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中招模拟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6-0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 1. 下列图片中文物呈现的内容,共同描绘了中国古代(    )

    A、丰富的社会图景 B、激烈的征战场面 C、繁忙的生产景象 D、盛大的出行场景
  • 2. 下图为林文忠公的奏折文牍,其中记载的史实是(    )

    6月3日秦报:现除暂存八箱外,计已化烟土,凑合前奏之数,共有一万九千一百七十九箱,二千一百一九袋,其斤两除去箱袋,实共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战争
  • 3. 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苦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价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着。”这场战争(    )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 4. “任凭你像尧瞬那么贤圣……像曹操、司马德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梁启超先生的这段话充分肯定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5. “这场战争中途暖折的教训,使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了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这场战争(    )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的伟大胜利 C、基本结束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D、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深入开展
  • 6. 有人认为“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在终点处,这座饱经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见证的事件是( )
    A、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B、国民政府抗战之后迁都 C、蒋介石建立国民政府 D、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 7. 全国民众被广泛地动员起来……民族工商业资本家踊跃购买国债……科学家们……为提高祖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而发奋工作;文化界人士组织许多救亡团体,宣传抗日,海外广大华侨……捐献大量财物,衣物、药品等……。这表明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全民族团结抗战 B、国共两党合作抗战 C、广大华侨的支援 D、科学家们发奋工作
  • 8. 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究的主题是(    )

    A、侵略与反抗 B、敌后战场的抗战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工农武装割据
  • 9. 习近平主席曾经深情地赋词一首:“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他所歌颂的是(    )
    A、焦裕禄精神 B、铁人精神 C、雷锋精神 D、孔繁森精神
  • 10. 下表是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表(单位:%)。导致表格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国有企业

    77.6

    76.0

    64.9

    54.6

    集体企业

    22.4

    23.5

    32.1

    35.6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

    0

    0.5

    3.0

    9.8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 11. 谈到上世纪70年代的中美关系,毛主席曾说:“我们两家也怪得很,过去2年总是谈不拢,现在从打乒乓球起,不到10个月就谈成了。”这次“谈成”的结果是(    )
    A、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签署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 12. “中古西欧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城市市民阶层逐渐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B、更多有手艺的农奴逃离庄园成为城市自由民 C、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兴起和教育的蓬勃发展 D、城市居民为争取自由、自治不断进行斗争
  • 13. 15世纪欧洲人给孩子们取名,不是来自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自不信基督教的凯撒、荷马、梭伦、黛安娜等名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B、地理大发现造成了冲击 C、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D、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 14. 在商业方面,从1799年到1810年,贸易额增加了11200法郎;农业方面,由于采取鼓励措施,粮食产量在1790—1812年路加710%,这反映出拿破仑政府(    )
    A、鼓励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B、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通过殖民掠夺以恢复经济 D、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 15. 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克来特纱厂的第一个烟囱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人,到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说明了( )
    A、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B、殖民扩张促进其发展 C、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D、世界市场确立的全过程
  • 16. 一战爆发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给驻交战国使节的电文中还谆谆嘱托:“不要表现出任何非中立的感情,语言文字都不行。”然而到了1917年,威尔逊在国会发表激情演讲:“我们愿意献出我们的生命与财富,献出我们的一切,为了我们所珍视的和平……”。随后,他又在高票通过的对德宣战决议上签了字。这表明(    )
    A、推动美国参战,加速了一战结束 B、促进世界和平正义是美国的既定国策 C、构建新型世界秩序符合美国利益 D、维护国家根本利益是美国外交出发点
  • 17. 下面是(1925—1943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失业失率第一次大幅下降得益于(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施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历了一个长达十年的经济增长期。出现了高经济增长量和低通货膨胀率并存的局面,再次超过欧盟,把日本也远远地用在后面。这最主要是因为美国(    )
    A、抓住历史机遇,率先进入新经济时代 B、拥有广阔国际市场,掌握金融霸权 C、大搞美苏争霸,赢得冷战的最后胜利 D、善于自我调节,完成传统产业改造
  • 19.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亚、非、拉。下列符合史实的一项认识是(    )
    A、法国殖民政策造成独立的印度就是一个严重分裂的印度 B、拉美地区许多国家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中东地区动荡不安和域外大国在该地区的争夺密不可分 D、1990年,非洲大批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 20. “当地球在空间运动的时候,为何重物还总会落问地面?什么力量驱使地球转动?什么驱使行星在它们自己的轨道内转动?”针对这些问题,牛顿发现了(    )
    A、相对论 B、微积分 C、进化论 D、万有引力定律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嵩阳书院坐落在嵩山腹地,嵩山地区自古就是儒家学派活动的重要地区。自五代至清代的讲学是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其主讲者大都是学识渊博的经师大儒,如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等。到明清时期,嵩阳书院不仅仅具有私学的学术风气、,同时也可以像官学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优秀的学员能步入仕途,在社会上备受欢迎。

    中世纪后期,大学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兴起。如1150年正式成立的被誉为“欧洲母大学”的巴黎大学,中世纪大学的学生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大学课程内客大体分为神学、文艺、法律、医学四科,学生通过公开答辩考试,就能获得学位。学成毕业的各类人才,有的进入城市管理机构,有的从事工商业管理活动,有的从事司法、医疗工作……

    (1)、结合以上材料,比较中国古代书院和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异同点。
    (2)、索邦神学院兴起于法国中心城市,请根据所学知识谈谈城市与大学兴起的关系。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漫画请你指会五四运动是一场怎样的运动?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的?
    (3)、据以上三则材料你能体会到怎样的“五四精神”?据材料三分析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怎样继承并发扬“五四精神”?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07年我国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36838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增长6.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6.3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了4.9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了4.4倍,2007年未,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1989年增加14397万人,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也大幅度增加。

    材料三: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等四大行业被形容为中国“新四大发明”,这不仅是世界见证了中国因科技领域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所产生的惊人变化,也让我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重返世界舞台中央。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取得了哪些方面的进步?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城乡人民生活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
  • 24. 德国是当今颇具影响力的大国。历史上,德国给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给世界造成重大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德国历史上的大事件

    1871年

    通过连续发动战争,实现国家统一

    1882年

    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形成

    19世纪70年代以来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居于领先地位

    1914年

    借机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年

    一战战败,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受到严厉制裁

    1933年

    希特勒通过竞选,出任德国总理

    1939年

    运用闪电战突袭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

    二战战败投降,德国被分区占领

    1967年

    推动建立欧共体

    1990年

    再次实现统一

    1993年

    成为欧盟的核心成员

    材料二: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在1871年统一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到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德国找到了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发展模式,把国家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由国家制定政策和法律,引导经济运行的方向。这些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英国开创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当世人以惊羡的眼光审视急速燃起的德意志时,往往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支撑起所有这一切的是德国统一后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这为这个曾经被欧洲列强不断遏制的国家,争取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1)、请从材料一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并说明选取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促使德国迅速崛起的因素。
    (3)、以史为鉴,从德国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益的启示?
  • 25. 请对比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之间的比较。)

    图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图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与会领导人步出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