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12-08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给下列词中加线的字注音。
慨叹 省悟 家谱 搽脂抹粉
2. 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miǎo茫 jǐ梁 kuāng骗 wū蔑
3. 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
玄虚:
②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
前仆后继:
③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不足为据:
4. 下列各组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玄虚(xū) 诓骗(kuànɡ) 脊梁(jǐ) B、渺茫(miǎo) 省悟(xǐn)脂粉(zhī) C、笼罩(lǒnɡ) 抹杀(mǒ) 宰相(xiànɡ) D、慨叹(kǎi) 玄虚(xuàn) 筋骨(ɡù)5.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抹杀 B、悲观论调 求神拜拂 脂粉 C、前扑后继 埋头苦干 渺茫 D、舍身求法 自欺欺人 炫虚6.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 )A、刚走到村口,他就看见一幅写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巨大标语。 B、每次施工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考虑和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棵树移走? C、老师要求此次作文的题目里含有“秋”字,如“秋风”“中秋”……等。 D、《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7.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B、九曲河,雁城人民的母亲河,早已今非昔比。沿河两岸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百花争妍。 C、分别十年,今又萍水相逢 , 欣喜感慨溢于言表。 D、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意气用事 , 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就会不一而足。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针对“假羊肉”事件,全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D、晚年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9.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A、“理由”“水平”“天空”“上升”都属于名词。 B、“万众瞩目”“ 攻坚克难”“ 凝聚共识”“ 统筹谋划”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相同。 C、“拥有世界杯冠军教练显赫头衔的里皮,是广州恒大由中超冠军“升级”为亚洲冠军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里皮是一环”。 D、“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王涛选择从事公益,以这种方式报答别人的救命之恩。”这个句子的状语是“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10. 下列词语中加加线的意思不合句意的一项是( )A、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不屈不挠,不断奋斗的中国人) B、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一味地信地、信物、信外在玄虚的人) C、要自己去看地底下(指土地下面) D、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无法捉摸,飘忽不定)11.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句中的“脂粉”的修辞方法和含义是 ( )。A、借代,指为国民党反动派涂脂粉的人。 B、借喻,比喻国民党反动派的御用文人。 C、借代,指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宣传。 D、借喻,比喻国民党反动报刊上的欺骗宣传。12. 下列各句中“中国人”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C、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自信力”。 D、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中国人的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13.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段话中的“人们”、“他们”、“大家”、“中国人”、“一部分人”等人称代词,分别指代的是( )A、自古以来的人,有自信力的人,老百姓,全体中国人,为资产阶级效劳的人。 B、承前指"埋头苦干"等四类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和人民,当时社会上一般的人;泛指中国人,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御用文人。 C、"埋头苦干"等四类人,全体中国人,中国的人们,少数统治者。 D、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人,普通老百姓,全体中国人民,少数反动文人。二、问题理解
-
14. 在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请举例说明。15. 作者所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所要证明的观点又是什么?16. 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从中可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7. 本文语言尖锐泼辣,富有讽刺意味,试任选一例进行分析。18.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自欺力”“自信力”的理解。19. 从自身做起,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民族自信力呢?20.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题目有什么妙处?
三、课内阅读
-
21.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他信力 ”“自欺力”加双引号起什么作用?(2)、赏析第一段 “总”“只”“一味”几个词语的表达作用。(3)、第⑦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什么含义?
四、拓展阅读
-
22. ①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社会学家将其称为“家庭文化”,心理学家则称之为“精神风貌”,其内容是指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共有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言行表现的总和,也是家庭成员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
②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不好,则父母恶,子不肖,孽孙生。美国的爱德华和珠克两个家族,家风传至八代。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 位当过大学校长,有100 多位教授、80 多位文学家,60 多位是医生,还有1 人当过副总统,1 人当过大使,20 多人当过议员。这个家族给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 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中有300 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 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 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 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美国政府为了拯救这个家族共花费了数百亿美元的巨款。两个家族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着。所以说, 。
③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鲁迅先生也曾说过:“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翻开历史,在我国不知有多少脍炙人口、生动感人的名人家规、家训,感召来者,滋养后人,如周公的“一沐三捉发, ”;孔子的“ ,无以立” ;诸葛亮的“ 淡泊以明志, ”;朱伯庐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以及周总理的10 条家规等均是。
④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不断 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努力将自己的家庭变成人才的学校。
(1)、阅读短文,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写结论句。(2)、根据你的积累,在第③段横线上填写相关名句。(填写两处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