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19年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6-0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读如图,中国银行行徽的外观设计灵感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 2. “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和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们使用的是善意和友谊……”。下列选项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古代对外开放 D、开辟新航路
  • 3. 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小亮在40°N,40°E,他在低纬度 B、小亮在40°N,40°E,他在中纬度 C、小刚在20°N,140°W,他在东半球 D、小刚在20°N,140°E,他在西半球
  • 4. 关于如图所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一个洲 B、被太平洋、北冰洋包围的洲 C、地中海气候分布较明显的洲 D、世界上人口较稀疏的一个洲
  • 5. 如图甲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平均分配图,图乙中与此气候类型相对应的城市位于我国地势的( )

    A、①第一阶梯 B、②第三阶梯 C、③第二阶梯 D、④第二阶梯
  • 6. 请给如图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

    A、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与美国为首的协约国的战争 C、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贡献 D、中国解放战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 7. 2018年—2019年从新加坡到越南河内,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进行历史性的会晤。这说明( )
    A、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B、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很平和 C、冷战结束后的政治格局没有改变 D、公正合理平等的政治格局已形成
  • 8.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全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这体现了( )
    A、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B、自然资源利用率低 C、让自然资源能合理利用 D、自然资源取之不尽
  • 9. “改善”成为2018年全国空气质量的关键词,全国各大城市优良天数比例比往年增加……这说明( )

    ①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已解决    ②不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

    ③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的成果    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 闽宁镇作为以福建和宁夏两省区简称命名的梦想之城,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成功案件。下列不能印证题意的( )
    A、中国特色的成功实践 B、彻底解决我国的贫困 C、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D、实施西部大发开战略

二、非选择题

  • 11. 阅读地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7,概括一月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图8,指出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
    (2)、图8所示国家是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甲、乙两地为该国的其中旅游地。根据图8和所学知识,分析甲、乙两地发展旅游业的各自原因。
    (3)、综合上述信息,从区域特色发展角度,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 12. 了解历史,使人明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

    时间

    公元前6世纪

    至前1世纪

    公元前1世纪

    至公元400年

    401—1000年

    1001—1500年

    所占

    比例

    50%

    62%

    71%

    58%

    ——根据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编制

    材料二:

    材料三:英国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工业生产情况(部分)

    注: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垄断了世界工业和海外贸易,被称为“世界工厂”。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我国古代曾为整体世界形成作出重大贡献,请列举科技方面的史实加以佐证。
    (2)、结合上述曲线图分析中国和西方科技的发展趋势,说明导致16世纪以后西方科技发展趋势的原因。
    (3)、请依据材料二、三,梳理两则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
  • 13. 我们的革命是在改造社会,但社会也在改造我们的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试图在中国建立与美国完全一样的制度,很快就在当时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材料二:由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延续……蒋介石曾自命为孙中山事业的继承人,然而真正继承并完成了孙中山事业的恰恰是中国共产党人。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材料一从“过去”到“现代”的分界点及建立的制度。
    (2)、用史实证明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我们的革命是在改造社会,但社会也在改造我们的革命”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