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联考二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6-0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晓丽曾与父母一起参观浙江省一处著名的原始人类遗址,如下图是她用手机拍下的房屋复原图。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 2. 春秋战国时代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下面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显著的时代特征(    )
    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 B、各诸侯国之间发生了残酷的战争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思想学术繁荣各国竞相变法
  • 3.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2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刺史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 4.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下面正确反映了“三国鼎立形势”的图示是(    )
    A、 B、 C、 D、
  • 5. 《话说运河》有句解说词:“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关于构成“人”字这“一捺”解说错误的是(    )
    A、中心在洛阳 B、分为四段 C、东西走向 D、沟通五大水系
  • 6.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宣政院 C、台湾府 D、广州十三行
  • 7. 郑成功写信给荷兰殖民头目一说:“此地必归中国同一政府之管辖,事实证明隔海两边地区之居民皆系中国人”,郑成功所说的“此地”是指(    )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新疆
  • 8.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
    A、关天培战死炮台 B、圆明园惨遭洗劫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 9. 《清史稿》记载:“同治元年,曾国藩于安庆设局,自造小轮船一艘。……五年,左宗棠疏请于福建省择地设厂,购机器,募洋匠,自造火轮兵船。……六年,李鸿章迁虹口制造局于高昌庙,建船坞,名曰江南制造局。”下列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是(    )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安庆内军械所    ③汉阳铁厂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 在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坐落着一处名人故居:李大钊故居,西城区爱国主教育基地。李大钊的主要贡献是(    )
    A、创办《新青年》杂志 B、发表小说《狂人日记》 C、将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 D、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 11. 在1923年到1924年冬,苏联军事顾问们对孙中山磨下的军队状况感到吃惊:军队大部分训练不足,装备很差,统兵的军官也不够格。有鉴于此(    )
    A、国共开始合作 B、建立黄埔军校 C、召开国民党一大 D、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12. 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

    A、北伐战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13. 看到下边电影海报后,你会联想到的历史人物是(    )

    A、叶挺、贺龙 B、彭德怀、林彪 C、张学良、杨虎城 D、刘伯承、邓小平
  • 14.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西安
  • 15. 与“1949年”“百万雄师”“占领南京”这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 16. 民国时期,穿中山装、剪辫子和行握手礼等逐渐成为新风尚。这说明辛亥革命(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C、改良了社会习俗 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17. 周恩来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里与前一个“天安门”和后一个“天安门”相关的节日是(    )
    A、端午节、中秋节 B、青年节、建军节 C、建党节、国庆节 D、青年节、国庆节
  • 18.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C、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19. 2019年3月,习近平应邀出访意大利、摩纳哥、法国三国。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次提出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 20. 江山代有人才出。凯撒被谋杀后,屋大维迅速崛起,于公元前27年建立了(    )
    A、雅典共和国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迦太基王国
  • 21. 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后,中国“红十字会”对灾区实施救助。“红十字会”是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此,你认为“红十字会”标记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    )
    A、道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 22. 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没落,一些进步的思想家提倡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称为(    )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马克思主义诞生 D、新文化运动
  • 23. 美国南北方不同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引发了南北战争,其导火线是(    )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 C、来克星顿的枪声 D、林肯当选为总统
  • 24. 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该著作的作者是(    )
    A、马克思,斯大林 B、马克思,恩格斯 C、恩格斯,列宁 D、马克思,列宁
  • 25. 有人说:”对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其中的“阳光灿烂”与下列政策相关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 26. 为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美国政府颁布了(    )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民法典》 D、《国家工业复兴法》
  • 27. 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目前,这个“经济共同体”已经发展成为(    )
    A、世界贸易组织 B、欧洲联盟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
  • 28. 1991年12月底,随着苏联解体,“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崩溃。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八一九”事件爆发 B、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改革 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柳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界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二: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起来。

    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代表人物

    克伦威尔

    罗伯斯底尔

    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政体

    总统制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材料三:

    材料四:今天,网络计算机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便利的交流空间,人们能够在瞬间弄清楚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哪里,自己生产的东西哪里有需求。一个地球村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流空前密切。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这场运动有哪些影响?
    (2)、阅读材料二的表格,结合所学,分别写出表格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内容。
    (3)、为材料三图1,图2提供动力的机器分别是什么?以上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4)、据材料四中网络计算机的发明源自于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起源于哪一个国家?“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 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极大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五月四日下午一时半,十几个学校的学生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头可断青岛不可失”……第二天,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1)、材料一的“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革命?其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说这一历史事件是“历史转折点”?这一历史事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3)、材料三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在农村推行了什么政策?1980年,我国在哪两个省设立了经济特区?
    (4)、材料四从“星星之火”到“开国大典”,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智利一位代表描述当时的情景,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材料二: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霸权又得到加强。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综合国力在冷战后确实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另一方面,而且是主要的方面,在于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的衰落……美国的实力虽然大幅度提升,但与二战后初期不可同日而语。在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之时,欧盟、中国等“五大力量中心”成员的实力也都有引人注目的提升……所以,当今世界并不是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

    ——刘建飞《美国霸权失能与多极化趋势初现》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哪一重大成就?在那一时期中国外交史上“改变世界形势”的重大外交成就还有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霸权加强的原因。
    (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