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5-2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沿溯阻(阻断)     巘多生怪柏(极)    哀转久(消失) B、以为大有所益(自己)    非享午夜分(如果)    三峡七百里中(从) C、欲界仙都(的)  案牍劳形(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已而细柳军(到达) D、九十(将近)    焉置土石(况且)    行且珍惜(一边……,一边……)
  • 2.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托尔斯泰眼睛表情的丰富,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B、“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做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这两个句子都是疑问句,但前者是设问句,后者是反问句。 C、“老师对父母远在他乡打工的我的关怀,如润物春雨。”解说:“老师如春雨”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D、表达要得体,就要注意恰当使用礼貌用语。比如到别人家做客,应用“拜访”;宾客到自己家,应用“光临”。以书面形式提意见和建议时,应说“我的这些看法并不成熟,请批评指正。”

二、字词书写

  • 3.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注音,或根据提供的语义写出相应的成语。

    ①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A.qiāo  B.qiǎo)然不惊。

    ②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有(A.qiān  B.xiān)维的树枝。

    ③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④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暗地生长)了——“单调”。

三、句子默写

  • 4. 古诗文名句默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①”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②”,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③ , 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④”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了“岂不罹凝寒?⑤”的赞叹;面对优美的田园风光,陶渊明抒发的是“⑥”的闲适淡泊之情:面对奇山幽谷,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⑦。”

四、名著阅读

  • 5. 名著导读。
    (1)、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写到:“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下面表格是《红星照耀中国》中对三位人物的表述,其中表述朱德的一项是(    )
    A、A天性聪明,是一个对中国旧学很有造诣的学者,A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很深的研究,能写善讲,记忆力超群。许多日本人认为A是当今中国最有才能的战略家。 B、有时要是B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B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B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B是四川人。B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B一般没有脾气,但B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B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C、C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蒋介石曾任命C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又曾悬赏8万元要C的首级。
    (2)、根据你所阅读的法布尔的《昆虫记》的收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表述正确的任意两项是(    )
    A、萤火虫的俘虏对象主要是蜗牛,捕捉俘虏时,马上把它咬死。 B、对螳螂幼虫来说,最具杀伤力的天敌,要算是蚂蚁了。 C、蟋蟀舒服的“住宅”是借助其他昆虫废弃的地穴建造的。 D、蟹蛛是一种不会织网的蜘蛛,只是等着猎物跑近才去捉,它尤其喜欢捕食蜜蜂。 E、水蛛能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用于储存空气。 F、粪金龟非常乐于助人,它们经常会帮助同伴去推粪球。

五、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谈生命

    冰心

        ①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②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扶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③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若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歌唱,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④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A________。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B________,________;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C________。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云翳:云朵),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相应的填空。

    树木的生命状态:①破壳出土→②春天繁花满树→③→④秋天树叶维红,庄严灿烂→⑤

    暗示的人生历程:①→②青春朝气蓬勃→③中年创造辉煌→④→⑤生命终结

    (2)、本文“喻巧而理至”,语言形象并富有内涵,说说下面这两个句子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

    ①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②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3)、本文的结构和语言具有两两相对的特点,句式整齐而又稍加变化,体现出不同的意趣。如作者描述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终结的过程,起笔和落笔都相同。又如文章结尾,以“江流入海”对“叶落归根”,以“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对“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等等,试研究这种表达方式,联系上下文,在第④段划横线处补写相应的内容。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

        ①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弥至最小程度。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千百年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仍然做然屹立。当代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而且其代价远远小于西方的“刚”。

        ②中华民族不但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而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作为对比,西方数千年中一直采用承重墙体系,直到工业革命以来、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后,才意识到框架结构的优越性,遂开始大规模地普及,但这种框架体系仍然是“以刚克刚”。而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如“墙倒屋不塌”的功效,其柔性的连接,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汶川大地震中,许多文物建筑的墙体均不同程度地受损,但主体结构仍未倒塌,就是这种柔性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表现。

        ③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栱层。(A)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般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B)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C)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又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历史上,很多带斗棋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棋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D)斗栱不但能起到“减震器”的作用,而且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④除了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外,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是古建筑抗震的关键。比如榫卯的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又比如柱子的生起、侧脚等技法降低了建筑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梁架系统通过阑额、由额、柱头材、蜀柱、攀间、搭牵、梁、檀、橡等诸多构件强化了联系,显著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柱子与柱础的结合方式能显著地减少柱底与柱础顶面之间的摩擦,进而有效地产生隔震作用:在高大的楼阁中,如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等,都在暗层中设有斜撑,大大强化了构架对水平冲击波反复作用的抵抗能力;在外檐柱间设置较厚的墙体,起到现代建筑中“剪力墙”的作用。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匠心。

    (1)、对下列说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代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都能达到这个要求。 B、我国古代建筑选择木材等有机物作为结构主材是为了形成柔性的框架结构,使之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修复能力。 C、西方意识到框架结构的优越性比我国要早,普及程度也比我国要高。 D、山西大同的华严寺,没有斗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而带斗棋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这一对比是为了说明了华严寺的附属建筑质量低劣。
    (2)、写文章要注意前呼后应。这两句话是从原文第③段中抽取出来的,放回原文,应该放在处。

    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大屋顶(尤其是虎殿顶、歇山顶等)需要复杂结构和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虎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

    (3)、第④段“除了这些较显著的于法外,我国占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术”,“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具体指哪些手法,举出三种。
    (4)、说说第②段中“以刚克刚”中两个“刚”字在文中的意思。

六、诗歌鉴赏

  • 8.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

    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睛。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注】①春晚,即晚春,此时正是山家农忙春耕季节。

    (1)、贯休的诗善用叠词,请你说说第三句“蒙蒙”、“泠泠”两个叠词妙在哪里。
    (2)、结合注释和诗句,说说这首诗写出了雨后山民怎样的心情。

七、文言文阅读

  •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敬履

    司马迁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 , 衣褐 , 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注】①圯:桥。②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朝开国元勋之一。③老父(fǔ):老年男子。④衣褐:穿着麻布短衣。衣:穿,作动词。⑤直:故意。⑥履:鞋子。⑦长跪:直身而跪。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良闲从容步游下到邳圯上

    ②因长跪

    ③与老人

    (2)、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3)、联系前文,用自己的话说出划线句“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中的“是”具体指代的内容。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张良身上的优秀品质。

八、语言表达

  • 10. 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关内容。

    张敏买了一套十卷本的《昆虫记》,王莉特别想借来阅读,但自己和张敏关系一般,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就请自己的好朋友李佳帮忙转述自己的想法。李佳非常热心,当天就去找了张敏。听了李佳的话,张敏毫不迟疑地说:“没问题。我可以先将《昆虫记》的前五卷先借给王莉阅读两个月。请你转告王莉,我邀请她后天到我家所在的南湖小区七幢2单元301来取书。”第二天,李佳向王莉转述了张敏的话,王莉开心极了。

    根据以上材料,分别以一段话的形式来写出李佳对张敏、李佳对王莉转述的内容。注意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①李佳对张敏说:

    ②李佳对王莉说:

九、材料作文

  • 11. 阅读古诗文材料(二)中的《圯上敬履》,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和创造,以《张良奇遇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内容不能只翻译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