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我与地坛》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12-0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攻坚。
-
1.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宿命(sù) 熨帖(yù) 坍圮(tān) 祈祷(qí) B、隽(juàn) 恪守(gé) 慰藉(jiè) 蝉蜕(tuì) C、譬如(pì) 雕琢(zhuó) 荒芜(wǔ) 剥蚀(shí) D、荒僻(pì) 猝然(zú) 坎坷(kě) 亘古(gèn)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该市五部门联合执法,取缔了多处非法经营的音像制品,近3万张盗版光盘被查获后销毁。 B、为了解决电脑使用者经常忘记密码的问题,科学家推出操作者皮下植入射频识别芯片的方法,这对于电脑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C、人类的经验与思索虽然已经记录在案,本可以引以为戒,但历史却仍然不断地在重复自己,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D、为进一步加大“瘦肉精”问题查处工作力度,在前期农业、商务等部门派出督查组赴河南调查的基础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七个相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河南督导查处。3.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有温总理在公车改革上的决心和勇气,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民众的改革意见和监督热情,我们应该趁热打铁 , 打好公车改革这场攻坚战。 B、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C、姚明因为右脚踝再次应力性骨折,将缺席本赛季余下的全部比赛,这个消息对于热爱姚明的球迷来说无疑是平地一声雷。 D、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我国原盐年产量约6 800万吨,其中加碘食盐90%以上是井矿盐,产自于内陆。由此可见,海水遭核污染与食用盐荒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4.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心神恍惚 竟相生长 轰然坠地 骄阳高悬 B、失魂落魄 亘古不变 专心至志 急于求成 C、坦然安卧 变换莫测 声名狼藉 恪守不渝 D、淋漓尽致 猝然去世 窸窸窣窣 荡然无存5. 对加线词语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母亲祈求“我”不要自寻绝路,要活下去。) B、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既可以通过日出日落感受时间,也可以凭借地坛的钟或其他的计时器了解时间的早晚。) C、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母亲爱“我”但不明说,不做出来给别人看,而是蕴藏心中,或者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中表现出来。) D、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作者说地坛中有许多东西由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而发生改变,但太阳每天的升没却永不改变,以变与不变构成对比,增强沧桑之感,以日的恒久反衬人世的变迁,这种手法在古代诗词中也常见,如刘禹锡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6.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园子有那么大。” B、只有那么一会,我甚至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 C、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为了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 D、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就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7.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味道只能写不能说,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 B、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C、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这家商店专卖假冒伪劣产品,早已经声名狼藉 , 无人光顾。8. 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________,________,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________。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①门壁上炫耀着的朱红淡褪了
②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③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也散落了
④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⑤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⑥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到处都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9. 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夏天,___________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的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A、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 B、狂风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 C、风儿在俯临树木之间的无名者之墓中飒飒响着。 D、狂风在俯临树木之间的无名者之墓中飒飒响着。10. 下列各句都用了“居然”一词,用得不对的一项是( )A、王勤出差已有十天了,大家都希望他今天能回来,下午他居然回来了。 B、接连下了七八天大雨,出门不得,今天居然转晴,怎能不叫人高兴呢? C、他把撒在地里的稻穗一一拾起来,一称,居然有四十多斤。 D、这个虽然只有二十六岁却已作案多次,劳教过两次的罪犯,在他犯罪的过程中,居然每次都能得到庇护。11.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上片重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词的下片重抒情,通过回忆,抒发了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抱负。 B、《劝学》一文阐述道理,以常见的事物或现象设喻,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现出来,如以提取靛青色、水寒成冰和车轮制作法为喻说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C、《我与地坛》旨在用自己于逆境中以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体验传达给读者。文章两节分别写了地坛和命运,而文题《我与地坛》没有提及命运,原因是在作者心目中,地坛正是自己命运的象征。 D、老舍的《向北平》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结束全文。从句式特点看,作者直抒胸臆,用感叹句加强语气,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向高潮;从情感上说,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12.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现代作家、民主战士,字佩弦,著作有散文集《踪迹》《背影》等。名篇有《荷塘月色》《匆匆》《背影》等。 B、《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是我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合欢树》《插队的故事》等。 C、散文要求突出一个“散”字,除了“神聚”以外,形式方面都要“散”,材料要“散”,思路要“散”,结构也要“散”。 D、《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具有一种境界超然的空灵美。作者李乐薇,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13.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人生绝境,双腿残疾的史铁生不屈不挠,“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创作了《我与地坛》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文学作品。 B、多数法国人对萨科齐并不满意,萎缩的经济规模、逼近10%的失业率,以及雷声大雨点小、光说不做的各项改革,都无法让人再相信他。 C、读一读《中国震撼》,对于我们怎样认识中国的改革开放,怎样认识中国的发展道路,怎样认识中国的前进方向,是有好处的。 D、校团委组织的“献爱心”活动所募集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高一年级捐了两万元,高二年级捐了一万五千元,而高三年级则多达四万三千元,同学们捐款十分踊跃。14. 对课文《我与地坛》中的句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寒持续了好几个星期,鸟儿很快地死去了。田间与灌木篱下,横陈着田凫、椋鸟、画眉等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鸟儿的肉已被隐秘的老饕吃净了。——作者开篇描绘鸟尸,象征死亡的严冬的鸟尸与象征新生命的暖春的鸟啼两者对比,肯定了生命冲动的力量不可阻挡 。(《鸟啼》) B、“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杰作”一语双关。既指贝尔曼在雨夜中画的那片树叶,形象逼真,使琼珊误以为是真的树叶;又指贝尔曼舍生为人的崇高精神。(《最后的常春藤叶》) C、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地坛。——地坛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世事沧桑,时间无情),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人生不可能没有磨难)。(《我与地坛》) D、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 “无聊”是说作者百无聊赖、无所事事、无病呻吟才会写这种文章,窗外诱人的冬景使得脱离实地欣赏的一切的活动都显得那样的无聊。(《江南的冬景》)1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死水》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作者所倡导的“新格律诗” 代表作之一;郑愁予的《错误》则深受我国古典诗词的影响,继承的是我国古代边塞诗的传统。 B、史铁生是我国当代一位相当有成就的残疾人小说家,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我与地坛》可以看作是他的一篇自传体散文小说。 C、《致大海》的作者普希金是俄国的伟大诗人;《我愿意是激流》的作者裴多菲是匈牙利诗人;《孤独的收割人》的作者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的代表。 D、《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既保存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故被称在先秦历史散文。二、填空题。
-
16. 古代诗文有许多抒发人生感慨的名句,如屈原《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17. 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18. 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19. 《我与地坛》是当代作家的一篇自传性散文名作。20. 巴尔扎克用总标题为《》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
三、阅读题
-
21.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想 念 地 坛(节选)
史铁生
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丝风飞叶动,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记得我在那园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儿呆坐,张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叹,在那儿睡了又醒,醒了看几页书……然后在那儿想:“好吧好吧,我看你还能怎样!”这念头不觉出声,如空谷回音。
谁?谁还能怎样?我,我自己。
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点,或还将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了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一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那日何日?但我一直记得那份忽临的轻松和快慰,也不考虑词句,也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我想,写作的零度即对生命意义的扣问,写作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寻求,即灵魂的眺望。
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Q的传统?倘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比赛、擂台和排名榜 , 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它自己已经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被排者争风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
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放弃强力,当然还有阿谀。现在可真是反了!--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人呢?名人,强人,人物。可你看地坛,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一天天在风雨中放弃,五百年,安静了;安静得草木葳蕤,生气盎然。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栏玉砌就可以挟持的?疯话。
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1)、作者为什么能“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2)、文中提到“比赛、擂台和排名榜”作用是什么?(3)、统观全文,地坛的“安静”具有怎样的特点?22.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1年10月24日,在一场普通的小学生足球友谊赛上,身高明显占优的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0:11惨败俄罗斯少年队的消息经过微博疯转引发轰动。为挽回颜面,北京小学足球冠军队南湖东园小学越野队主动约战俄罗斯队,谁知最终以3:7的比分落败。北京体育大学学校体育教研室主任告诉记者:“我们的孩子身体素质与对方差距明显,一是速度慢,二是爆发力差,三是动作不协调。”
材料二:根据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过去10年间,我国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肥胖率却增长1倍;眼睛近视的比例更不容乐观,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达到76%,大学生甚至高达83%。然而,我国60%以上学生的居住环境不具备进行体育运动的条件;上体育课怕摔倒、怕出事故,不能保证一定的运动时间和强度,时而又被文化课挤掉;家长怕孩子课外运动受伤、耽误学习,据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日美三国初、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显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中国为8%,日本为65.4%,美国为62.8%;高中生中国为10.5%,日本为34.5%,美国为53.3%。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两则材料共同反映的问题。(2)、请简要阐述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