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7-0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著名学者王亚南在分析秦王朝的各项政治制度后指出,“其中最基本的措施,则是‘天下皆为郡县,子弟无尺土之封’。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规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材料表明秦朝实施郡县制的根本目的是( )A、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使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 D、打击贵族势力2. “(刺史)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则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五条,二千石子弟恃估荣势;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可见汉初刺史的设置( )A、彻底解决了封国威胁问题 B、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C、不干涉郡国正常的行政权 D、严重威胁到了皇权3. 下表是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单位:个),对表格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
长江以北
长江以南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98
29
23
938
A、长江流域是唐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B、江南农业已经超过北方 C、中唐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农业生产 D、唐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4. 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这种现象的出现时因为( )A、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 B、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 C、绒棉、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 D、汉代纺织品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5. 朱熹曾指出:“仁义根本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利益)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末得而害已随之。”在这里朱熹主张( )A、天理与义利相辅相成 B、仁义与天理是后天养成的 C、天理与人欲不可兼得 D、一切私利是社会混乱根源6. 李约瑟认为,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在明代,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这说明( )A、传统科技已发展为近代科技 B、中国科技明清仍然领先于世界 C、传统科技与西方科技难分高低 D、西学东渐促进中国科技发展7. 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条约,列强攫取的各种特权构成了对中国实施“准统治权”的制度。在这一系列条约制度中,有一项居于中心地位成为其他条约特权的基础。这一特权是( )A、租界特权 B、关税自主权 C、领事裁判权 D、最惠国待遇8. 下面地图为历史示意图,与图中内容最直接相关的是(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 C、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9. 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在华投资设厂得到允许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0. 1862年浙江人叶澄衷在上海虹口美租界开设了近代上海第一家五金行号“老顺记”。由于叶澄衷注重信誉,不久美孚石油请由“老顺记”推销煤油,“老顺记”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该现象表明当时( )A、外商企业刺激了民族工商业诞生 B、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依赖于外商 C、部分民族资本家重视经营策略 D、上海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起步较早11.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宣称:“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材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A、认为传统文化需要改造 B、有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C、对传统文化有科学认识 D、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12. 下面是中国早期的铁路工人斗争情况。这种变化可以用来表明( )时间
结果
1912—1920年
只是一部分人参加的斗争,大都是在被逼无奈或被教唆利用的情况下发生的,没有其他产业工人的声援
1921—1923年
罢工持续时间长,牵涉方面广、斗争复杂、组织严密,斗争策略娴熟和胜利成果(经济、政治诉求)全面
A、工人阶级逐步成为独立政治力量 B、工人斗争由自发阶段走向自觉阶段 C、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在迅速提高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日趋尖锐13.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制定了与日本拼消耗,打阵地战的持久消耗战略。到1938年11月,国民党调整了其抗战战略,强调“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后方”。这一变化表明国民党( )A、抗战重心转移到敌后战场 B、抛弃了片面抗战路线 C、赞同中共的政治军事主张 D、认识到敌后游击战作用14. 1948年12月5日召开了由各纵队司令参加的总前委会议,下达《总攻黄维边团命令》,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的决心是要拿出拼老命的精神,在双堆集消灭他的土木系——十八军,坚决摘掉‘总统’王冠上的这颗红宝石!”材料反映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5. 年画能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下图是一幅20世纪50年代的《入社》年画,它主要反映了( )A、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废除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C、农民对“大跃进”运动的支持 D、人民公社体制的迅速发展16. 1981年11月2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陈云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者的关系时主要方面和从属方面的关系,计划经济起主要作用,市场调节还是从属于计划”。上述结论( )A、总结了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的基本经验 B、确定了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标准 C、反映了当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状 D、巩固了经济特区逐步对外开放的主要成果17. 辛亥革命前,“断发易服”的呼声日益高涨。有人讲戊戌维新的失败归咎为“变法之初不先变发”,一些海归留学生认为‘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这些观点( )A、表明“断发易服”具有观念变革意义 B、说明维新运动没有涉及社会生活领域 C、揭示了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D、反映出维新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18. 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的常规重型武器装备是火炮,本次阅兵式上先后亮相的歼—20,歼—10C,红旗—22等六种新型战略武器成为合成兵种的常规装备。这一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后( )A、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的成效 B、工业化为国防现代化提供保障 C、人民军队突破西方国家的军事封锁 D、教育与军事科技创新高度结合19.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这表明,他认为在古希腊( )A、政治环境宽松自由 B、各邦公民有相同的参政权 C、民主政体形式多样 D、公民政治体现出民主原则20. 恩格斯评价:梭伦改革“在制度中加入一个全新的因素”,通过改革,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逐渐遭到排斥。这说明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 )A、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力 B、实现全体公民之间的平等 C、便于工商业主参政议政 D、成为平民控制政府的工具21. 罗马法中规定:并不是罗马法上所有 自然人都可以成为买卖契约的主体,聋哑人、精神失常者、年幼的人和受监护的妇女被排除在买卖契约主体范围之外。这表明罗马法( )A、理论与实践严重地脱节 B、注重当事人的行为能力 C、缺乏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D、重视契约保护私有财产22. 但丁的《神曲》,全诗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拉斐尔创作了一系列圣母形象;米开朗琪罗也为圣彼得大教堂创作大理石雕塑作品《哀悼基督》等。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代表人物( )A、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B、世俗艺术水平落后 C、人文精神严重缺失 D、仍坚持以神为中心23. 有学者在评价某启蒙思想时说:“他对英国政制的阐释是错误的,因为他基本上把它说成是国王、议会和法官之间的权力平衡,而实际上辉格党寡头政权操纵着国家”。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是( )A、霍布斯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狄德罗24. 光荣革命后,英国大土地所有者通过议会立法,解决了在扩大农场面积过程中碰到的阻碍,并通过改进耕作方式和引进新式农具、新农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这表明当时英国( )A、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B、政治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C、农业占据主导地位 D、大土地所有者要求掌控议会25. 某学者认为:“大国政府一方面应该保证效率,另一方面又要给社会的自由发展留有空间。美国很好地实现了这两方面的平衡。”美国1787年宪法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确立了联邦制的国家结构 B、构建起三权分立的体制 C、规定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 D、规定最高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26. 阅读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的科技成果表,下列四项对德国科技发展信息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年份
姓名
发明或发现
1866年
西门子
大功率发电机
1976年
奥托
四冲程内燃机
1888年
赫兹
提出轻自燃发动机设计
19世纪80年代
戴姆勒、卡尔·本茨
制成了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世纪90年代
狄塞尔
柴油机
A、技术革命均源于生产生活推动 B、交通运输业成为科技革命的核心 C、科技进步与国家的统一相关联 D、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促进科技进步27. 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开发落后区域计划”,并在国会咨文中指出,不发达地区必须有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没有这样的经济基础,就无法满足这些地区人民的种种希望,倘若他们遭到挫折,希望破灭,就会转而追求那些鼓吹通过专制取得发展的“异端邪说”。据此可知,这一计划表明( )A、美苏战略争夺的重点转移到中间地带 B、马歇尔计划受援国扩大到亚非拉地区 C、美国将经济援助作为冷战的重要手段 D、美国积极促进战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28. 某学者认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倒退,这一观点的依据是这两个组织的建立( )A、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 B、直接导致冷战的开始 C、增强了世界战争的威胁 D、导致欧洲和世界走向分裂29. “新兴国家”是近几年广泛流行于国际舆论和学术界的概念,在国际经济政治领域,与“新兴国家”相关的概念还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等,这些“新兴”概念表明( )A、第三世界已占据主导地位 B、国际关系主导力量的变化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世界经济一体化被所有国家认可30. 世界银行成立初期,主要对欧洲国家进行贷款,到20世纪50年代后则将提供和组织的长期贷款转向了发展中国家。这一转变侧面反映了( )A、欧洲经济全面复兴 B、美国欲压制欧洲的兴起 C、经济全球化的兴起 D、美国对世界的主导地位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皇帝下令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原来的皇帝—中书省—六部的政治体制发生变化,出现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的格局。皇帝既是决策首脑,又是行政首脑,事无巨细须经皇帝批准,于是,皇帝设辅佐机构内阁,帮助处理奏章,但内阁票拟之后的“批红”权,一直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明朝省级行政实行三司分治制度,都直接向朝廷负责,以确保中央对地方权力的有效控制。这是明朝在行政制度改革方面的成功之处,也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制度保障。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行政制度改革的措施和目的?(2)、在材料二中,黄宗羲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黄宗羲的这一思想对近代中国思想领域起了怎样的作用?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欧洲历史未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展当做政府的大事业。西方人来中国者多半为个人的好奇心、利禄心所驱使。他们的事业与欧洲国家或民族的国计民生都没有关系。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不同了。这些国家的国王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十九世纪以前的中国人并不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世界各处的所作所为。这些西方的来客用他们最初到达中国的行为介绍他们自己,从而迫使中国人采取了某些他们认为理所应该的措施。中国人在封建时代是好客和没有民族偏见的,但从十六世纪以后,当中国人在自己的港口遇到暴行与杀戮时,中国人不得不对这一批新来的“不速之客”实行严格的防范和限制,采取必要的自卫措施,如采取封闭除广州外一切港口的严重步骤。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航路开辟前后欧洲在海外贸易政策上的变化,并分析欧洲在海外贸易政策上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以后明、清时期统治者采取的海外政策及其产生的影响?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向西欧国家提出了一份旨在建立一个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大胆计划。即建议德国和其他西欧国家把煤和钢的生产整个过程交由一个高级公共机构负责掌管,目的是使大家在经济领域团结一致,并进而在政治领域相互靠拢。舒曼计划的中心观点是“欧洲建设非一时之力、一日之功”。这种渐进的一体化方式,有别于以往的各种方法……到了1986年,欧共体成员从原先的6国增加到12国。
——摘编自(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
材料二:在2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货物出口增长了20多倍,去年达1510亿美元,中国目前已成为第五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外国投资输入国……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的、更多的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依赖于技术和现代化的中国决不能落后于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步伐。
——《中国和世界贸易体制》(1997年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鲁杰罗在北大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80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进程?(2)、根据材料二,请你用一句话概括鲁杰罗演讲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加入WTO的原因?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对象首先是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1955年,中国艺术团访问了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同年7月,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华演出……1956年和1958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这一段时间的对外文化交流往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开路先锋’和‘外交先行官’的角色”。
——摘编自张登德《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材料二:在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东亚在世界上崛起,增强了东亚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东亚发展模式的成功,使东亚地区的国家更坚定了对自身文化的信心。这种自信更促成了一种“亚洲意识”的觉醒。1996年首届亚洲儿童权利与传媒会议通过的《马尼拉宣言》指出,亚太地区的大众传媒应尊重和保护亚洲社会的传统文化,向儿童提供富有亚洲特色的节目。
——摘编自关世杰《试论二十一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东亚文化的地位和我们对外文化交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