义会议 D、秋收起义
  • 13. 绘制和解读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下图是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年代尺,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大力支持 B、抗日战争历时14年,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牺牲 C、抗战胜利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首次获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在(  )
    A、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 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 15. “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文化大革命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一五计划
  • 16. 建国后某个时期,农业生产中出现“你来我也来,上工带打牌; 你去我也走,工分七八九; 你穷我也穷,生产大糊弄”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发动“大跃进”运动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 17. 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中美关系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中美两国“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始于(  )
    A、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B、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C、1972年中美发表《联合公报》 D、1978年中美两国签署《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 18. 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商品经济发达 B、基本自给自足 C、严格禁止竞争 D、自耕农为主体
  • 1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是(   )
    A、帕特农神庙 B、《荷马史诗》 C、儒略历 D、阿拉伯数字
  • 20. “从某种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对这一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
    A、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国家政权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执掌 C、国王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D、根除了国王和议会之间的矛盾
  • 21. 如图为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德意志)四国在1750年到1900年世界制造产业中的份额曲线图。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曲线A代表英国 B、曲线B代表德国 C、曲线C代表美国 D、曲线D代表中国
  • 22. 如图为苏联 1937 年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示意图。苏联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二,应归功于(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工业化取得的成就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D、列宁领导下人民创造奇迹
  • 23.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对“深远影响”解读最准确的是(    )
    A、美国经济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B、罗斯福深受人民爱戴,连任总统 C、解决了根本矛,根除了经济危机 D、开创资本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先例
  • 2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领导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的是(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甘地
  • 25. 通过市场开放、公平贸易,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组织是(    )

    A、北约组织 B、华约组织 C、联合国 D、世界贸易组织

二、材料题(共2小题,满分25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书记载,四川有很多人家:“多以种茶为业,有如五谷……采茶货卖,以充衣食。”

    材料二:宋朝人的书中记载说:“昔汴都(即东京)数百万家,尽仰(依靠)石炭(古时称煤为石炭),无一家燃薪(柴)者。”

    (1)、材料一的记载说明了什么?材料二反映了宋代哪一生产部门发达?
    (2)、从上面的材料反映的情况来看,宋代经济发展有些什么特点?
  • 27.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资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以说是一部大侵略史。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材料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三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国策?
    (3)、据材料三和所学概括指出,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与15﹣20世纪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相比,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最鲜明的特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