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12-0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题

  • 1.  按照课文看拼音写词语。

    chéng jì

    gǎi biàn

    cuò wù

    jī nù

  • 2. 语境注音我能行。

    ①这件作品很重要,你需要重新画。

    ②小红很不诚实,假装生病请假休息,结果却去游玩了。

    ③在北京奥运会上,刘子歌凭着一股冲劲儿冲在了最前面,并破了世界纪录。

  • 3. 形近字组词。

     愤 列

     怒  努

  • 4. 比一比,组词
       汇   购
       努   怒
  • 5. 给下面的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清:A 寂静 ;B 清楚 ;C 一点不留 ;  D 清贫

    清苦 清静 说不清

    ②临:A 对着 ;   B 来到 ;   C 照着字画摹仿 ; D 将要

    临摹 临街 光临

  • 6. 读《徐悲鸿励志学画》,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一画就 。所填词表现了徐悲鸿
  • 7. 反义词我会写。

    热情——    错误——

    白昼——       退缩——

  • 8. 读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理解句意

    你是怎样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的含义的?

  • 9. 我火眼金睛,能区分形近字并组词。

     祖  绩  级 倦 卷

  • 10. 选择正确的解释填空。

    A 清:①液体或气体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 ②寂静 ③公正、廉洁 ④清楚 ⑤清贫 ⑥单纯

    ①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②乡村的夜晚到处是那么清静。

    ③他怎么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B 临:①靠近,对着 ②来到,到达 ③将要 ④照着字画摹仿

    ①同学们正在细心地临摹这幅画。

    ②读到这儿,我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 11. 读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选择正确的选项
    (1)、外国学生嫉妒徐悲鸿的主要原因是(  )。

    A、徐悲鸿总在人前显示自己的绘画技术高 B、达仰很看重他,热情地指导他 C、徐悲鸿的绘画技能比外国学生强
    (2)、徐悲鸿最擅长画的是(  )。

    A、竹子 B、 C、
  • 12.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生字、读音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 怒)。他像一(pī pǐ)不知pí juàn的(俊 骏)马,日夜bēn chí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13. 改写句子
    ①外国学生的话激怒了徐悲鸿。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请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②徐悲鸿创作的油画轰动了整个巴黎画界。(改为“被”字句)
  • 14. 填空

    急匆匆的       A 、星星

    湿漉漉的       B 、马路

    红扑扑的       C 、脚步

    亮晶晶的       D、 脸蛋

  • 15. 读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中句子,回答问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①这一自然段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②从中可以体会到徐悲鸿是个的人。
  • 16. 联系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功夫不负有心人。

    (2)、有眼不识泰山。

  • 17. 读拼音,填汉字
    qīng kǔyōu yìbù zhī pí juànyǒng wǎng zhí qián
  • 18. 对比两句话,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①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②徐悲鸿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 19. 照样子,改句子。
    例:      四(1)班夺得了拔河比赛的冠军。
         拔河比赛的冠军被四(1)班夺得了。
    ①一个外国学生的话激怒了徐悲鸿。
    ②徐悲鸿创作的油画轰动了整个画界。
  • 20. 填空

    热心的       A、场面

    热闹的        B、观众

    热情的        C、讨论

    热烈的        D、接待

  • 21. 形近字组词

     博  搏 导   异  州   洲

  • 22. 写句子。

    用“功夫不负有心人”写一句话。

二、阅读题

  • 23. 读《徐悲鸿励志学画》,填空

    ①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表现在

    ②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

    “震惊”的意思是 , 那个外国学生震惊的原因:

  • 24.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选自《徐悲鸿励志学画》
    (1)、“功夫不负有心人”中的“功夫”指 ,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心人”在课文中指

    (2)、 用一句话来称赞徐悲鸿。

  • 25.               为中华之崛(jué)起而读书
         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的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地。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的、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一旁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的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替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顿。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的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界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的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1)、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人物的?( )

    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A、外貌 B、心理 C、行动 D、语言
    (2)、写出一个可以替换加横线部分的词语。

    a、从租界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

    b、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去看个究竟

    (3)、回答下列问题。

    “从租界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结合周恩来看到的“中华不振”的现实与他在修身课上的铿锵话语,推想一下他在沉思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