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西省于都县2017届高三4月仿真训练历史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5-31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由此看出两者都( )A、颠彼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 B、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 C、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 D、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2. 下表为明清两代进士家庭出身情况统计表。相对于明代,清代( )
区分
前三代无任何功名者
前三代有生员功名者
前三代有高于生员功名者
明代进士总数
47.5%
2.3%
50.20/%
清代进士总数
19.1%
18.1%
62.8%
A、血缘关系是士人晋升上流阶层主要阶梯 B、累世公卿局面逐渐形成 C、家族积淀更能为人才向上流动提供助力 D、科举考试更加公平客观3. 有学者指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以下对宋元时期“新型经济”理解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产生 B、说明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 C、私营经济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农村中开始出现租佃生产关系4. 有人针对洋务运动指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此人主要强调的是( )A、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将败坏社会风气 B、国家应加大工业投资以引导民营企业 C、洋务运动的出路需依托民营企业发展 D、学好西方技术就能全面超越西方国家5. 19世纪末,先进知识分子从西方获得的新知识中得知:自愿联合的团体对于西方诸国的文明进步曾作出过重大贡献,因而奋起效法,组织各种学会。这些学会2/3是士大夫阶层建立的,分散在10个省、31个城市,拥有近万名会员。据此可知,当时( )A、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 B、地方权贵势力潜滋暗长 C、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6. 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这则广告( )A、旨在引导民众正确看待西方文明 B、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 C、说明新式交通已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D、体现出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7.图1为晋察冀边区银行(由国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银行)发行的抗日票,纸张粗糙却不被学术界认为是假币。图2为1941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印制精美却常被学术界称为伪币。对此理解最符合社会实际的是( )
A、对两种货币的评价反映了学术界的价值取向 B、中储券主要流通于华东、华中和大西南地区 C、学术界主要是依据纸张和印制质量辨其真伪 D、抗日票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使用8. 196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对精减职工工作进行部署。精减对象主要锁定在“195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来自农村的新‘职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学徒和正式工)’”,而“原先就是城市居民的职工,一律不予精减”。该通知意在( )A、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B、固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C、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D、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9. 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 )A、公民意识在法律上得到肯定 B、直接民主导致派系林立 C、将道德凌驾于自由之上 D、立法的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10. 在某一时期,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也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上述现象的出现( )A、受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 B、推动了人文精神不断走向成熟 C、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D、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11. 列宁提出:“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为此,苏联( )A、加快了农业社会改造步伐 B、一度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飞速发展 D、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社会发展模式12. 在20世纪上半期,有两个国家扮演了世界革命者的角色。一个国家凭借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另一个国家则充当意识形态的挑战者,同时积蓄在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挑战的实力。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A、德国和苏联 B、美国和苏联 C、德国和美国 D、苏联和中国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普遍降低了国际贸易壁垒,除了一些商业集团对于降低关税的通常压力,以及先是推动着拿破仑三世后来又推动着普鲁士政府寻求通过签署条约使贸易更加自由化的政治考虑以外,贸易条约的签署反映了一种普遍的乐观主义情绪,以及政界和学术界对于国际交换学说的接受。正是经济的迅速扩张、对增长和繁荣的普遍乐观说服了各国和人民放弃保护措施,将控制换成了自由,乡土观念换成了普遍主义,固守传统换成了坚持变革,将闭关锁国的安全换成了开放世界的危险但有潜在利润。
——摘编自H.J.哈巴库克等《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英国人一直认为英国不属于欧洲,这是一种岛国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它始终站在帝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假如照顾了英帝国,便难于兼顾欧洲。二战后西欧的主要潮流是一体化,但英国对此持消极态度,生怕过多的欧洲色彩会影响它的帝国性质,以致后来再想加入欧共体,就不得不多次去申请。英国在60年代经济境况十分不好,而欧共体六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二战后英帝国迅速瓦解,英联邦又不能取代帝国的作用。二战后世界格局迫使英国重视欧洲,两极化将英国与欧洲拴在一起。特殊的英美关系也要求英国重视欧洲,美国的外交重点是抑制苏联,美国希望英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在欧洲起引导作用。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各国间从“闭关锁国”到“开放世界”转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欧共体的态度变化,并指出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影响。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五百年来,各国因势因时而不断崛起,留给世人无尽的思索。
国家
主题
葡萄牙、西班牙
从陆地到海洋
荷兰
从渔夫到车夫
英国
?
法国
从人性到理性
美国
从邦联到联邦
俄国
从改革到革命
德国
从分裂到统一
日本
从锁国到开国
中国
?
结合材料的提示及所学知识,为英国或中国的崛起归纳提炼出恰当的主题并加以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阐释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符合主题)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早在春秋初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就创建了慈善性的医院,收容各种残疾人集中治疗,此后便历代相传。公元六年,在我国的黄河流域一带瘟疫横行,汉平帝下令在当地建造一些房屋,里面放置各种药品,并配有专职的医生,给患病的人给予及时医治,这便是我国第一批公立的临时医院。公元491年,吴兴一带大水,疫病流行,竞陵的王萧把自己住宅拿出来,设医置药,收养贫病,这可能是中国私立慈善医院的最早形式。隋唐时期,具有一定收容能力,并制定有相关管理制度的医院便初步产生。到了宋代医院规模空前扩大,门类更加齐全,设备完善,而在北宋末年,全国各地也相继建成一些为贫困人治病的“安济坊”,既救济穷人的生活,又给他们治病。明清时期州县官办医院就较为普遍了。
——摘编自张赫《我国古代医院的诞生及演变》
材料二:近代之前,“(英国)医院”主要是济贫、收容机构。在近代之前能请得起医生的都是贵族或富人。医患关系是一种“恩惠制度”。直到18、19世纪随着自愿捐助医院的大规模建立,医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医院。中世纪,医疗从业者分为三个等级: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药剂师,各行业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不能逾越。随着医院的兴起,教学医院把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聚集在一起参加诊断,削弱了他们科别的划分……学生在化学实验、尸体解剖等操作中实践,临床成为医学新观念和新实践的诞生地。……随着医院的出现,护理工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摘编自赵秀荣《近代英国医院兴起的社会影响初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办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医院与中国古代医院的不同之处。16.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桩桩令人悲痛的事件证明,德方的克制是很不够的,而且带有任意性。任何种类的船只……全都被击沉……这是对整个人类的挑战。每个国家必须独自决定它应如何对付这一挑战。……当我们采取行动,这些重大行动的时候,我们自己应当清楚,也应让全世界明白我们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目的是维护国际生活的和平与正义的原则,反对自私和专制的力量,我们要在世界上真正自由和自治的各国人民之中确立一种意志与行动的概念,有了它就能保证这些原则得到遵循。……在我们面前很可能有旷日持久的战火考验和惨重牺牲。把我们伟大、爱好和平的人民领入战争是件可怕的事。因为这场战争是有史以来最血腥最残酷的,甚至文明自身似已岌岌可危。然而权利比和平更宝贵。
——伍德罗·威尔逊关于宣战对国会的演讲(1917年4月2日)
(1)、根据材料,归纳美国总统威尔逊对德宣战的理由。结合当时背景指出美国参战的真实意图。(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参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成为同盟国中的重要成员,国民政府开始将战后建设人才的培养提上议程。在技术发展领域,国民政府考虑派留学生去美国学习制造原子弹,他们选派了朱光亚、李政道、唐敖庆等去往美国学习。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考虑战后成立联合政府,派遣罗沛霖、张大奇和王天眷等前往美国学习,这样就形成了二战后的留美高潮。这一时期,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有6200人左右,其中学习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人约占80%。
1949年11月、12月间,朱光亚与曹锡华等人多次以留美科协的名义组织召开中国留学生座谈会,动员大家回国,1950年他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50年春,朱光亚等人回到了新中国。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明确禁止中国留学生离境。1953年7月,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被禁止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开始活跃起来,他们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中国总理周恩来,甚至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写信。这些努力终于促成美国政府在日内瓦谈判中逐步解除了对中国留学生回国的禁令。朱光亚是新中国核事业特别是“两弹”事业的元勋和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是中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国防科技战线的一位卓越的科学家。
——摘编自王德禄《1950年代归国留美科学家的归程及命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朱光亚等知识分子赴美留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朱光亚等知识分子回归新中国的因素并概括其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