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细胞的生命历程

试卷更新日期:2019-06-13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

    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    )

    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 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 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 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
  • 2. 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从新生的根尖上取材,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 B、解离时间要尽量长,以确保根尖组织细胞充分分离 C、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压片都有利于细胞的分散 D、临时装片镜检时,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
  • 3.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既有基因表达又有DNA复制 B、细胞分化要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来实现 C、细胞凋亡由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启动 D、细胞癌变由与癌有关基因的显性突变引起
  • 4. 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 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 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 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
  • 5. 植物受病原菌惑染后,特异的蛋白水解酸被激活,从而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激活蛋白水解酶有两条途径:①由钙离子进入细胞后启动;②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启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水解酶能使磷酸二酯键断开 B、钙离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植物细胞 C、细胞色素c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关 D、细胞编程性死亡避免了病原菌对邻近细胞的进一步感染
  • 6. 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二、多选题

  • 7. 下列中学实验均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编号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或现象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紫色洋葱外表皮、蔗糖溶液等

    原生质层呈紫色,各组成部分结构清晰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花生子叶、苏丹Ⅲ染液等

    在高倍镜下可见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液滴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龙胆紫溶液等

    在高倍镜的同一个视野中,可见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时期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酵母菌、血细胞计数板等

    在10×目镜、40×物镜下的一个视野中完成对整个计数室中酵母菌的计数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 8. 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的数量倍增发生于分裂前期的细胞中 B、具有单层生物膜的结构②与细胞分泌活动有关 C、RNA和RNA聚合酶穿过结构③的方向相同 D、④、⑤处的核糖体均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三、综合题

  • 9. 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是与某种性激素分子结构类似的物质,对小鼠的内分泌功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机体内性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 , 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会
    (2)、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3)、小鼠睾丸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发挥调节作用。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答出4点即可)。
  • 10. 作物M的F1基因杂合,具有优良性状。F1自交形成自交胚的过程见途径1(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改造F1相关基因,获得具有与F1优良性状一致的N植株,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其卵细胞不能受精,直接发育成克隆胚,过程见途径2。据图回答:


    (1)、与途径1相比,途径2中N植株形成配子时由于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不会发生由导致的基因重组,也不会发生染色体数目
    (2)、基因杂合是保持F1优良性状的必要条件。以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为例,理论上,自交胚与F1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 , 克隆胚与N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
    (3)、通过途径获得的后代可保持F1的优良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