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12-0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彷徨 接触 中庸 埋没
2. 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丁肇( zhào )中 埋没( mò ) 没(méi)有 B、彷徨(páng)(huáng) 中庸(yōng) 测量(liáng) C、相濡( rú )以沫 儒( rǔ )家 孺( rú )子 D、华裔( yì ) 论(lún)语 议论(lùn)3. 下列成语书写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劳民伤财 叹为观止 恻隐之心 不假思索 B、事必恭亲 人才倍出 修身齐家 改弦更章 C、绿草如荫 源远流长 格物致知 各行其是 D、优柔寡断 袖手旁观 无理漫骂 蜂涌而至4. 指出解释正确的一项( )A、平天下:扫平天下。 B、一帆风顺:船挂满船,顺水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C、彷徨: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D、治国:治理国家。5.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明。 B、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歧视实验。 C、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6. 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B、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是实验。 C、本文在行文过程中把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因而令人信服。 D、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论说文。作者在倡导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7. 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A、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二、能力提升
-
8. 根据本义写出相应的成语。
①船挂满帆,一路顺风行驶。
②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③一抬脚就成功。
④事情在于人做。
9. 给下面的一段文字加标点符号。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 最重要的书是 四书 四书 的大《大学》里这样说 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 格物 和 致知 就是说 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
1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
②最使找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的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
彷徨:
③在环境激变的今天。
激变:
④新的知识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清谈:
11.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请你以“自信”为话题,写一个相同关系的复句。自信不但是 , 而且。
12. 用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①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传统教育的目的并寻求新知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②实验的过程消极的观察, 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 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3. 试比较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指出哪个词最合适,并说明原因。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试、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
②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撑、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③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领会)的。
14. 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15. 从文中看出,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16. 作者要强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因是什么?
17. 根据作者的论述可知中国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什么缺点?三、课内阅读
-
18.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选文主要用的论证方法是。(2)、从选文内容看,作者强调对于格物和致知要有“新的认识和思考”,这主要指什么?(3)、本段论述的是什么问题?
四、拓展阅读
-
19.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①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咸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做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可容得下百川之流, ②听得进“敌对”意见。
(1)、对本文的论点,人们有四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正确,?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 C、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D、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了哪种表达方式?A、议论 B、说明 C、抒情 D、叙述 E、描写(3)、引号主要有以下用法,文中画波浪线的①②两句话中的引号各是哪种用法?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① ②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特定的称谓 C、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D、表示讽刺的意思 E、表示否定的意思
(4)、文中有三句名人言论,请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是道理论据的,在横线上写对;不是道理论据的,在横线上写错。① 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
② 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③ 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5)、这篇短文先后运用了和的论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