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7-0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75分,每小题3分)

  • 1. 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
    A、重视证据 B、公平公正 C、契约至上 D、注重程序
  • 2. 下列在湖南的重大考古发现中,对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的考古发现是(   )
    A、四羊方尊 B、长沙走马楼吴简 C、长沙马王堆导引图 D、龙山里耶秦简
  • 3. 李白有诗云:“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中所指战役为下列哪幅形势图奠定基础(  )
    A、 B、   C、 D、
  • 4.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隋文帝时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B、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设立进士科 C、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推动教育发展 D、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 5.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天竺 C、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下西洋
  • 6. 学者博宗懋认为:“世宗(注:雍正帝) 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     , 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     应为(   )
    A、中书省 B、市舶司 C、锦衣卫 D、军机处
  • 7. 条约作为一种协议,签约双方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在近代史上,由列强主导的系列条约却屡次对中国的主权构成严重侵犯。下列条约内容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   )

    ①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②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③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以“委以统治”形式予以瓜分

    ④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士与行政之完整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④②
  • 8. 通观中国近代史,我们会发现,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    )
    A、制度变革→文化变革→器物变革 B、器物变革→文化变革→制度变革 C、器物变革→制度变革→文化变革 D、文化变革→制度变革→器物变革
  • 9. 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    )

    阶段

    民族工业状态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短暂春天

    列强放松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萧条

    列强卷土重来

    抗战时期

    遭摧残

    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

    陷入绝境

    美国商品的涌入

    A、近代民族工业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B、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C、国家独立是展开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前提 D、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 10. 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 11. 开国大将粟裕曾写道: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从此形成红军主力……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他回忆的是(   )
    A、1927年南昌起义 B、1927年八七会议 C、1927年秋收起义 D、1928年井冈山会师
  • 12. 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象、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有人据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据此可知(    )
    A、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 B、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 C、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 D、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
  • 13. 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军事行动被毛泽东形象地比喻为“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胸膛”。下列关于此次军事行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军事行动指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将战争引向国统区 D、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 14. 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建设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中国近代第一批工业企业 B、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 C、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一大二公 D、国有企业改革的先进典型是邯郸钢铁总厂
  • 15. 解读如图,分析1980年以后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   )

    ①土地改革的实施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③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 16. 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声音”主要包括(    )

    ①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

    ②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③为反对美国遏制中国寻求与他国结盟

    ④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7.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材料中“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的人应是雅典的(    )
    A、所有居民 B、妇女 C、成年男性公民 D、外邦移民
  • 18. 15世纪西方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的数量比500至1400年之间近千年写就的自传总和还要多。这主要是因为(   )
    A、印刷术的大进步 B、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兴起 C、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D、基督教思想的宣传教育
  • 19. 对下列杰出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B、但丁创作长诗《神曲》,被誉为“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C、美国独立后,华盛顿当选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 D、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大革命达到高潮
  • 20. 1890年,《教育敕语》的颁布,最终确定了教育方针,日本完成了教育改革,其中强化“以赋予神权的天皇的名义,使国民服从天皇”。这说明明治维新(   )
    A、是一次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改革 B、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 D、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 21. 第一次工业革命被称为“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就 C、美德两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 22.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后,俄国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国家建设里面去。俄国慢慢‘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列宁提到的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 23.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其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B、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背景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激化了阶级矛盾 D、作用是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 24. 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说到底,就是在新形势下围堵、遏制中国发展的霸权主义战略。在60多年前,美国针对苏联实行了类似政策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
  • 25.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大海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一条船上。”以下对经济全球化理解正确的有(    )

    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②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③经济全球化导致地区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应该抵制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④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材料题(共2小题,满分25分)

  • 26.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抨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各家相互切磋辩驳,又相互影响、相互激荡,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甲午打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理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文化运动已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个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这种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请根据材料二说出,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的意义?并说出戊戌变法对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帝国”变为“民国”所产生的思想影响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文化运动宣传内容有着什么样的变化?
  • 27. 仔细观察下面三幅示意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政治格局。
    (1)、图1反映的是哪一场战争爆发前剑拔弩张的气氛?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图2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种格局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3)、图3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什么?
    (4)、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应该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