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梁思成的故事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12-1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题

  • 1. 给划线的字注音。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qīn

    xuān

    xiù shí

  • 3. 给划线字注音

    高采烈

  • 4. 根据拼音写词语

    ①站在(wēi é)的古塔里面,我很自然地想到当年前来(kān) 察这座千年木塔的梁思成林(huī) 因夫妇一行。

    ②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dǒu gǒng) ,一副(diāo xiàng)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 5. 比较下列形似字,并组词。

     淹                    健

     掩                    键

  • 6. 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

    孜孜不倦      融会贯通       遐迩闻名     不功自破      移风易俗       因地置宜

    趋炎负势      一窍不通       无边无垠      气质孺雅     丰功伟绩      心旷神怡

    错别字:           

    改正:           ​ 

  • 7. 找出错字并改正。

    勘查                     静之                逻缉               旋昂

  • 8.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当的一组是 (    )

    A、《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的作者涂元季是钱学森的秘书。 B、《梁思成的故事》作者李辉,现代建筑学家。 C、《克隆拔术的伦理问题》作者邱仁宗是当代学者。 D、《我们这双手》作者恩里克 科佩里亚斯是西班牙的当代作家。
  • 9. 下列对课文《梁思成的故事》的理解有误的一组(        )。

    A、《人民科学家的风采》主要从清廉、敬业、爱国三个方面来刻画钱学森的形象。 B、《梁思成的故事》通过写勘探应县木塔来表现梁思成的敬业精神.通过写保护奈良城来表现他的历史主义精神。 C、《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一文从伦理的角度伦证了发展克隆技术的方针是错误的。 D、《我们这双手》从完美的工具,文明的反映,健康的关联,感情的表达四个方面来告诉我们双手的作用。
  • 10. 《梁思成的故事》作者学家。


  • 11. 根据课文《梁思成的故事》内容,回忆填空:

    古建筑在他的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 , , ,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  , 当他  , 当他  , 他绝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  ,  

  • 12. 解释词语。

    ①叹为观止

    ②灰飞烟灭

  • 13. 解释下列词语。

    ①勘探

    ②壮硕

  • 14. 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

    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中 国 28,000,000 30,000,000 日 本 1,850,000 672,000

    苏 联 13,700,000 13,000,000 德 国 3,500,000 1,600,000

    南斯拉夫 300,000 1,200,000 意大利 77,500 153,000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 15. 下面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今年4月15日起,举办奥运会第一届歌曲征集活动。

  • 16. 仿照下面的语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字数可不相同)

    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境;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

  • 17. 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 18. 仿写句子

    “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在生活中,你或许也“仰望”过,请仿照例句,写出你的理解。


  • 19. 中国的古建筑具有轩昂的外象这里“轩昂”的意思是什么?

  • 20. 从梁思成身上,你感受到了哪些民族文化精神?

  • 21. 课文《梁思成的故事》第③段明确了“房子”与“建筑”之间的区别,请你做简要概括。

  • 22. 《梁思成的故事》中,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筑的灵魂”,结合所选文字,请你说说这个“建筑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 23. 文段选自《梁思成的故事》,作者为什么要写“旅游观光者?

二、阅读题

  • 24. 课内阅读。

    梁思成的故事(节选)

    李辉

          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梁思成当年会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向周恩来描述可能会消失的北京古都景象。也开始明白,当他谈到北京城墙时,将它视为一种生命来述说:“环绕北京的城墙,是一件气魄雄伟、精神壮丽的杰作。它 ① 是为防御而叠积的砖堆, ② 是一圈对于北京形体的壮丽有莫大关系的古代工程。无论是它壮硕的品质,或它轩昂的外象,或它历尽风雨,同北京人民同甘苦的象征意味,总要引起后人复杂的情感。”

           五十年代,听说自己曾经堪察过的河北宝坻一座辽代古庙被拆除,梁思成感到十分惋惜。后来,有感于自己的被误解,他有过这样一句无奈的感叹:“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

          一个真正有文化精神的人,才能发出如此深沉的感叹。

          一声感叹,世人谁能深深体味?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不仅,不只,不但)      ②(而,而且,又)

    (2)、梁思成的故事中最使你感动的是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 25. 课外阅读。

    丽江紫禁城

          丽江古镇之所以美,除了拥有名扬四海的玉龙雪山和绕着古镇川流不息的溪流外,它更有保存完好的众多明清建筑群,而气势磅礴恢弘的木府宫廷建筑群则是最有代表、最有品位、最有历史文化影响的建筑艺术群该建筑群曾是历史上纳西族土司木氏的故宫据传,明朝初年,纳西族的首领到京城朝贡,明太祖朱元璋就赐其姓为木从此,纳西族土司以木姓自称纳西族是羌人的后裔,自南北朝时南迁至丽江,历代居于此丽江城始建于南宋,至元代初具规模纳西族人是云南地区最乐于接受汉文化的民族,因此,明代丽江木氏土司在设计建造木府时就是完全仿照北京紫禁城风格来造的,故有“丽江紫禁城”之美称。

         走进木府,沿着中间线路盘旋而上,先后游览了议事厅、万卷楼、光碧楼、玉音楼,最终登上了木府的最高点三清殿这座三清殿是我所见过道观中最有气派的建筑我参观完殿内景观后,又被殿外的景色吸引站在三清殿上向东极目远眺,只见丽江城内“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凭栏俯瞰,只见长廊交叉,水榭曲桥,殿宇辉映整个建筑群在蓝天白云的环抱下,显得格外的宏伟大气史称木氏土司“土地广大,富冠诸土郡,知诗书,好礼守仪”,可谓名实相副,尤其是“知诗书”这一点,其府中的万卷楼就是最好的见证楼内构造精致而有气派,雕梁画栋,光彩照人,有藏书达上万卷,是当年土司子弟读书的学堂在这样好的读书氛围内,自然可造就出一批知书达礼的文人学士如此好的读书环境,即使与当年中原读书郎的读书环境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徐霞客当年也曾慕名到过丽江木府,他原想进木府作番游览和考察但他却没有我们幸运,竟无法步入府内游览,更别说考察了因为当年木府的建筑规格已远远超过了土司的身份,土司生怕豪华的宫殿被徐霞客知晓后外泄犯上,故将远道而来的徐霞客拒之门外霞客于是只好登高遥望,但他还是被木府的恢弘气势所倾倒,赞叹地说道:“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木府在丽江问世已达数百年,其间历经风雨侵蚀、人为破坏,尤其以“文革”破坏最甚好在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群,总为时人所珍爱如今木府经过丽江人10多年的修葺,已呈现出绚丽多姿的光彩,闪烁着时代文明赋予她的美妙青春木府之美,木府之雅,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选自2007年10月“新浪博客”,翁长松有改动)

    (1)、第一段主要运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

    (2)、本文按什么顺序安排结构,组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