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云南的歌会》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11-3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填空题
-
1. 为下列多音字注音
a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b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
c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d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
2. 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线字注音。迤西龙吟凤哕辟疫免灾即物起兴不犯忌讳
3. 根据拼音写汉字蹲jù jīng条 土kǎn chún朴
nuò米 zuò木 pì喻 晨光xī微
4.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蹲jù 酬hè pì喻
xī微 忌huì chún朴
5. 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a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b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c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镇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
d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6. 根据语境或词语的意思,在下列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词。a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引经)
b开头先言他物起兴抒情。(即物)
c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不定。
7. 选择恰当的短语或词语填在横线上。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枣子脸,满口糯米牙,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鞋,油光光辫发在头上。
8. 下列三个句子成分的搭配都有毛病,请加以修改。a近年来,政府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
b他终于说出了一句藏在心中多年的断断续续的话:“我想回家乡去看看。”
c在今天的开幕仪式上,三个球队的运动员都很好地展示了自己的技术。
9. 根据上下文,填写关联词语。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唱什么,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10. 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依次是、、 , 三个场合各有侧重,分别侧重写了、、 ,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二、选择题
-
11. 下面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迤西(yǐ) 滇池(zhēn) 晨光熹微(xī) B、酬和(chóu) 蹲踞(jù) 龙吟凤哕(suì) C、忌讳(wěi) 譬喻(pì) 哑口无言(yǎ) D、阉鸡(yān) 糯米(nuò) 即物起兴(xìng)12. 下列加线字中注音和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情歌酬和(音;hé,义:声音相应) 蹲踞(音:jù;义;蹲或坐) B、蹬秋千(音:dēnɡ;义:踩踏) 淳朴(音:chún义;朴实,淳厚) C、快速下坠(音;zhuì义;落) 矗起(音:chù,义:直立,高耸) D、龙吟风哕(音;huì;义;鸟鸣声) 气氛(音:fēn,义;气象,情势)13. 下面加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应和 和煦 酬和 和面
A、hé hé huò huō B、hē hé hè huò C、hè hé hè huó D、huō hé hè huó14.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迤西(yǐ)花冠(guàn)酬和(hè) B、糯米(nuò)蹲踞(jū) 忌讳(huì) C、熹微(xī) 糊弄(hù) 兴风作浪(xīng) D、铁箍 (gū)柞木(zà) 龙吟凤哕(huì)15. 给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迤西(yǐ) 糯米(nuò) 矗立(chù) B、熹微(xī) 腌制(yān) 气氛(fèn) C、土坎(kǎn) 忌讳(huì) 蹲踞(jù) D、譬喻(pì) 龙吟凤哕(huì) 掠过(lüè)16. 下列句子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从空中俯视,运河自北向南曲折地惯穿杭州城,像一缕飘带舞动着。 B、古老的歌会形式孕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引发人们由衷的赞赏。 C、下雪天,山区的农民便围坐在火炉旁,享受那难得悠游自在的日子。 D、长大衣长风衣,配条修身长裤或短裙,同样能体现一张一驰的风格。17. 找出下列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穷目 押韵 本色 哑口无言 B、下坠 向例 吆喝 悠有自在 C、扶摇 含胡 照例 声面别开 D、迤西 屋脊 无端 呼朋焕侣18. 有些四字词语可以颠倒顺序而不改变语意,如“避疫免灾”可说成“免灾避疫”。试分析下列四字词语,能颠倒顺序而不改变语意的一组是( )A、唱和相续 清洁索利 盛会难逢 B、龙吟凤哕 呼朋唤侣 别开生面 C、晨光熹微 舒卷张弛 扶摇盘旋 D、随事押韵 哑口无言 循环无端19.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李晓能经常用校长和老师的话教育同学,这种引经据典的能力让人佩服。 B、连续的阴雨天气,甘蔗明显减产,而糖价则扶摇直上 , 创出了价格的新高。 C、在词的发展史上,宋代的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别开生面的大家。 D、警察与歹徒搏斗,并向群众求助,但百余人竟若无其事地看热闹,真是费解。20. 下列句子与“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运用的修辞手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云雀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B、戴胜鸟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 C、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 D、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三、阅读理解
-
2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①其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②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1)、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最热闹的原因是什么?(2)、文中画线句①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参加“金满斗会”的众人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或哪一种人?说说你的理由。(4)、文中画线句②中的“如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引用该口头语的作用是什么?(5)、试概括本段段落大意。