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高二选修四第二单元第2课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12-0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柏拉图心目中理想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是(    )
    A、公民推选出来的贤士 B、战场上克敌制胜的勇士 C、仁慈而有权威的贵族 D、富于理性和智慧的学者
  • 2. 古希腊某哲学家指出,社会的原则首先是专业分工的原则——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禀赋从事一门职业劳动。提出这样主张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 3.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组成。构成理性世界的是(    )
    A、天理 B、良知 C、物质 D、理念
  • 4. 大前提:柏拉图主张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小前提: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结论: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该推论(    )
    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B、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正确 C、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错误
  • 5. 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的人构成: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他认为如果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他认为护国者应具备(    )
    A、正义之德 B、智慧之德 C、勇敢之德 D、节制之德
  • 6. 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由富有的“贤哲”做统治者,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持这一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    )
    A、墨子 B、普罗泰戈拉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 7. 《理想国》一书中所讨论的重要问题是(    )
    A、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 B、什么是人的本质 C、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D、人是万物的尺度
  • 8. 柏拉图认为,在理想的社会中,由“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柏拉图(    )
    A、对雅典民主政治状况持肯定态度 B、赞同抽签选举办法 C、主张按照人的品德确定社会分工 D、主张实行直接民主
  • 9. 正如K·R·波普所言:“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这说明(   )
    A、柏拉图的思想著作大多保留下来,成为学术经典 B、柏拉图的理想国被后世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广泛接受 C、柏拉图的理想国为后世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广泛接受 D、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影响巨大,是珍贵的思想遗产
  • 10. 《理想国》是柏拉图影响最大的著作,他在该著作中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是(   )
    A、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 B、一个国家如何才能实现强大 C、什么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民主国家 D、什么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富裕国家
  • 11. 对柏拉图的思想主张说法错误的是(    )
    A、哲学上提出了唯心主义的理念论    B、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反映 C、要实现理想国,必须由懂哲学的人做国王   D、国家的目的不是和谐与效率,而是民主与自由
  • 12. 柏拉图主张让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明智、富有才干、具有道德的人手中,这实际上是( )
    A、对雅典的民主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B、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的必然结果 C、坚定地支持雅典的民主制 D、为自己进入仕途制造舆论
  • 13.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设想的理想统治者是(    )
    A、君主 B、贵族 C、平民 D、哲学家王
  • 14. 《理想国》一书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书中的人物对话层层推进,给人以智慧的启发,下列最有可能是他们的讨论议题的是(   )
    A、“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B、“法治忧于人治”            C、“人们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自由、民主、平等”
  • 15. 柏拉图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在雅典创立了阿卡德米学园。以下他最有可能赞许的培养目标是(   )
    A、教育家 B、数学家 C、哲学家 D、合法公民
  • 16. 柏拉图曾说:“奴隶不会成为主人的朋友,小人也不会成为君子的朋友,即使他们拥有了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因为如果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以平等,其结果正是不平等。”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古代希腊不平等的现象比较普遍 B、雅典民主共和国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专政 C、古代雅典没有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每一个人都可以追求平等的政治地位
  • 17.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想的理想国家是一个(    )
    A、高度集权的专制国家 B、高度民主的国家 C、典型的法治国家 D、哲学家王统治的和谐社会
  • 18. 柏拉图学院门口写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这句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咀嚼、玩味。对于柏拉图的唯心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是由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两部分组成 B、感觉世界真实、完美而永恒 C、物质先于理念存在 D、人们学习过程并不是回忆的过程
  • 19. 右图为柏拉图的一部名著,在里面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    )

    A、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 B、法治与人治的关系 C、理想国中的居民分为三部分,各自恪守职责 D、统治者成为哲学家才能治国
  • 20. 柏拉图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下列对柏拉图的思想主张说法错误的是(    )
    A、哲学上提出了唯心主义的理念论 B、强调自然科学,师不必强于弟子 C、要实现理想国,必须由懂哲学的人做国王 D、国家的目的是民主与自由

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柏拉图认为各个阶层对待财富的态度应该不同。在理想国中,统治阶级即国王和护卫者“除了绝对的必需品之外”不得有任何财产,而对被统治阶级来说,却并不要求其放弃私人财产。他的理由是“统治阶级如果嗜好金钱与财产,他们必将腐败。而生产阶级成员就其本性而言必然有此嗜好,将不会急于篡夺统治者的位置,因为这会妨碍他们积累财富”。被统治阶级的责任和价值就在于供应统治阶级以生活资料,使这些人专心治国,这样才能达致城邦的最大善。

    与柏拉图类似,孔子对各个阶层财富观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就国君而言,孔子认为应该只“言义而不言利,为人君,止于仁。”国君乃天下财富的最高所有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国君的利就是义。就各级官吏而言,孔子主张不仅言义,而且言利。因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官吏需要依靠俸禄来养家糊口。然而,官吏求“利”必须合乎道义,即君子“仕则不稼”、“不尽利以遗民。”就一般的平民而言,孔子主张求利、致富,但同时又要为他人着想,“富而好礼,富而好仁。”

    依据材料概括柏拉图和孔子的财富分配观异同。依据所学说明其成因。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柏拉图认为,……人们用感官体验到的一切美德和品质都是相对的,不完美的。绝对的美德是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存在,只能用思想去理解。在某些作品中,柏拉图称这些现实之外的纯粹的美德为“理念”,……理念可以通过人类的灵魂去了解,因为灵魂是不朽的,他蛰居于必朽的躯壳中。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柏拉图强调,……“对一个国家来说,贵族政体是模范政体,因为在这个政体形式中,我们发现了所有阶级之间的那种正当的从属关系”。

    ——(美)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认为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在政治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详细地比较研究了君主、贵族、共和、僭主、寡头和平民六种政体,他主张法治,并认为“法律是不受情欲影响的理智”。

    ——朱亚娥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和政治主张方面的不同。
    (2)、结合材料分析,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和老师主张不同体现了怎样的治学态度。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了教育规划:儿童6岁开始入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学习内容  很丰富包括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体操、骑马、射箭等0—16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而奴隶主子弟在17—20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体育训练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其次还要学习军人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例如,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奴隶主子弟结束学习,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职责,成为军人。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受教育。用20年的时间来研究辨证法,培养学生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这是最后阶段的教育,学生50岁毕业后可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成为哲学王。

    ——摘编自郑晓沧译:《柏拉图论教育》

    (1)、据材料,概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2)、你能否依据以上材料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做全面、客观、严谨的评价?说明理由。举出进一步了解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三种途径。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道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

    克已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材料二  城邦的公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神用金子创造了具有统治能力的统治者,用银子创造了武士,即统治者的辅助者,用铜和铁创造了农夫和匠人。                ——柏拉图《国家篇》

    (1)、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并指出其政治主张的实质。
    (2)、为传播他们的思想主张,孔子和柏拉图采取了怎样的共同方式?他们的主张是否被统治者接受?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方,何为良政?如何实现良政?这是他们孜孜以求其答案的命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做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注: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各做各的事情。……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

                                                                                                                                                                                              ——柏拉图《理想国》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分别追求怎样的理想国家?其实现手段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柏拉图的治国理念最大的不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