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6-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
B
C
D
硅太阳能电池
干电池
燃气灶
太阳能集热器
A、A B、B C、C D、D2. 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A、Na、Al B、C,Cl C、C、N、Mg D、O、S3. 下列营养物质中,属于高分子的是( )A、蔗糖 B、油脂 C、蛋白质 D、葡萄糖4.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是( )A、Na B、Fe C、Cu D、Ag5. 下列有机物属于烃的是( )A、C2H6 B、CH3CH2OH C、CH3COOH D、CH3COOCH2CH36. 下列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A、LiOH B、NaOH C、KOH D、RbOH7. 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难溶于水 B、比空气密度小 C、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8.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振荡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现象的是( )A、苯 B、乙醇 C、四氯化碳 D、乙酸乙酯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H2SO4<H3PO4 B、金属性:Ca>K C、半径:S<Cl D、非金属性:N>P10. 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有机玻璃的重要原料,新旧合成方法如下:旧合成方法:(CH3)2C=O+HCN (CH3)2C(OH)CN
(CH3)2C(OH)CN+CH3OH+H2SO4 CH2=C(CH3)COOCH3+NH4HSO4
新合成方法:CH3C CH+CO+CH3OH CH2=C(CH3)COOCH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基丙烯酸甲酯属于高分子 B、新合成方法的原料无爆炸危险 C、新合成方法的原料利用率高 D、新合成方法的原料都是无毒物质11. 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XH3 ,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H2XO3 B、HXO3 C、HXO D、H2XO412. 与OH-具有相同电子总数和质子总数的微粒是( )A、K+ B、Na+ C、F- D、Ne13. 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H2SO4 B、NaOH C、MgCl2 D、NaCl14.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A、乙烷的结构简式:CH3CH3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O C、CO2的电子式: D、Cl-的结构示意图:15. 已知反应:2H2O2=2H2O+O2↑,若其它条件不变,下列措施不能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 )A、升高温度 B、加水稀释H2O2溶液 C、加入少量FeCl3溶液 D、加入少量MnO2粉末16. 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灼烧蚕丝织物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B、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C、将碘化钾溶液滴在土豆片上,可观察到蓝色 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肥皂17. A和B是短周期的两种元素,它们的离子A-和B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A>B B、电子总数A>B C、原子半径A>B D、离子半径A->B2+18. 实验室中,从海带里提取碘的部分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①灼烧海带需要用坩埚 B、步骤③主要操作为过滤 C、步骤④主要反应为:2I-+H2O2+2H+=2H2O+I2 D、步骤⑤可以加入酒精萃取I219. 铝热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铝热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 B、铝热反应可用于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 C、实验中镁条的主要作用是还原氧化铁 D、实验现象为火星四溅,漏斗下方有红热熔融物流出20. 利用下列4组装置进行相应实验。其中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现象
结论
A
棉球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I2
B
烧杯壁变凉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石蜡油分解产生了不同于烷烃性质的烃
D
产生大量无色气泡
非金属性:Cl>C
A、A B、B C、C D、D二、综合题
-
21. 将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与对应的反应类型用线连起来。
A.苯与液溴在FeBr3催化下反应 a. 氧化反应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b. 取代反应
C.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c. 加成反应
22. 请用序号填空。①35Cl和37Cl;②CH3CH2CH3和CH3CH2CH2CH3;③CH3-CH2-OH和CH3-O-CH3④
(1)、互为同位素的是;(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3)、互为同系物的是。23. 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1)、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该反应属于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2)、电子由(填“锌片”或“铜片”)沿导线流出。(3)、当铜表面析出0.224 L氢气(标准状况)时,导线中通过了mol电子。24.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将Al条打磨后,插入6 mol/L盐酸中。(1)、Al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中的表示(填序号)。(3)、H2的产生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5. 下表列出了①~⑦七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按要求回答:
(1)、七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2)、③与⑦的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3)、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填化学式)。(4)、由①、②、③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 , 检验该化合物中阳离子的方法是。(5)、含有上述元素的物质间存在以下转化。M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是。X生成⑤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是。
26. 在2 L的密闭容器中,SO2和O2在催化剂500℃的条件下发生反应。SO2和SO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在前2 min内,以S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速率是mol/(L·min)。(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 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 SO2 , 同时生成1 mol SO3
b. SO2的浓度与SO3浓度均不再变化
c. SO2的浓度与SO3浓度相等
27. 卤族元素的单质能与H2反应,反应情况如下表所示:F2
在暗处能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生成的氟化氢很稳定
Cl2
光照或点燃发生反应,生成的氯化氢较稳定
Br2
加热至一定温度才能反应,生成的溴化氢不如氯化氢稳定
I2
不断加热才能缓慢反应,同一条件下,生成的HI会分解
(1)、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族。(2)、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3)、依据上表,可以推测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填字母)。a. 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b. 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卤化氢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d. 卤化氢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4)、I2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不同卤素原子之间可形成卤素互化物,其性质与卤素单质相近。BrCl和FeCl2水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8. 乙烯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结合以下路线回答:已知:2CH3CHO+O2 2CH3COOH
(1)、D是高分子,用来制造包装材料,其结构简式是。(2)、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3)、E有香味,实验室用A和C反应制取E的装置如图所示。①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是 , 其反应类型是。
②分离出试管乙中油状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
a. 漏斗
b. 分液漏斗
c. 长颈漏斗
③实验结束,振荡试管乙,有无色气泡产生,其主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产物CH2=CH-COOH可能发生的反应有(填序号)。a. 加成反应
b. 取代反应
c. 氧化反应
d. 中和反应
29. 工业以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为原料制备粗铜,进一步以粗铜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晶体。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I. 煅烧黄铜矿,得到粗铜(含铁及铁、铜的化合物等);
II. 向粗铜中加入稀H2SO4和稀HNO3 , 并使产生的NO与H2O、O2反应;
III. 调节Ⅱ中所得溶液的pH,过滤;
Ⅳ. 将Ⅲ中滤液浓缩后冷却结晶,过滤,得到CuSO4·5H2O晶体。
已知:生成氢氧化物的pH
Cu(OH)2
Fe(OH)3
开始沉淀时
4.8
1.5
完全沉淀时
6.7
2.8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 mol/L
请回答:
(1)、I中主要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请将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i. 2CuFeS2+4O2 Cu2S+3SO2+2FeO
ii. Cu2S+ O2 _ + SO2
(2)、II中NO与H2O、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III中的滤渣主要是Fe(OH)3。调节溶液的pH时,pH范围是。(4)、有关上述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a. I中尾气含有SO2 , 可综合利用制备H2SO4。
b. II中稀HNO3的作用之一是使Cu单质转化为Cu2+
c. 在上述过程中,HNO3可循环利用
30. 某小组同学通过“FeSO4被浓HNO3氧化”的实验,验证Fe2+的还原性。(1)、实验一:验证Fe2+的还原性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实验现象
向盛有2 mL 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浓硝酸,振荡
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黄色
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深棕色
红棕色气体是。
(2)、实验现象与预期不符,继续进行实验。取深棕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现象说明。
(3)、实验二:探究溶液变为深棕色的原因(资料与猜想)
查阅资料后猜想,可能是生成的NO2或NO与溶液中的Fe2+或Fe3+反应,而使溶液变为深棕色。
(实验与探究)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已检验,尾气处理已略去)
i. 关闭c,打开a和b,通入N2 , 一段时间后关闭a;
ii. 向甲中加入适量浓HNO3 , 一段时间后丙中溶液变为深棕色,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iii. 关闭
B、打开c,更换丙、丁中的溶液(试剂不变);
iv. 继续向甲中加入浓HNO3 ,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了与ii相同的实验现象。
通入N2的目的是。
(4)、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装置乙的作用是。(6)、实验结论是。(7)、(反思与改进)实验三:验证Fe2+的还原性
该小组同学依据实验二的结论改进了实验一,观察到了预期现象,其实验操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